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3717发布日期:2022-04-22 12: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包括承重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管(1)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固连有主吊耳(2),所述承重管(1)的前后侧均固连有多个下部吊耳(3),所述承重管(1)的顶部设有托动装置(4),所述托动装置(4)底部靠近前后侧的位置均设有两个起重吊耳(5),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起重吊耳(5)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起重吊耳(5)分别与承重管(1)的前后侧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动装置(4)包括多个弧形板(41),且相邻两个弧形板(41)之间设有插杆(42),所述插杆(4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弧形板(41)固连,所述插杆(42)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个弧形板(41)上,所述弧形板(41)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对称固连有两个滑块(43),其中与承重管(1)后侧相靠近的多个滑块(43)底部对应位置的承重管(1)顶部贯穿开设有同一限位孔,且滑块(43)的底部通过限位孔位于承重管(1)内部,所述滑块(43)沿其两侧方向贯穿开设有条形孔(44),且与承重管(1)后侧相靠近的多个滑块(43)上的条形孔(44)内插接有同一滑杆(45),所述滑杆(45)的两端与分别与承重管(1)两端内壁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1)的底部固连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滑动插接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顶部与支撑柱(6)内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8),多个所述滑块(43)的底部设有同一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四周分别与承重管(1)四周内壁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7)的底部安装有滚珠(10),且滚珠(10)始终能够与承重管(1)顶部接触,所述活动块(7)的最大伸缩量等于滑块(43)底部到支撑板(9)顶部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管(1)前后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11),所述滚轮(11)的底部低于承重管(1)的底部,且滚轮(11)与托动装置(4)所在区域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1)和支撑板(9)的顶部均固连有防滑垫(12),所述防滑垫(12)为耐磨橡胶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3)的底部面积大于其顶部面积,且滑块(43)的底部垂直于滑杆(45)方向设有防滑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型筒体抬吊工装,包括承重管,所述承重管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固连有主吊耳,所述承重管的前后侧均固连有多个下部吊耳,所述承重管的顶部设有托动装置,所述托动装置底部靠近前后侧的位置均设有两个起重吊耳,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起重吊耳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起重吊耳分别与承重管的前后侧固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承重管,当承重管被插接到筒体内部后,将承重管的两个主吊耳分别通过绳索与两个桥式吊车的挂钩连接,接着两台桥式吊车同步将承重管吊起,从而实现了对超大型筒体的起吊操作,由于未使用到大型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起重,进而减少了车间资源的占用,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飞 张保宇 胡辉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紫金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