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单开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0515发布日期:2022-03-02 04:3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单开门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设备上的单开门锁。


背景技术:

2.现代建筑正越来越多地使用电梯,门锁是电梯中极为重要的安全保障装置,只有在确定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或闭锁状态时,电梯才会进行开门、关门、移动等动作。在电梯门锁的锁体中一般包括有锁栓、驱动机构、动、静触头组件等,由驱动机构驱动锁栓伸出或缩进锁体以实现闭锁或解锁,同时为了实现在停电等紧急状态下能够紧急开锁,通常还会设置紧急解锁装置。然而,现有市面上的电梯门锁通常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驱动机构与的连接结构以及紧急解锁装置与锁栓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电机的布置方式造成锁体都体积较大,不适合安装空间较小的电梯;而且两连接结构相互独立,会给锁体的内部结构布置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工作过程更顺畅的电梯单开门锁。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单开门锁,包括有锁壳、驱动机构、锁栓(锁舌)、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固定安装在锁体中并与电梯控制系统具有信号通信联系,动触头组件与锁栓活动装配固定,锁栓通过导向柱安装在锁壳中形成可伸缩结构,并且锁栓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连接有开锁拉杆,开锁拉杆连接有驱动架,驱动架与锁栓连接形成可驱动锁栓缩进锁壳内实现开锁的结构;在锁壳内还设置有解锁拉杆,解锁拉杆一端与开锁拉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拉索与紧急解锁装置连接,形成对该门锁的紧急解锁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架为一v型架,v型架的拐角位置通过转轴安装在锁壳上形成可旋转结构;v型架的一端通过动触头组件与锁栓连接,另一端与开锁拉杆枢接固定。当然,驱动架的不仅限于v型架,与其类似的形状亦可,如7字型、z字型等等。
6.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拉杆为u型结构,其前端与开锁拉杆的尾端连接,而其尾端与拉索连接;在锁壳中设置有导向块,通过导向块卡住解锁拉杆以实现对解锁拉杆移动时的导向定位。
7.进一步地,所述开锁拉杆的后部通过一导向座安装固定,开锁拉杆的尾端伸出于导向座的后方,在开锁拉杆的尾部具有一宽度大于开锁拉杆杆体的连接头,驱动机构与连接头连接固定;所述解锁拉杆的前端具有u形卡槽,u形卡槽卡在开锁拉杆位于导向座与连接头之间的部位,以形成可拉动开锁拉杆移动进行开锁的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固定在锁壳中,其从锁栓的尾端插入;在导向柱上套有弹簧,弹簧的尾端抵住锁壳,前端抵住锁栓,形成驱动锁栓伸出锁壳实现闭锁的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和驱动器,由驱动器控制电机;电机的传动轴
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啮合有从动轮;从动轮上固定有拉绳,拉绳与连接头连接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紧急解锁装置包括有解锁支架,在解锁支架中通过解锁盖板安装有可转动的解锁头,解锁头的前端具有三角头;在解锁头上固定有可随其旋转而转动的解锁栓,解锁头与解锁栓的中间位置固定;解锁栓的前端与所述拉索连接固定,尾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解锁支架连接,以实现紧急解锁装置的复位。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壳内部设计结构独特的开锁拉杆、v型架等作为开锁时的驱动连接结构,同时设计u型的解锁拉杆作为紧急解锁的驱动连接结构;并且将解锁拉杆直接与开锁拉杆连接,实现了开锁连接结构及紧急解锁连接结构的相互结合。不仅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配件,有利于锁体内部结构的布置与设计。同时可实现合理布局减小锁体都体积,使锁适合安装空间更小都电梯。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锁的整体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锁主体的内部结构图;
14.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门锁配合使用的紧急解锁装置的结构图;
15.图4为图3所示紧急解锁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16.图中,1为锁壳,2为电机,3为主动轮,4为从动轮,5为拉绳,6为开锁拉杆,7为v型架,8为锁栓,9为动触头组件,10为静触头组件,11为导向柱,12为弹簧,13为转轴,14为导向座,15为解锁拉杆,16为导向块,17为解锁支架,18为解锁头,19为三角头,20为解锁栓,21为解锁盖板,22为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述电梯单开门锁,包括有锁壳1、驱动机构、锁栓8、动触头组件9和静触头组件10,静触头组件10固定安装在锁体1中并与电梯控制系统具有信号通信联系,以实现闭锁和解锁状态的确认。动触头组件9与锁栓8装配固定,锁栓8通过导向柱11安装在锁壳1中形成可伸缩结构,并且锁栓8与驱动机构连接,以使锁栓8的锁舌能伸出锁壳1实现上锁。驱动机构连接有开锁拉杆6,开锁拉杆6连接有驱动架,驱动架与锁栓8连接形成可驱动锁栓8缩进锁壳1内实现开锁的结构;在锁壳1内还设置有解锁拉杆15,解锁拉杆15一端与开锁拉杆6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拉索(未图示)与紧急解锁装置连接,形成对该门锁的紧急解锁结构。
18.所述驱动架为一v型架7,v型架7的拐角位置通过转轴13安装在锁壳1上形成可旋转结构;v型架7的一端通过动触头组件9与锁栓8连接,另一端与开锁拉杆6枢接固定。当然,驱动架的不仅限于v型架7,与其类似的形状亦可,如7字型、z字型等等。
19.所述解锁拉杆15为u型结构(中间为直杆,两端朝同一侧垂直弯折),其前端与开锁拉杆6的尾端连接,而其尾端与拉索连接;在锁壳1中设置有导向块16,通过导向块16卡住解锁拉杆15以实现对解锁拉杆15移动时的导向定位,使解锁拉杆15移动时更顺畅平稳。
20.所述开锁拉杆6的后部通过一导向座14安装固定,开锁拉杆6的尾端伸出于导向座14的后方,在开锁拉杆6的尾部具有一宽度大于开锁拉杆6杆体的连接头(未标识),驱动机构与连接头连接固定;所述解锁拉杆15的前端具有u形卡槽,u形卡槽卡在开锁拉杆6位于导
向座13与连接头之间的部位,以形成可拉动开锁拉杆6移动进行开锁的结构。
21.所述导向柱11固定在锁壳1中,其从锁栓8的尾端插入;在导向柱11上套有弹簧12,弹簧12的尾端抵住锁壳1,前端抵住锁栓8,形成驱动锁栓8伸出锁壳1实现闭锁的结构。
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2和驱动器(亦安装在锁壳1中,未图示),由驱动器控制电机2;电机2的传动轴连接有主动轮3,主动轮3啮合有从动轮4;从动轮4上固定有拉绳5,拉绳5与连接头连接固定。
23.所述紧急解锁装置包括有解锁支架17,在解锁支架17中通过解锁盖板21安装有可转动的解锁头18,解锁头18的前端具有三角头19;在解锁头18上固定有可随其旋转而转动的解锁栓20,解锁头18与解锁栓20的中间位置固定;解锁栓20的前端与所述拉索连接固定,尾端通过复位弹簧22与解锁支架17连接,以实现紧急解锁装置的复位。
24.正常工作情况下,驱动器驱动电机2旋转,带动主动轮3旋转,主动轮3带动从动轮4旋转。从动轮4旋转将拉绳5卷在从动轮4上的槽内,从而拉动开锁拉杆6移动,开锁拉杆6移动,带动v型架7旋转,v型架7旋转拨动锁栓8和动触头组件9朝向解锁方向移动。此时,锁栓8缩进锁壳1中且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动触头组件9移动时,其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组件10上的两个开锁静触头碰触接通,并告知系统门锁已经处于解锁状态。
25.电机2断电时,在弹簧12的作用下,推动动触头组件9和锁栓8朝向闭锁方向移动,拉动v型架7旋转,从而带动开锁拉杆6移动,完成复位过程。此时,动触头组件9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组件10上的两个闭锁静触头接触将其接通,并告知系统门锁已经处于闭锁状态。
26.特殊情况下,如断电、门锁电机或驱动器损坏时,需要三角钥匙等配合紧急解锁装置解锁.三角钥匙插进解锁头18的三角头19后,旋转,解锁头18跟随三角钥匙旋转,解锁头18旋转,带动解锁栓20转动,从而拉动拉索。拉索拉动门锁内部u型解锁拉杆15运动,从而拉动开锁拉杆6,带动v型架7旋转,v型架7旋转拨动锁栓8和动触头组件9朝向解锁方向移动,实现紧急解锁。此时,复位弹簧22处于拉伸状态。
27.三角钥匙旋转力释放后,门锁在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紧急解锁装置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复位。
28.当首层处于检修时,底坑拉索拉动紧急解锁装置旋转,从而拉动u型解锁拉杆15,带动开锁拉杆6运动,拉动v型架7旋转,从而带动锁栓8运动进行解锁,方便检修人员逃生。
29.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