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8501发布日期:2022-02-16 16:3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


背景技术:

2.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由于生物降解塑料的优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使用。
3.但是现有的编织袋的提手与编织袋为一体,当编织袋损坏时提手会被一同遗弃,从而增加塑料资源的浪费,现有的编织袋下表面的耐磨效果较差,当内部放置的物品过重时无法在地面进行拖行,从而降低了编织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解决了但是现有的编织袋的提手与编织袋为一体,当编织袋损坏时提手会被一同遗弃,从而增加塑料资源的浪费,现有的编织袋下表面的耐磨效果较差,当内部放置的物品过重时无法在地面进行拖行,从而降低了编织袋的实用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所述编织袋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u型板,所述u型板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u型板内壁的背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对应两个限位杆背面的一端与同一个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在螺纹筒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块,所述u型板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对应两个u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提拉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拉带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编织袋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磨底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耐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魔术子贴,所述编织袋主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魔术子贴的背面与对应魔术母贴的背面相粘黏,所述耐磨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半球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编织袋主体的内部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的右侧面设置有充气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垫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通过设置有u型板、螺纹筒、螺纹杆、固定板和限位槽,当在将提拉带安装在编织袋主体上时,首先将编织袋主体放置在u型板内,通过旋转螺纹筒固定板在两侧限位槽和限位杆的限位下回向编织袋主体方向移动,从而利用固定凸块和固定筒将u型板固定在编织袋主体外表面,反向旋转即可进行拆除,当编织袋损坏时将u型板拆卸安装到其他编织袋上继续使用,减少对塑料资源的浪费,提高该编制袋的环保性。
16.2、该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通过设置有耐磨底板、魔术子贴、魔术母贴和半球块,通过利用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将耐磨底板安装在编织袋主体的下表面,对编织袋主体的下表面进行防护,提高该编织袋下表面的耐磨效果,当内部盛放物品较重时,可以将编织袋放置在地面进行拖行,利用半球块与地面接触,减少耐磨底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拖行的阻力。
17.3、该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通过设置有气垫,当在编制袋内部放置易碎物品时,通过充气口对气垫进行充气,当编织袋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提高该编织袋的防护效果,将气垫内部气体放出后即可将编织袋进行折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板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编织袋主体、2u型板、3螺纹筒、4螺纹杆、5固定板、6限位槽、7限位杆、8固定凸块、9固定筒、10耐磨底板、11魔术子贴、12魔术母贴、13半球块、14提拉带、15橡胶垫、16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1,编织袋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u型板2,u型板2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3,u型板2内壁的背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6,限位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7,对应两个限位杆7背面的一端与同一个固定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在螺纹筒3的内壁,固定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块8,u型板2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对应两个u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提拉带14,通过设置有u型板2、螺纹筒3、螺纹杆4、固定板5和限位槽6,当在将提拉带14安装在编织袋主体1上时,首先将编织袋主体1放置在u型板2内,通过旋转螺纹筒3固定板5在两侧限位槽6和限位杆7的限位下回向编织袋主体1方向移动,从而利用固定凸块8和固定筒9将u型板2固定在编织袋主体1外表面,反向旋转即可进行拆除,当编织袋损坏时将u型板2拆卸安装到其他编织袋上继续使用,减少对塑料资源的浪费,提高该编制袋的环保性。
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提拉带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编织袋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磨底板10,耐磨底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魔术子贴11,编织袋主体1的正
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12,通过设置有耐磨底板10、魔术子贴11、魔术母贴12和半球块13,通过利用魔术子贴11和魔术母贴12将耐磨底板10安装在编织袋主体1的下表面,对编织袋主体1的下表面进行防护,提高该编织袋下表面的耐磨效果,当内部盛放物品较重时,可以将编织袋放置在地面进行拖行,利用半球块13与地面接触,减少耐磨底板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拖行的阻力。
25.具体的,如图3所示,魔术子贴11的背面与对应魔术母贴12的背面相粘黏,耐磨底板10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半球块13,编织袋主体1的内部放置有气垫16,气垫16的右侧面设置有充气口,气垫16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螺纹筒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有气垫16,当在编制袋内部放置易碎物品时,通过充气口对气垫16进行充气,当编织袋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提高该编织袋的防护效果,将气垫16内部气体放出后即可将编织袋进行折叠。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7.s1、当在将提拉带14安装在编织袋主体1上时,首先将编织袋主体1放置在u型板2内,通过旋转螺纹筒3固定板5在两侧限位槽6和限位杆7的限位下回向编织袋主体1方向移动,从而利用固定凸块8和固定筒9将u型板2固定在编织袋主体1外表面,反向旋转即可进行拆除,当编织袋损坏时将u型板2拆卸安装到其他编织袋上继续使用;
28.s2、通过利用魔术子贴11和魔术母贴12将耐磨底板10安装在编织袋主体1的下表面,对编织袋主体1的下表面进行防护,当内部盛放物品较重时,可以将编织袋放置在地面进行拖行,利用半球块13与地面接触,减少耐磨底板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9.s3、当在编制袋内部放置易碎物品时,通过充气口对气垫16进行充气,当编织袋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将气垫16内部气体放出后即可将编织袋进行折叠。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