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6651发布日期:2022-05-18 14: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底座的一侧固定有前支撑梁(24),底座的另一侧固定有后固定梁(14),所述底座上部还固定有依次平行滑动连接的1-3层伸缩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固定梁置于辊道(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前支撑梁(24)和后固定梁(14)为“门”字型,在所述前支撑梁(24)外侧固定安装前转运轮(2),在所述的后固定梁(14)外侧固定安装后转运轮(1),所述辊道(8)上表面在与前转运轮(2)和后转运轮(1)对应的位置设有滑道,所述前转运轮(2)和后转运轮(1)在辊道(8)的滑道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径向地固定连接底座滑动导轨(31),所述底座滑动导轨靠近前支撑梁(24)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底座前硬限位(32),所述底座滑动导轨近后固定梁(14)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底座后硬限位(33),所述底座滑动导轨(31)上滑动连接底座滑动块(34),所述底座滑动块(34)上部与二层伸缩梁(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滑动块(34)长度为二层伸缩梁(4)长度的三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滑动块(34)的上部与二层伸缩梁底座(41)的下部固定连接,二层伸缩梁底座上固定有二层伸缩梁滑动轨道(42),所述二层伸缩梁滑动轨道近前支撑梁(24)一侧端部固定二层伸缩梁前硬限位(45),所述二层伸缩梁滑动轨道近后固定梁(14)一侧端部固定二层伸缩梁后硬限位(43),所述二层伸缩梁滑动轨道(42)上滑动连接二层伸缩梁滑动块(44),所述的二层伸缩梁滑动块(44)上部固定连接三层伸缩梁(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伸缩梁底座(51)与二层伸缩梁滑动块(44)上部固定连接,三层伸缩梁底座(51)上固定三层伸缩梁滑轨(52),三层伸缩梁滑轨(52)两端分别固定有三层伸缩梁后硬限位(53)和三层伸缩梁前硬限位(55),三层伸缩梁滑轨(52)上滑动连接三层伸缩梁滑动块(54),所述三层伸缩梁滑动块(54)上部固定连接顶层转运工装(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8)上固定有“l”型固定支架,所述“l”型固定支架的一端固定于与辊道,“l”型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后固定梁(14)的位置对应,与所述后固定梁(14)的“门”字型结构配合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部固定的依次平行滑动连接的伸缩梁为1-5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一侧固定有前支撑梁,底座另一侧固定有后固定梁,底座上还固定有依次平行滑动连接的多层伸缩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固定梁与工装的辊道连接,前支撑梁和后固定梁上安装有转运轮,可使工装在辊道上进行滑动,实现整体工装的移动。该长距离辊道传递工装,代替传统工序转运,使用此工装进行传递转运,代替了各序间复杂的传统转运,传递过程灵活且定位准确。过程灵活且定位准确。过程灵活且定位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文 潘亚楠 祝宗超 韩伟 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那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