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5374发布日期:2022-03-17 00:0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玻璃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切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特别适宜于窄带(无纺布、纸张、绝缘材料、云母带、薄膜等)的分切,目前可以有两种收卷方式分别为表面卷取和中心卷取,由于分切机的卷材上料口与卷材初始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有距离,而现有的分切机的上料装置在对卷材进行上料过程,竖直方向的上料与水平方向的上料通常分开进行,两个过程没有结构上的衔接,需要人工参与且无法保证卷材到达分切机上料口位置的准确度,容易造成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切机的上料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上料过程竖直方向上料过程和水平方向上料过程无衔接,需要人工参与且无法保证卷材到达分切机上料口位置的准确度,容易造成停机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用于传输缠绕在芯轴上的卷材,其中,所述芯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卷材,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卷材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用于升降所述支撑座的升降部、用于夹持所述卷材的夹持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以带动所述卷材水平运动的平移部。
5.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卷材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可开合地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固定座可组合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容纳并压紧所述卷材。
6.可选地,所述上固定座一侧边与所述下固定座的一侧边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上固定座可旋转至与所述下固定座组合形成所述中空腔体,所述上固定座的另一侧边和所述下固定座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
7.可选地,所述支撑座顶部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沿所述卷材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坑,所述下固定座和所述上固定座分别构造为外壁尺寸与所述凹坑尺寸一致的半圆柱形凹槽,所述下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凹坑内部。
8.可选地,所述下固定座与所述上固定座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凸点以增大表面粗糙度。
9.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剪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板、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顶板的伸缩杆组以及能够驱动所述伸缩杆组进行伸缩的第一驱动缸。
10.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轴线
竖直的螺旋弹簧。
11.可选地,还包括基座,所述平移部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的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卷材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滑轨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夹持部连接到所述滑块上。
12.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卷材两端外侧的竖杆,所述竖杆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以随所述滑块运动,两个所述竖杆的上部靠近所述卷材一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一端连接有伸缩杆并能够驱动所述伸缩杆远离或靠近所述芯轴的端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芯轴。
13.可选地,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一端设置有u形槽,所述u形槽敞口端靠近所述芯轴,所述u形槽的两侧面可分别压紧所述芯轴的顶面和底面以夹持所述芯轴。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升降部将卷材在竖直方向提升到与夹持部平齐的高度,夹持部夹持卷材,平移部连接夹持部以带动卷材进行水平方向的运输运动,通过升降部、夹持部以及平移部的配合实现竖直上料和水平上料两个步骤衔接配合无需人工参与,提升卷材上料的效率和卷材到达上料位置的准确度。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18.图2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固定部与支撑件的局部左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
ꢀꢀꢀꢀꢀ
卷材
ꢀꢀꢀꢀꢀꢀꢀꢀꢀꢀꢀꢀ
11
ꢀꢀꢀꢀ
芯轴
22.20
ꢀꢀꢀꢀꢀ
支撑座
ꢀꢀꢀꢀꢀꢀꢀꢀꢀꢀ
30
ꢀꢀꢀꢀ
固定部
23.31
ꢀꢀꢀꢀꢀ
下固定座
ꢀꢀꢀꢀꢀꢀꢀꢀ
32
ꢀꢀꢀꢀ
上固定座
24.33
ꢀꢀꢀꢀꢀ
铰链
ꢀꢀꢀꢀꢀꢀꢀꢀꢀꢀꢀꢀ
34
ꢀꢀꢀꢀ
凸起
25.35
ꢀꢀꢀꢀꢀ
卡扣
ꢀꢀꢀꢀꢀꢀꢀꢀꢀꢀꢀꢀ
36
ꢀꢀꢀꢀ
凸点
26.40
ꢀꢀꢀꢀꢀ
缓冲部
ꢀꢀꢀꢀꢀꢀꢀꢀꢀꢀ
41
ꢀꢀꢀꢀ
螺旋弹簧
27.50
ꢀꢀꢀꢀꢀ
升降机构
ꢀꢀꢀꢀꢀꢀꢀꢀ
500
ꢀꢀꢀ
底座
28.501
ꢀꢀꢀꢀ
伸缩杆组
ꢀꢀꢀꢀꢀꢀꢀꢀ
502
ꢀꢀꢀ
第一驱动缸
29.503
ꢀꢀꢀꢀ
活塞
ꢀꢀꢀꢀꢀꢀꢀꢀꢀꢀꢀꢀ
504
ꢀꢀꢀ
顶板
30.60
ꢀꢀꢀꢀꢀ
基座
ꢀꢀꢀꢀꢀꢀꢀꢀꢀꢀꢀꢀ
61
ꢀꢀꢀꢀ
万向轮
31.62
ꢀꢀꢀꢀꢀ
滑轨
ꢀꢀꢀꢀꢀꢀꢀꢀꢀꢀꢀꢀ
63
ꢀꢀꢀꢀ
滑块
32.70
ꢀꢀꢀꢀꢀ
竖杆
ꢀꢀꢀꢀꢀꢀꢀꢀꢀꢀꢀꢀ
80
ꢀꢀꢀꢀ
第二驱动缸
33.90
ꢀꢀꢀꢀꢀ
伸缩杆
ꢀꢀꢀꢀꢀꢀꢀꢀꢀꢀ
91
ꢀꢀꢀꢀ
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5.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顶”、“底”、“上”、“下”是基于相关部件实际使用的方向定义的,例如支撑座的“顶部”是指支撑座放正后远离地面的一侧;基座“下面”是指基座放正后靠近地面的侧面,“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例如凹坑的“内侧”是指凹坑容纳固定座的一侧。
36.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下面将提到的“卷材”指的是连续成卷的材料,比如: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7.参照图1,本公开提供一种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用于传输缠绕在芯轴11上的卷材10,其中,芯轴11的两端凸出于卷材10,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卷材10的支撑座20、设置在支撑座20的底部用于升降支撑座20的升降部、用于夹持卷材10的夹持部以及用于驱动夹持部以带动卷材10水平运动的平移部。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升降部将卷材10在竖直方向提升到与夹持部高度平齐的位置,夹持部夹持卷材10,平移部连接夹持部以驱动卷材10进行水平方向的运输运动,两个方向的运动过程机械衔接,无需人工参与,卷材10到达上料位置的准确度高。
39.为了保证竖直方向上料过程卷材10的稳定性,避免滑落、脱落,参照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的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卷材10固定在支撑座20上的固定部30,固定部30包括下固定座31和上固定座32,下固定座31固定在支撑座20上,上固定座32与下固定座31可开合地连接,上固定座32与下固定座31可组合形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容纳并压紧卷材10。
40.这里,通过上固定座32和下固定座31尺寸的设计使二者形成的中空腔体体积可略小于卷材10的尺寸,压紧时可以在不会产生挤压损伤卷材10的前提下进行压固以限制卷材10的运动。
41.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固定座31通过连接件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支撑座20上,除此之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下固定座31可以属于支撑座20的一部分,与支撑座20一体注塑成型,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2.再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开合连接”指的是上固定座32和下固定座31的为二者可相互连接配合形成容纳腔体,也可相互分离使容纳腔体张开,连接方式可以为旋转连接、螺纹连接、插拔连接等,以方便安装拆卸需要加工的卷材10。
43.在本公开的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可以具有两个固定部30,该两个固定部30沿卷材10的轴向间隔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3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于两个,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4.参照图3,为了使上下固定座可开合连接以方便卷材10的拆装,上固定座32一侧边与下固定座31的一侧边可转动地连接以使上固定座32可旋转至与下固定座31组合形成中空腔体,上固定座32的另一侧边和下固定座31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具体结构为,上固定座32一侧边与下固定座31一侧边通过铰链33连接以使上固定座32可绕铰链33旋转至与下固定座31组合形成中空腔体,下固定座31另一侧边的凸起34与上固定座32另一侧边的卡扣35可拆卸卡紧连接。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合页代替本方案中的铰链33,再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固定座32和下固定座31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除此之外,上下固定座还可以采用花键、卡扣卡槽等可拆卸连
接,本公开对二者可开合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4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装卷材10时,将卡扣35与凸起34卡接打开,上固定座32绕铰链33旋转至卷材10可放入下固定座31,卷材放入以后,上固定座32绕铰链33旋转至与下固定座31组合形成中空腔体,将卡扣35与凸起34卡紧连接以压紧卷材10,需要拆卸卷材10的时候,只需打开卡扣35与凸起34分离,旋转上固定座32至卷材10可取出即可。
46.为了将固定部30在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0上,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0顶部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的沿卷材10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坑,下固定座31和上固定座32分别构造为外壁尺寸与凹坑尺寸一致的半圆柱形凹槽,下固定座31固定在凹坑内部。这里,下固定座31可以采用粘黏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座20的凹坑内,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将二者可拆卸固定。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下固定座31直接设置在支撑座20上部而非内部,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47.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固定座32、下固定座31和支撑座20的凹坑构造为尺寸一致的半圆柱形凹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0的凹坑的横截面可以为弧度小于180度的圆弧,此时,下固定座31部分容纳固定在凹坑中,除此之外,下固定座31和支撑座20的凹坑可以构造为方形凹槽,上固定座32为与下固定座31尺寸相匹配的板状盖体,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满足下固定座31固定在支撑座20上,上固定座32与下固定座31可形成能容纳并压紧卷材10的空腔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只针对三者构造均为尺寸一致的半圆柱形凹槽的情况进行展开说明。
48.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施加给卷材10的压紧力过大导致卷材变形,下固定座31与上固定座32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凸点36以增大表面粗糙度,以使不需要施加过大的压紧力就可以限制卷材10的运动,使整个上料过程更稳定。这里,凸点36的高度很小以至于不会影响卷材10与上下固定座的压紧配合,只需满足形成表面的凹凸不平提升摩擦力即可。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非表示实际比例,图3示出的凸点36为了突出显示以方便阅读说明书,对凸点36在固定部30中的相对尺寸进行了放大处理。
49.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凸点36与上下固定座为一体注塑成型,只是通过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以增大摩擦力,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凸点36可以为摩擦系数更高的材料制成,然后固定连接在上下固定座的内表面,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0.参照图1,为了实现支撑座20和卷材10的上下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部包括剪式升降机构50,剪式升降机构50包括底座500、顶板504、连接在底座500和顶板504的伸缩杆组501以及能够驱动伸缩杆组501进行伸缩的第一驱动缸502。
51.这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升降部包括两个相同的升降机构50,升降机构50对称分布在支撑座20下方,伸缩杆组501连接在底座500与顶板504之间,还设置有活塞503,活塞503一端设置在第一驱动缸502以随第一驱动缸502做伸缩运动,活塞503另一端设置在伸缩杆组501的靠近顶板504位置,第一驱动缸502固定在伸缩杆组501靠近底座500的位置。使用时,第一驱动缸502带动活塞503做往复直线运动,活塞503另一端固定于伸缩杆组501靠近顶部的位置,伸缩杆组501会跟随活塞503做伸缩运动,从而驱动顶板504做上下往复运动以带动支撑座20完成向上和向下的运料运动。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缸502可以更换为液压缸伸缩杆、气压缸伸缩杆、蜗轮蜗杆机构、丝杠机构等,例如采用丝杠机构的实施例中,升降丝杠顶部设置有抵顶部,抵顶部抵顶在支撑座20下方,卷材10容纳于支撑
座20,工作时,丝杠升降机构带动抵顶部上下运动从而完成上料工作,其他的实施例与丝杠机构的完成原理相同,只是驱动方式有所差别,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2.参照图1,为了使卷材10在上升过程中整个装置有相应的缓冲作用,从而使整个上料装置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部和支撑座20之间设置有缓冲部40,缓冲部40包括多个轴线竖直的螺旋弹簧41。
53.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弹簧41可以由其他弹性材料代替,比如橡胶柱、减震器总成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4.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还包括基座60,为了驱动卷材10完成垂直于卷材10长度方向的水平运动以使卷材10运动到需要上料的位置,节省人工搬运费时费力且定位不准的问题,平移部包括两个设置在基座60的上表面的相互平行的滑轨62,滑轨62沿垂直于卷材10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两个滑轨6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63,夹持部连接到滑块63上。这里,本公开中的滑轨滑块驱动方式可以更换为蜗轮蜗杆机构、丝杠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5.此外,为了方便整个装置的转移,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60构造为矩形板状,基座60下面四角位置设置四个万向轮61,万向轮61可以具有自锁结构。
56.参照图1-图2,为了实现对卷材10脱离支撑座20后的夹持,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对称设置在卷材10两端外侧的竖杆70,竖杆70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63以随滑块63运动,两个竖杆70的上部靠近卷材10一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驱动缸80,第二驱动缸80一端连接有伸缩杆90并能够驱动伸缩杆90远离或靠近芯轴11的端部以夹持或释放芯轴11。这里,本公开中的第二驱动缸80为液压缸,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气压缸、曲柄滑块机构等能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代替,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7.为了实现伸缩杆90能够夹持连接轴芯11,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90远离第二驱动缸80的一端设置有u形槽91,u形槽91敞口端靠近芯轴11,u形槽91的两侧面可分别压紧芯轴11的顶面和底面以夹持芯轴1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u形槽91卡紧连接在芯轴11外部时,二者同轴设置以防止卷材10受力扭曲。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90端部设置于卡爪,芯轴11端部设置有卡槽,二者可拆卸卡接,除此之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90远离第二液压缸80的一端连接有套筒,套筒可套接在芯轴11外周以实现卷材10的转运,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58.为了方便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分切机的上料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分切机是用于将卷材10按照要求进行切割分段的设备,包括卷材切割装置和上料装置两部分,使用时,首先将固定部30上下固定座分开,将卷材10放置于支撑座20上,再旋转上固定座32至与下固定座31配合压紧卷材10,防止滑落。此时升降部开始工作,带动支撑座20和卷材10完成竖直方向的上料,当轴芯11与u形槽91高度平齐时,第二驱动缸80开始工作驱动夹持部完成对卷材的夹持,此时,打开上固定座32的卡扣35,旋转上固定座32至卷材10可从中空腔体取出,然后升降部开始向下运动准备下一次竖直方向上料工作;夹持部夹紧卷材10,平移部开始水平运动以带动卷材10完成水平方向的上料工作,此时卷材10到达分切机的切割装置的上料口,夹持部通过第二驱动缸80释放卷材10并随平移部返回起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水平方向的上料,此时,分切机切割装置对卷材10开始进行切割工作。
5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6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61.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