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1858发布日期:2021-07-06 1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包括:

机座;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传送卧式姿态的产品;

姿态调整机构,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下游位置,用于将卧式姿态的产品自动调整为竖立姿态;以及

出料滑道机构,所述出料滑道机构衔接设置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位置,用于将竖立姿态的产品向装箱工位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输送驱动件、输送传动组件和输送载体,所述输送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所述输送传动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并与所述输送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输送载体与所述输送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并能够进行周向转动,所述输送载体用于装载卧式姿态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载体包括多个载体单元件,多个所述载体单元件通过转轴转动相连并沿所述输送载体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载体单元件设有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用于暂存卧式姿态的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传动轮、第二转轴和第二传动轮,所述输送驱动件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输送载体套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轮、第一驱动轮、第二调整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调整轮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末端,且所述第一调整轮和所述第一驱动轮分别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调整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调整轮的轮缘凹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一挂槽,所述第二调整轮的轮缘凹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二挂槽,所述第一挂槽与所述第二挂槽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第二调整轮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还包括插取杆,所述插取杆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调整轮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插取杆能够插入所述插取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还包括辅助轨架,所述辅助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整轮的外侧,所述辅助轨架呈弧形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调整轮的外缘弧度适配,所述辅助轨架与所述第二调整轮间隔设置并配合形成转立通道,所述转立通道呈螺旋轨迹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滑道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以及汇流出料通道,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滑道与其中一个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衔接配合,所述第二滑道与另一个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衔接配合,所述汇流出料通道能够择一与所述第一滑道或者第二滑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滑道机构还包括无动力通道切换组件,所述无动力通道切换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无动力通道切换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滑道或者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汇流出料通道连通;所述无动力通道切换组件包括旋转轴和无动力拨片,所述无动力拨片通过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无动力拨片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汇流出料通道连通时将所述第二滑道封堵,或者在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汇流出料通道连通时将所述第一滑道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凹设有限位槽,所述无动力拨片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无动力拨片的转动角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机,包括:机座;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用于传送卧式姿态的产品;姿态调整机构,姿态调整机构衔接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下游位置,用于将卧式姿态的产品自动调整为竖立姿态;以及出料滑道机构,出料滑道机构衔接设置于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位置。进入姿态调整机构内的卧式姿态的瓶类产品被自动调整为竖立姿态,而后被送入出料滑道机构,最后竖立姿态的瓶类产品由出料滑道机构自动移动进入装箱工位,参与打包装箱作业。相较于传统手动作业方式而言,本方案的上料机能够自动化完成瓶类产品由卧式姿态转变为竖立姿态,不仅省去了人力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保证持续较高的生产节拍和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张志平;何海龙;刘文;何昆;祝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