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9260发布日期:2021-09-10 2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包括底座(1)、导向绕卷装置(2)和辅助下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置有导向绕卷装置(2),导向绕卷装置(2)上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3);所述的导向绕卷装置(2)包括支撑板(21)、夹持机构(22)、导向杆(23)、滑动架(24)、导绳轮(25)和驱动机构(26),支撑板(21)前后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端,夹持机构(22)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1)相互靠近的一端,导向杆(23)上下对称架设在支撑板(21)之间,滑动架(24)通过滑动的方式与导向杆(23)相连接,滑动架(24)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前后对称转动设置有导绳轮(25),滑动架(24)下端外壁与驱动机构(26)上端相连接,驱动机构(26)下端安装在底座(1)内部;所述的辅助下料装置(3)包括滑动板(31)、把手(32)、t型滑柱(33)、弧形架(34)、滑动杆(35)、辅助弹簧(36)、翻转机构(37)和收卷辊(38),滑动板(31)滑动设置在支撑板(21)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板(31)左端设置有把手(32),滑动板(31)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t型滑柱(33),支撑板(21)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内设置有滑动杆(35),弧形架(34)与滑动杆(35)滑动连接,弧形架(34)下端与t型滑柱(33)右端滑动连接,且弧形架(34)下端与t型滑柱(33)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弧形架(34)和辅助槽之间设置有辅助弹簧(36),翻转机构(37)设置在弧形架(34)之间,翻转机构(37)右侧布置有收卷辊(38),收卷辊(38)通过卡接方式与夹持机构(22)相连接;所述的翻转机构(37)包括转柱架(371)、导向轮(372)、支撑环板(373)、连接钢索(374)、弧形槽(375)和进给柱(376),转柱架(371)设置在弧形架(34)之间,转柱架(371)右端开设有方形缺口,方形缺口前后两端之间转动设置有导向轮(372),收卷辊(38)左侧布置有支撑环板(373),支撑环板(37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进给柱(376),弧形架(34)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弧形槽(375),进给柱(37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弧形槽(375)相连接,滑动板(31)右端与支撑环板(373)左端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索(374),连接钢索(374)中部紧贴在导向轮(372)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22)包括旋转套筒(221)、环柱(222)、开合套板(223)、复位弹簧(224)和卡板(225),旋转套筒(221)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1)的相互靠近的一端,旋转套筒(221)外壁上设置有环槽,环槽侧壁上设置有环柱(222),开合套板(22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环柱(222)相连接,开合套板(223)与环槽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24),旋转套筒(221)右端内壁上设置有卡板(2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座(1)后侧的所述的支撑板(21)后端设置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位于滑动架(24)后侧的旋转套筒(221)后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26)包括辅助电机(261)、转动板(262)、滑动块(263)、转动滑柱(264)和连接板(265),辅助电机(261)设置在底座(1)内部,辅助电机(261)输出端上端设置有转动板(262),滑动架(24)滑动设置在底座(1)左右内壁之间,转动板(262)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滑柱(26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块(263)下端开设有长槽,转动滑柱(26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长槽相连接,滑动块(263)和滑
动架(2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6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1)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开设有进给槽,滑动板(3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进给槽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卷辊(38)包括空心转柱(381)、限位圆板(382)、辅助圆槽(383)和辅助杆(384),空心转柱(38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圆板(382),空心转柱(381)左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辅助圆槽(383),位于空心转柱(381)前侧的辅助圆槽(383)内壁上设置有辅助杆(38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纶绳收卷加工机械,包括底座、导向绕卷装置和辅助下料装置,所述的底座上端设置有导向绕卷装置,导向绕卷装置上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由于难以对卷绕长度进行精准控制,因此在收卷时可能会卷绕过多,导致后续的包装作业难以进行,还会导致每卷丙纶绳厚度不一,以及由于丙纶绳颇具重量,在下料过程中将收卷辊解锁下料后,单凭人力难以支撑,导致下料操作十分繁琐,在工作人员手动下料时还可能因一时脱手导致丙纶绳卷碰撞受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难题。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难题。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沂利业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