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0201发布日期:2021-07-09 12:2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绞盘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


背景技术:

2.绞盘主要通过绞缆筒转动收绳而产生牵引力,但是目前的绞盘在卷收缆绳时,钢缆卷收后的直径会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卷收钢缆时提供相同大小拉力所需要的卷轴扭矩会相应增大,增大了对电机的工作负担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卷轴在收卷缆绳时若缆绳若在卷轴一端缠绕过多,会导致缆绳脱离卷轴从而影响绞盘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解决了目前绞盘绞缆筒在卷收缆绳过程中牵引力逐渐减小以及缆绳易从绞缆筒一端脱离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包括绞盘底座、固定于所述绞盘底座上端面的速度平衡箱体、固定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左端面的绞缆盘箱体、固定于速度平衡箱体上端面的绞缆动力箱体、设置于速度平衡箱体后侧的卷缆筒以及设置于速度平衡箱体内的锥形摩擦轮;所述绞缆盘箱体下端面与所述绞盘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绞缆盘箱体内设有绞缆盘腔,所述绞缆盘腔内设置有两个上下镜像设置的绞缆盘,所述绞缆盘内设有多个周向分布且开口向外的缆绳卡槽,所述缆绳卡槽左右侧均连通设有以所述缆绳卡槽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磁性卡扣腔,所述磁性卡扣腔内滑动配合有磁性卡扣,所述磁性卡扣远离所述缆绳卡槽侧端面与所述磁性卡扣腔底壁之间固定有磁性卡扣弹簧。
5.其中,所述绞缆盘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绞缆盘腔至所述绞缆盘腔左端壁内且上下镜像设置的绞缆盘转轴,所述绞缆盘转轴与所述绞缆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绞缆盘外援面上带有齿形,使得上下侧绞缆盘之间啮合,所述绞缆盘腔左右端壁内均固定有两对上下对称且与所述磁性卡扣对应的弧形电磁铁。
6.其中,所述速度平衡箱体内设有速度平衡腔,下侧所述绞缆盘转轴向右延伸至所述速度平衡腔内,所述速度平衡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后的滑动杆座腔,所述滑动杆座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滑动杆座腔、所述速度平衡腔至所述速度平衡腔右端壁内的双向丝杆轴,所述双向丝杆轴与所述绞缆盘转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带,所述双向丝杆轴上固定有位于所述速度平衡腔内且位于所述传动带右侧的变向主动齿轮。
7.其中,所述绞盘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卷缆筒转轴座,所述卷缆筒转轴座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速度平衡腔至所述速度平衡腔右端壁内且位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后侧的卷缆筒转轴,所述卷缆筒转轴与所述卷缆筒之间花键配合连接,所述卷缆筒内转
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至外届的卷缆筒滑动杆,所述卷缆筒转轴贯穿所述卷缆筒滑动杆,所述卷缆筒滑动杆前侧面固定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滑动杆座腔内其与所述滑动杆座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杆座,所述滑动杆座与所述双向丝杆轴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动杆座腔左右端壁上均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接触开关。
8.其中,所述速度平衡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前侧延伸贯穿所述速度平衡腔至所述速度平衡腔右端壁内的锥形摩擦轮轴,所述锥形摩擦轮与所述锥形摩擦轮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摩擦轮轴上固定有与所述变向主动齿轮啮合的变向锥形齿轮,所述卷缆筒转轴上花键配合有位于所述速度平衡腔内的摩擦轮轴套,所述摩擦轮轴套左侧末端固定有与所述锥形摩擦轮外圆面抵接的从动摩擦轮,所述摩擦轮轴套右侧末端转动配合有磁性轴套卡座,所述速度平衡腔右端壁内固定有与所述卷缆筒转轴转动配合连接的摩擦轮电磁铁,所述摩擦轮电磁铁左端面与所述磁性轴套卡座右端面之间固定有摩擦轮弹簧。
9.其中,所述速度平衡腔后端壁内滑动配合有带齿限位块,所述带齿限位块后端面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之间固定有限位块弹簧,所述带齿限位块后端面固定有限位块拉绳。
10.其中,所述带齿限位块前端面带有棘齿,所述磁性轴套卡座后侧末端能够与所述带齿限位块棘齿抵接。
11.其中,所述绞缆动力箱体左端面与所述绞缆盘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绞缆动力箱体内设有端面齿传动腔,上侧所述绞缆盘转轴向右延伸至所述端面齿传动腔内,上侧所述绞缆盘转轴右侧末端固定有端面齿,所述端面齿传动腔右侧设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固定连接的扭矩增大箱,所述扭矩增大箱右侧设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扭矩增大箱之间通过电机轴连接,所述扭矩增大箱内固定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端面齿传动腔内的动力输出轴。
12.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花键配合有端面齿轴套,所述端面齿传动腔右端壁内固定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啮合的端面齿电磁铁,所述端面齿轴套左侧末端固定有能够与所述端面齿啮合的滑动端面齿,所述端面齿轴套右侧末端转动配合有磁性轴套座,所述限位块拉绳另一端与所述磁性轴套座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磁性轴套座右端面与所述端面齿电磁铁左端面之间固定有端面齿弹簧。
13.其中,所述卷缆筒上固定有牵引绳,牵引绳另一端穿过所述绞缆盘腔缠绕于下侧所述绞缆盘前侧面以及上侧所述绞缆盘后侧面至外界,牵引绳位于所述缆绳卡槽内时,所述磁性卡扣将牵引绳卡住。
14.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利用上下侧转动的绞缆盘牵引缆绳,转动的卷缆筒收卷缆绳,避免了在缆绳牵引过程中绞缆筒因缆绳缠绕圈数增多而降低其牵引力,从而保证了电机输出功率的利用程度,同时可随缆绳收卷过程左右移动的卷缆筒,保证了缆绳收卷时能均匀分布与卷缆筒上,避免了缆绳在卷缆筒一端缠绕过多而脱离卷缆筒,从而影响绞盘的正常作业。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
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

a方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b

b方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c

c方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21.图5是图1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图4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7是绞缆盘46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认识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如图 1

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保持牵引力不受缆绳收卷圈数影响的绞盘,包括绞盘底座10、固定于所述绞盘底座10上端面的速度平衡箱体20、固定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20左端面的绞缆盘箱体40、固定于速度平衡箱体20上端面的绞缆动力箱体30、设置于速度平衡箱体20后侧的卷缆筒50以及设置于速度平衡箱体20内的锥形摩擦轮60;所述绞缆盘箱体40下端面与所述绞盘底座10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绞缆盘箱体40内设有绞缆盘腔47,所述绞缆盘腔47内设置有两个上下镜像设置的绞缆盘46,所述绞缆盘46内设有多个周向分布且开口向外的缆绳卡槽44,所述缆绳卡槽44左右侧均连通设有以所述缆绳卡槽44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磁性卡扣腔42,所述磁性卡扣腔42内滑动配合有磁性卡扣43,所述磁性卡扣43远离所述缆绳卡槽44侧端面与所述磁性卡扣腔42底壁之间固定有磁性卡扣弹簧45。
26.所述绞缆盘腔47右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绞缆盘腔47至所述绞缆盘腔47左端壁内且上下镜像设置的绞缆盘转轴21,所述绞缆盘转轴21与所述绞缆盘4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绞缆盘46外援面上带有齿形,使得上下侧绞缆盘46之间啮合,所述绞缆盘腔47左右端壁内均固定有两对上下对称且与所述磁性卡扣43对应的弧形电磁铁41。
27.所述速度平衡箱体20内设有速度平衡腔23,下侧所述绞缆盘转轴21向右延伸至所述速度平衡腔23内,所述速度平衡箱体20内设有开口向后的滑动杆座腔55,所述滑动杆座腔55左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滑动杆座腔55、所述速度平衡腔23至所述速度平衡腔23右端壁内的双向丝杆轴54,所述双向丝杆轴54与所述绞缆盘转轴21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带22,所述双向丝杆轴54上固定有位于所述速度平衡腔23内且位于所述传动带22右侧的变向主动齿轮61。
28.所述绞盘底座1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卷缆筒转轴座52,所述卷缆筒转轴座52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速度平衡腔23至所述速度平衡腔23右端壁内且位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20后侧的卷缆筒转轴51,所述卷缆筒转轴51与所述卷缆筒50之间花键配合连接,所述卷缆筒50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延伸至外届的卷缆筒滑动杆53,所述卷缆筒转轴51贯穿所述卷缆筒滑动杆53,所述卷缆筒滑动杆53前侧面固定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滑动杆座腔55内其与所述滑动杆座腔55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杆座57,所述滑动杆座57与所述双向丝杆轴54之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动杆座腔55左右端壁上均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接触开关56。
29.所述速度平衡腔23左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向右前侧延伸贯穿所述速度平衡腔23至所述速度平衡腔23右端壁内的锥形摩擦轮轴69,所述锥形摩擦轮60与所述锥形摩擦轮轴6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摩擦轮轴69上固定有与所述变向主动齿轮61啮合的变向锥形齿轮68,所述卷缆筒转轴51上花键配合有位于所述速度平衡腔23内的摩擦轮轴套610,所述摩擦轮轴套610左侧末端固定有与所述锥形摩擦轮60外圆面抵接的从动摩擦轮62,所述摩擦轮轴套610右侧末端转动配合有磁性轴套卡座611,所述速度平衡腔23右端壁内固定有与所述卷缆筒转轴51转动配合连接的摩擦轮电磁铁66,所述摩擦轮电磁铁66左端面与所述磁性轴套卡座611右端面之间固定有摩擦轮弹簧67。
30.所述速度平衡腔23后端壁内滑动配合有带齿限位块63,所述带齿限位块63后端面与所述速度平衡箱体20之间固定有限位块弹簧65,所述带齿限位块63后端面固定有限位块拉绳64。
31.所述带齿限位块63前端面带有棘齿,所述磁性轴套卡座611后侧末端能够与所述带齿限位块63棘齿抵接。
32.所述绞缆动力箱体30左端面与所述绞缆盘箱体40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绞缆动力箱体30内设有端面齿传动腔311,上侧所述绞缆盘转轴21向右延伸至所述端面齿传动腔311内,上侧所述绞缆盘转轴21右侧末端固定有端面齿310,所述端面齿传动腔311右侧设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30固定连接的扭矩增大箱33,所述扭矩增大箱33右侧设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30固定连接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与所述扭矩增大箱33之间通过电机轴32连接,所述扭矩增大箱33内固定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端面齿传动腔311内的动力输出轴37。
33.所述动力输出轴37上花键配合有端面齿轴套35,所述端面齿传动腔311右端壁内固定有与所述绞缆动力箱体30啮合的端面齿电磁铁34,所述端面齿轴套35左侧末端固定有能够与所述端面齿310啮合的滑动端面齿36,所述端面齿轴套35右侧末端转动配合有磁性轴套座39,所述限位块拉绳64另一端与所述磁性轴套座39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磁性轴套座39右端面与所述端面齿电磁铁34左端面之间固定有端面齿弹簧38。
34.所述卷缆筒50上固定有牵引绳,牵引绳另一端穿过所述绞缆盘腔47缠绕于下侧所述绞缆盘46前侧面以及上侧所述绞缆盘46后侧面至外界,牵引绳位于所述缆绳卡槽44内时,所述磁性卡扣43将牵引绳卡住。
35.本发明在使用时,绞盘固定于车上,若车辆遇险需要脱困时,启动上侧第一个及第三个弧形电磁铁41,使得这两个弧形电磁铁41得电吸引转动至该位置的磁性卡扣43,进而使得该位置的磁性卡扣43克服磁性卡扣弹簧45的弹力向外运动至磁性卡扣腔42内,从而使得缆绳能顺利拉出。
36.将缆绳一端固定于树上,启动端面齿电磁铁34使得端面齿电磁铁34得电排斥磁性
轴套座39,使得端面齿轴套35克服端面齿弹簧38的拉力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滑动端面齿36向左运动至于端面齿310啮合,同时磁性轴套座39向左运动使得限位块拉绳64放松,从而使得带齿限位块63在限位块弹簧65的弹力向下运动至磁性轴套卡座611右侧,带齿限位块63下侧面于磁性轴套卡座611上侧末端齐平。
37.启动电机31,使得电机轴32转动,通过扭矩增大箱33使得转矩增大后带动动力输出轴37转动,从而使得端面齿轴套35转动,从而带动滑动端面齿36转动,从而使得端面齿310转动,从而带动上侧绞缆盘转轴21转动,从而使得上侧绞缆盘46转动,从而带动下侧绞缆盘46转动。
38.此时启动从上至下第二个和第四个弧形电磁铁41,关闭第一个和第三个弧形电磁铁41,使得转动时第二、第四处弧形电磁铁41的磁性卡扣43打开,从而使得缆绳在回收时能顺利通过绞缆盘46。
39.下侧绞缆盘46转动带动下侧绞缆盘转轴21转动,通过传动带22带动双向丝杆轴54转动,从而带动变向主动齿轮61转动,从而使得变向锥形齿轮68转动,从而带动锥形摩擦轮轴69转动,从而使得锥形摩擦轮60转动,从而带动从动摩擦轮62转动,从而使得摩擦轮轴套610转动,从而带动变向主动齿轮61转动,从而使得卷缆筒50转动。
40.闭合的磁性卡扣43将缆绳卡在缆绳卡槽44内,由于缆绳与磁性卡扣43之间存在巨大的摩擦力,使得缆绳与磁性卡扣43之间几乎不打滑,故可通过转动的绞缆盘46拉动缆绳,再由转动卷缆筒50将缆绳收卷,使得绞缆盘46在拉动缆绳时能始终保持相同的直径,即保持输出扭矩不变的情况下其牵引力也能保持不变,使得电机输出功率能最大程度得到利用。
41.同时双向丝杆轴54转动时带动滑动杆座57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卷缆筒滑动杆53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卷缆筒50向左运动,从而使得缆绳收卷能均匀分布,避免在一端堆积而导致缆绳脱离卷缆筒50。
42.当滑动杆座57向左运动至碰触左侧接触开关56时,摩擦轮电磁铁66得电排斥磁性轴套卡座611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摩擦轮轴套610向左运动,从而使得从动摩擦轮62向左动,此时磁性轴套卡座611卡在带齿限位块63下侧面,从动摩擦轮62向左运动一段距离。
43.由于双向丝杆轴54位于滑动杆座腔55内的一段为双向丝杆,使得滑动杆座57向左运动至滑动杆座腔55左侧末端时,双向丝杆轴54继续转动会带动滑动杆座57向右运动,当滑动杆座57向右运动至滑动杆座腔55右侧末端时,继续转动的双向丝杆轴54会带动滑动杆座57向左运动,即滑动杆座57在滑动杆座腔55内左右往复运动。
44.此时当双向丝杆轴54转动带动滑动杆座57重新向右运动时,滑动杆座57远离左侧接触开关56,使得摩擦轮电磁铁66失电,磁性轴套卡座611刚好向左运动一个棘齿,从动摩擦轮62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由于从动摩擦轮62于锥形摩擦轮60抵接处的直径小于之前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得从动摩擦轮62转速降低,在此过程中,卷缆筒50的转动速度随卷缆筒50上收卷缆绳圈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避免卷缆筒50上收卷缆绳圈直径增大后导致卷缆筒50上的缆绳收卷速度与绞缆盘46的收卷速度不匹配,从而影响绞缆盘46牵引缆绳作业,实现卷缆筒50上的缆绳收卷速度与绞缆盘46的收卷速度始终相等,达到增加缆绳牵引稳定性的效果。
45.当绞盘牵引作业完成后,关闭端面齿电磁铁34,使得磁性轴套座39在端面齿弹簧
38的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从而拉动限位块拉绳64,使得带齿限位块63在限位块拉绳64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至远离磁性轴套卡座611,进而使得磁性轴套卡座611在摩擦轮弹簧67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
4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