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逸尘装置和包括其的卸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9563发布日期:2022-08-03 00:1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逸尘装置和包括其的卸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卸料扬尘逸出的防逸尘装置和包括其的卸料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港口、矿山、电厂、钢厂等很多地方输送转运散料的码头、料场都有卸料料斗。用以将轮船等运输工具或堆场的散料通过抓斗抓取,再通过卸料斗分配装到运输容积相对较小的运输车辆车厢里,从而实现向各使用目的地的转运。
3.很多松散物料在通过卸料斗分配装载到运输车辆的过程都存在有粉尘四逸的问题,对码头料场的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在国内外,对散装水泥、粉煤灰、面粉等纯粉状物料可采用气力输送完全密封的罐装运输车来对接料斗出料口,防止粉尘逸出到环境中来。但对开放式车厢的运输车辆而言,没法做到出料口的粉尘逸出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建筑垃圾这样的复杂物料,既有砖块水泥块等大块重块料件,又有石灰砂浆白粉等轻质粉状物料相互裹挟,经过在卸料斗内下落一定距离既具速度动能,又具轻质粉尘四逸的条件,还没法用管道气力输送的复杂物料,如何防止其转运装卸过程中的粉尘逸出问题在当前还是比较难以目前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4.目前社会上及产品市场上采用的解决方法和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解决卸料斗卸料时的粉尘逸出问题:
5.(1)用吸尘除尘的方法在卸料斗的上部加装吸尘装置,这种方式,只能解决抓斗释放时物料下落时,斗内空间被压迫产生湍流上升气体带起的粉尘的从卸料斗上方逸出的问题。无法解决从卸料斗下方出口到车厢过程的粉尘逸出问题。解决了上部,不解决下部的逸尘问题,是其根本的致命的不足;
6.(2)用干雾抑尘的方法在卸料斗的上部加装干雾装置(如图1):这种方式由于装在卸料斗上部,同样只能解决了卸料斗上部,不解决下部的逸尘问题。或者,下部装干雾抑尘装置解决。干雾抑尘本质是形成一道雾帐,阻挡逸尘。回旋到卸料斗上部湍流气体动能衰减,干雾雾帐还能阻挡拦截,但卸料斗下部出口,由于在物料前进方向,下部的干雾雾帐是无法住当物料下落的气流的动能的,干雾雾帐是会被冲破的,所以干雾逸尘同样解决不了卸料斗下部出口的逸尘问题。
7.而且干雾抑尘存在有很大的隐蔽的环保健康问题。干雾是很细小的液体雾化颗粒,和逸出的粉尘结合,由于粉尘颗粒物大小范围不确定,有很大可能形成在pm2.5范围的空气悬浮物颗粒,即雾霾。所以其实质效果是制造了更加严重可怕的污染源。因此,干雾抑尘的方法及装置在码头、矿山等料场、堆场的卸料斗设备上并不能高效可靠的推广运用。
8.(3)用喷淋抑尘的方法在卸料斗的上部加装喷淋装置,这种可以用大液滴抑制粉尘,不存在产生pm2.5的雾霾问题。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粉尘物料量多,卸料速度快时,喷淋液滴的水幕无法完全阻挡和抑制住全部粉尘,仍旧有大量粉尘逸出。其二喷淋液体会最终从卸料斗出口下方流淌到车厢以及地面,时间久了造成地面泥泞,工作环境反而恶劣。如
果再配套一接受污水装置以及处理设备,成本无限追加,越做越复杂。不能起到有效综合治理作业场所环境的效果。;
9.(4)用空间隔绝的办法将卸料斗围建在密封的室内(见图1所示),这个确实可以将卸料斗的逸尘防止问题控制在一定的场所范围之内。但是需要建造一个建筑物来包围密封卸料斗。该建筑物还要兼顾适应装卸车辆进出和密封的要求,要有可控制移动开启的密封门。成本太高,方法太原始落后。而且在密封建筑内粉尘浓度更高,对建筑内如司机等作业人员的健康又有严重影响。因此将卸料斗围建在密封的室内不是科学和经济的卸料斗逸尘防止方法;
10.(5)采用完全密封的粉罐车与仓泵配合的卸料漏斗,这种方式只能适用纯粉状可气力输送的运用场景。对建筑垃圾这种有大块重块物料为主又有粉尘逸出的工况是不适用的,而且对作业车辆必须专门接口的粉罐车。而用途最多保有量最大的一般敞式车厢或柜体是无法协同适用的。因此该方法装置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11.可见,上述的方法虽然起到一定的抑制卸料斗粉尘逸出的作用效果,但大多效果不佳,或者成本代价太高,或者通用性、适用性范围不佳。不能满足一般性广谱适用的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广谱性适应、相对经济适用的能有效防止卸料斗逸尘的防逸尘装置和包括其的卸料设备。
13.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逸尘装置,用于防止通过料斗卸料到作为运料的移动工具的接料空间时引起的逸尘污染,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环绕设置在料斗的外侧,优选地,移动架环绕设置在料斗的外侧的下端部分;防尘罩,环绕设置在移动架的外侧,且至少防尘罩的顶部与移动架的外侧之间密封,其中,移动架与防尘罩均能相对料斗竖直或水平移动,当移动架向接料空间竖直或水平移动,至少部分能在移动中进入接料空间并与料斗之间形成密封,同时防尘罩能至少覆盖住移动架与接料空间(即车厢内部)之间的间隙顶部以防止逸尘从间隙顶部逸出。
15.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防尘罩具有可折叠、可伸缩性,优选地,防尘罩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更优选地,为布料、膜料或pu材料。
16.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防尘罩的下端还能部分填充到间隙中。
17.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移动架环绕料斗的外侧设置有侧壁。
18.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移动移动架进行竖直或水平的移动,优选地,移动机构通过让移动架沿着导轨移动或通过钢丝绳牵引移动移动架,其中,防尘罩与移动架固定连接,随着移动架的移动而移动。
19.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移动机构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台,每个滑台上设置有能在滑台上相对移动的一对滑块,每个滑台的两端分别对应一对滑轮,每个滑块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转向连接移动架。
20.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移动架下移的位置,优选地,当移动支架为竖直移动时,限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进行限制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靠近料斗底部设置在料斗外侧,第二限位块靠近移动架的顶部设置在移动架面向料斗的侧面上。
21.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支架部,用于支撑固定料斗和防尘罩,优选地,支架部具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固定支撑料斗;第二支架设置在水平面上,第二支架具有供移动工具进入的前开口和供料斗的下端穿过的顶部开口。
22.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当包括移动机构时,移动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卸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用于让物料通过而进行卸料;防逸尘装置,防止通过料斗卸料到作为运料的移动工具的接料空间时引起的逸尘污染其中,防逸尘装置为前述的防逸尘装置。
24.发明作用与效果
2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防逸尘装置和包括其的卸料设备,其中的防逸尘装置,由于位于料斗外侧的移动架防尘罩均能竖直或水平移动,而当移动架向接料空间竖直或水平移动,至少部分的移动架能在移动中进入接料空间并与料斗之间形成密封,同时防尘罩能至少覆盖住移动架与接料空间之间的间隙顶部,所以能防止逸尘从间隙顶部逸出,结构简单,防逸尘效果好,且能适应大部分场景,至少带来如下的效果:
26.(1)下部防尘效果突出,结合上部的吸尘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避免或减少干雾抑尘的运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喷淋液体会最终从卸料斗出口下方流淌到车厢以及地面,时间久了造成地面泥泞,工作环境反而恶劣。以及避免了再配套一接受污水装置以及处理设备,成本无限追加,越做越复杂的尴尬局面;
27.(2)避免仅仅采用卸料斗围建在密封室内的进行防尘的功能:本发明的下部防尘效果突出,如果再配合结合上部的吸尘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避免采用将卸料斗围建在密封室内这一原始愚笨不经济的方案来防止料斗卸料逸尘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8.(3)广谱适用性功能:下不需要专门采用粉罐运输车对接配套,一般的敞顶厢式运输车就可以配套卸料斗实现无尘化卸料。产品适用性良好。码头、料场总体经济性高。
29.(4)提综合升码头、料场的环保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功能:由于本发明的设计理念先进,经济效果性明显,带来环境保护效果佳,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产的安全性都会带来显而易见的综合性提升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为现有技术中卸料间两个竖直立面方向场景剖视图;
31.图2为实施例涉及的待使用的卸料设备场景的一个侧视图;
32.图3为图2的正视图;
33.图4为图2的剖视图;
34.图5为图3的剖视图;
35.图6为图4中i的放大图;
36.图7为图2的爆炸图;
37.图8为图7中i处的放大图;
38.图9为图7中ii处的放大图;
39.图10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防尘罩工作移动前的示意图;
40.图11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防尘罩工作移动后的示意图;
41.图12为图11的中i处的放大图。
42.图中,用作运料的移动工具用虚线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4.图2为实施例涉及的待使用的卸料设备场景的一个侧视图;
45.图3为图2的正视图。
46.如图2和图3所示,卸料设备100包括料斗10和防逸尘装置20。料斗10用于让物料通过而进行卸料,防逸尘装置20,防止通过料斗10卸料到作为运料的移动工具30(也即图中的运输车)的接料空间31(也即图中的车厢)时引起的逸尘污染。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47.图4为图2的剖视图;
48.图5为图3的剖视图;
49.图6为图4中i的放大图。
50.如图4-图6,防逸尘装置20包括移动架21和防尘罩22。
51.移动架21环绕设置在料斗10的外侧,优选地,环绕设置在料斗10的下端部分的外侧。
52.防尘罩22也环绕设置在移动架21的外侧上,并且,至少防尘罩22的顶部与防尘罩的外侧之间密封,当然,也可以防尘罩22的底部与防尘罩之间密封,也可以整个防尘罩22的内侧与移动架的外侧之间密封。
53.本实施中,移动架21与防尘罩22均能相对料斗10竖直移动,这里包括移动架21的移动带动防尘罩22移动,或者移动架21和防尘罩22分别各自移动,总之,两者移动的方向一致。
54.图10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防尘罩工作移动前的示意图;
55.图11为本实施例涉及的防尘罩工作移动后的示意图。
56.并且,如图10和图11对比可以看出,移动架21向接料空间31竖直移动,至少部分的移动架21能在移动中进入接料空间31,也即如图10所示,料斗10的斗底距离移动工具的接料空间31顶部(也即图中所示的车顶)一定距离,而移动架21的大小和高度与移动工具适配,能通过竖直向下移动中,如图11所示,移动架21的一部分进入接料空间31一定深度,且与料斗10的外侧之间形成密封:也即移动架21移动进入接料空间31后,需要至少让移动架21的顶部与料斗10的外侧之间不存在间隙,这样,避免逸尘从这里逸出。为此,举例一些实现这种密封的实现方式:移动架21未向接料空间31移动前,可以至少是移动架21的顶部与料斗的外侧之间密封,也可以是移动架21的底部与料斗10的外侧之间也是密封,也可以是整个移动架的内侧与料斗10的外侧之间紧贴,达到密封。总之,只要能让移动架21移动进入接料空间31后,与料斗之间形成密封的结构,均属于我们的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57.同时,防尘罩22能至少覆盖住移动架21与接料空间31之间的间隙21a的顶部,也即能覆盖住间隙21a至少顶部的部分,从而将移动架21与接料空间31之间可能逸出污染的间隙封住,以防止逸尘从间隙顶部逸出。这里是防尘罩22能覆盖住间隙21a的至少顶部的部分,当然也可以防尘罩22切入间隙21a一定深度。
58.当然,这里移动架21是竖直移动,其他示例中,移动架21也可以是水平移动切入接料空间,同时移动架21也是同方向移动封住间隙21a的至少顶部的部分。
59.在一示例中,防尘罩22具有可折叠、可伸缩性,这样当防尘罩22受接料空间顶部31阻挡,将折叠或压缩,更好地覆盖住移动架21与接料空间31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21a,以此更能防止逸尘的逸出。
60.优选地,防尘罩22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更优选地,为布料、膜料或pu材料,这些材料能使得更容易实现上述的折叠或压缩。
61.图12为图11的中i处的放大图。
62.在一示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防尘罩22的下端还能部分填充到间隙中,例如当防尘罩22为柔性材料时,例如布料时,当因为接料空间31的顶部阻挡,将形成堆积下垂(如图12中的22a部分示意),从而能填充到间隙21a,这样,使得对该间隙21a的密封更好,从而能更好地防止卸料时产生的逸尘逸出。
63.图7为图2的爆炸图。
64.如图7中所示,在一示例中,移动架21环绕料斗10的外侧设置有侧壁21b,也即移动架21相对料斗10的外侧部分设置有侧壁21b,这样,当物料通过时,能被该侧壁21b阻挡,从而,一个是避免物料直接撞击到防尘罩22引起的防尘罩的损坏,一个是当防尘罩22为布料等柔性材料时,还能避免卸料中引起的微细尘从防尘罩22的布料本身具有的孔隙逸出。
65.在一示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防逸尘装置20还包括移动机构23,移动机构23用于移动移动架进行前述的竖直或水平的移动,优选地,移动机构23通过让移动架21沿着导轨移动或通过钢丝绳牵引移动移动架21。此时,优选地,让防尘罩22与移动架21固定连接,从而能随着移动架21的移动而移动。
66.图8为图7中i处的放大图;
67.图9为图7中ii处的放大图。
68.在一示例中,如图3、图6-图9所示,其中,移动机构2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台23a,每个滑台23a上又设置有能在滑台23a上相对移动的一对滑块23b,并且,每个滑台23b的两端分别对应一对滑轮23c,每个滑块23b与钢丝绳23d的一端连接,钢丝绳23d的另一端则绕过滑轮23c转向连接移动架21,如图9中,钢丝绳通过与固定在移动架21的四角的钢丝绳吊环21d连接而连接移动架21。此时,当滑台23a固定在移动架21的上方,则能通过竖直牵拉实现移动架21的竖直移动,而当滑台23a固定在移动架21的一侧,则能通过水平牵拉实现移动架21的水平移动。以竖直移动为例,说明移动机构23的工作机制:一对滑块23b在滑台23a上相向移动时,将拉动连接的钢丝绳23d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得钢丝绳23d向上拉起,带动移动架21向上移动,而当该一对滑块23b相背移动,则将让移动架21向下移动。
69.在一示例中,防逸尘装置20还包括:限位机构24,用于限制移动架21下移的位置,。
70.在一示例中,如图12所示,当移动支架21为竖直移动时,限位机构24包括第一限位块24a和第二限位块24b,第一限位块24a靠近料斗10的底部设置在料斗外侧,而第二限位块
24b靠近移动架21的顶部设置在移动架21面向料斗的侧面上,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进行前述的限制。
71.在一示例中,防逸尘装置20还包括支架部25,支架部25用于支撑固定料斗10和防尘罩20。
72.在一示例中,如图图5和7所示,支架部25具有第一支架25a和第二支架25b。
73.其中,第一支架25a设置在第二支架25b上,第一支架25a的上端固定支撑料斗10。
74.而第二支架25b设置在水平面上,例如地面上,第二支架25b具有前开口25c和顶部开口25d,前开口25c供移动工具30进入第二支架25的内侧,以对准料斗10的卸料出口所在位置,顶部开口25d供料斗10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架25的框架可以是围挡密封地,这样,可以进一步起到防尘作用。
75.在一示例中,移动机构20固定在第二支架25b上,例如图3中,固定在第二支架25b的横梁25c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4组滑轮23c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二支架25b的两边横梁四个角的下方,而在第二支架25b的相对的两个横梁下方的中间部分分别各自安装固定(焊接或螺栓联结都可以)两个滑台23b。
76.以上说明,并不限于实施例所举,凡是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实施例方案,均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