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灾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0946发布日期:2022-05-31 2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液箱(2)、液压缸(3)和梯井(4),所述梯井(4)内设有轨道(5)使得轿厢(1)可以平稳直线移动,所述轿厢(1)下方设有液箱(2),所述液箱(2)内储存液体且和液压缸(3)通过单向阀(6)连接使得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进入液压缸(3)但液压缸(3)内的液体向液箱(2)流动时受到单向阀(6)的阻碍,所述液压缸(3)设有排液阀(7)使得在安全载荷范围内通过调整排液阀(7)可控制轿厢(1)下降速度,所述排液阀(7)与管道(8)连接可将液体从液压缸(3)输送到液箱(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内设有手动液压泵(9)或电池驱动的液压泵(9)可将液箱(2)内的液体输送到液压缸(3)内。3.一种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轿厢(1)、气箱(10)、气缸(11)、气泵(12)和梯井(4),所述梯井(4)内设有轨道(5)使得轿厢(1)可以平稳直线移动,所述轿厢(1)下方设有气箱(10),所述气箱(10)内设有高压气体且和气缸(11)通过驱动气阀(13)连通使得驱动气阀(13)可以控制气箱(10)内气体移动到气缸(11)的气流大小和速度,所述驱动气阀(13)的控制开关设置在轿厢(1)内通过开关可控制轿厢(1)上升速度,所述气泵(12)可以向气箱(10)输送气体使得气箱(10)保持一定气压,所述气缸(11)设有排气阀(14)使得在安全载荷范围内通过调整排气阀(14)可控制轿厢(1)下降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内设有手动打气筒(12)或电池驱动的电动充气泵(12)可往气箱(10)内输送气体。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井(4)设有电机和绞盘(15)可通过绞盘(15)上的钢索(16)驱动轿厢(1)上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井(4)内设有配重块(17)并提供钢索(16)绕过定滑轮与轿厢(1)固定到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15)与轿厢(1)之间的驱动连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使得紧急情况下轿厢(1)可脱离绞盘(15)的驱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16)固定在电磁铁(18)上,所述电磁铁(18)通电后可吸附在轿厢(1)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18)线圈并联有储电电容和电感可储存电量确保断电一定时间内轿厢(1)不会脱离电磁铁(1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灾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前侧设有自动门,所述轿厢(1)后才设有可手动开启的机械门(19),所述机械门(19)设有感应开关使得机械门(19)打开时可以被检测到并发送指令给驱动控制器停止对轿厢(1)的驱动。

技术总结
一种防灾电梯,包括轿厢、液箱、液压缸和梯井,梯井内设有轨道使得轿厢可以平稳直线移动,轿厢下方设有液箱,液箱和液压缸通过单向阀连接使得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进入液压缸但液压缸内的液体向液箱流动时受到单向阀的阻碍,液压缸设有排液阀使得在安全载荷范围内通过调整排液阀可控制轿厢下降速度,排液阀与管道连接可将液体从液压缸输送到液箱内。管道连接可将液体从液压缸输送到液箱内。管道连接可将液体从液压缸输送到液箱内。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栋 吴国伟 吴哲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国栋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