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3201发布日期:2022-05-11 14:5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2.当感应加热炉的加热棒料在加热温度到达1200℃以上时,由于高温第二根、第三根棒材包括后面的棒材都会软化,有时会粘在辊道上,甚至两根棒料在感应炉膛内部因毛刺飞边的存在粘连在一起,造成下一工序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辊道7,辊道7呈倾斜设置,辊道7的上料端一侧和下料端一侧分别设置有输入辊和输出辊,辊道7的上料端和下料端都设置有传输组8,在上料端可通过上传输件81将棒材传输到辊道7上,通过辊道7抵达下传输件82,下传输件82可对第一根棒材和第二根棒材进行一个分离作用,只让第一根棒材进入到输出辊上。上述机构中,炉内棒材的传输通过在辊道的上料端和下料端仅设置有简单的传输装置,整体结构只有对棒材的传输进行了相对的设置,而对于在因为高温引起的的棒材软化会存在棒材粘在辊道上、棒材之间是因毛刺飞边的存在粘连在一起等问题并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上述问题,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送料板,在所述送料板上料端一侧设有输入辊,送料板下料端一侧设有输出辊,在所述送料板上料端连接有翻转组,所述翻转组包括翻转板、第一顶杆、第二旋转板以及第一旋转轴,所述送料板上料端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绕第一旋转轴转动,在所述翻转板底部连接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远离翻转板一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板,所述送料板下料端设有挡块,在所述送料板远离送料板上料端一端连接有输送组,所述输送组包括输送板、第二顶杆、第二旋转板以及第二旋转轴,所述送料板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可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所述输送板底端连接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远离输送板一端连接有第二旋转板,所述输送板包括卡槽、顶板和拦截位,所述顶板位于卡槽与拦截位之间,所述拦截位靠近输出辊。
6.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送料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5
°

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送料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拦截位为用于容纳棒材的凹槽。
9.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置阻挡板。
1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翻转板与棒材接触部位设置为弧形。
1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翻转板弧形的直径大于棒材的直径。
12.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卡槽包括向下的弧形面以及与弧形面连接的缓释面,所述棒
材从缓释面进入弧形面。
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弧形面的直径大于棒材的直径。
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翻转组至少两组,所述输送组至少两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棒材输送过程中通过输送板在输送棒材时,会把后边的棒材都震动抬起,不容易将棒材粘在送料板上,同时通过送料板的分离作用,将前一根抬起,后一根通过重力作用,保证实现粘连处的分离。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老式传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送料板;2、翻转组;3、输送组;4、输入辊;5、输出辊;6、支架;7、导辊;8、传输组;11、挡块;21、翻转板;22、第一顶杆;23、第一旋转板;24、第一旋转轴;31、输送板;32、第二顶杆;33、第二旋转板;34、第二旋转轴;81、上传输组;、82、下传输组;311、卡槽;312、顶板;313、拦截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导引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热炉内棒材的传输机构,包括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送料板1,在所述送料板1上料端一侧设有输入辊4,送料板1下料端一侧设有输出辊5,所述翻转组2包括翻转板21、第一顶杆22、第一旋转板23以及第一旋转轴24,所述送料板1上料端通过第一旋转轴24连接有翻转板21,所述翻转板21可绕第一旋转轴24转动,在所述翻转板21底部连接有第一顶杆22,所述第一顶杆22远离翻转板21一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板23,所述送料板1下料端设有挡块11,在所述送料板1远离送料板上料端一端连接有输送组3,所述输送组3包括输送板31、第二顶杆
32、第二旋转板33以及第二旋转轴34,所述送料板1通过第二旋转轴34连接有输送板31,所述输送板31可通过第二旋转轴34转动,所述输送板31底端连接有第二顶杆32,所述第二顶杆32远离输送板31一端连接有第二旋转板33,所述输送板31包括卡槽311、顶板312和拦截位313,所述顶板312位于卡槽311与拦截位313之间,所述拦截位313靠近输出辊5。在这里,输出辊5与输入辊4都连接有电机供其工作,第一旋转板23和第二旋转板33在支架6上连接旋转电机驱动整个翻转组2和输送组3工作,通过旋转板的旋转作用,第一顶杆22和第二顶杆32带动翻转板21和输送板31做圆周运动,从而完成棒材在加热炉内的上料和下料;而输送板31和送料板1通过第二旋转轴34和第一旋转轴24连接是为了方便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下料和上料;输送板设置为卡槽311、顶板312和拦截位313三者组成,一方面在下料过程中,在顶板312的作用下将棒材顶入到拦截位313当中,而卡槽311可以顺利的将下一件棒材卡住,防止其与上一件棒材一起进入拦截位313,另一方面,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在翻动棒材时,会把后面的棒材都震动抬起,不容易粘住棒材,并且由于顶板312将棒材顶出,而下一根棒材因重力作用无法继续粘在棒材上,使棒材间发生了分离;送料板1倾斜设置也是方便棒材能在感应炉内自动完成送料,在下料端设置一个挡块是为了阻挡棒材,防止其脱离送料板1。
24.优选的,所述送料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5
°
,所述送料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在这里,这是由于若角度过大时,棒材会有更大的加速度,可能会导致棒材脱离送料板1,而若角度太小时,送料板1可能就起不到输送的作用。
25.优选的,所述拦截位313为用于容纳棒材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置阻挡板。在这里将拦截位313设置为凹槽是为了方便棒材能够进入到输送辊5当中,阻挡板高于顶板312,它的作用就是防止棒材直接越过拦截位313,造成对加工的影响。
26.优选的,所述翻转板21与棒材接触部位设置为弧形,所述翻转板21弧形的直径大于棒材的直径。在这里,弧形设置由于翻转作用能够更好的将棒材送入到送料板上,而弧形直径大于棒材直径也是为了能够将棒材更好的传输。
27.优选的,所述卡槽311包括向下的弧形面以及与弧形面连接的缓释面,所述棒材从缓释面进入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大于棒材的直径。在这里,缓释面的设置也是为了震动抬起后能够起到缓释作用,弧形面的直径大于棒材的直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卡住棒材。
28.优选的,所述翻转组2至少两组,所述输送组3至少两组。着这里为了在翻转和输送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至少需要在送料板1两边安装两组翻转组2和输送组3。
2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如下:在加工过程中,电机驱动输入辊4将棒材输入到送料板1的上料端,旋转电机驱动翻转组2通过旋转轴与翻转板21的配合将棒材从传输到送料板1上,送料板1倾斜设置方便了棒材自动往下滚,直到受到挡块11的阻挡时停下;与此同时,旋转电机也在驱动输送组3在进行工作,当棒材到达预定位置时,输送组3的输送板31利用顶板312将棒材顶起,由于顶板312顶面是倾斜设置,棒材就会滚落到拦截位313的凹槽内,在拦截位313上还设置有阻挡板可防止棒材滚落出去,在顶板312和拦截位313配合的同时,卡槽311将后边的棒材一一抬起,防止其粘在送料板1上,同时也将第一根棒材和第二根棒材进行了分离,随后第一根棒材输送到输出辊5上,输出辊5将棒材输出进行下一步加工。
30.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