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21084发布日期:2022-08-20 05:5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


背景技术:

2.集装箱在生产时需要使用自动拨箱小车,用于进行集装箱运输,但是现有的拨箱小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些问题:
3.结构稳定性不好,小车在拨箱链基座上行走过程中,由于小车和拨箱链基座为瘦长条状,拨箱板为悬臂结构,容易低头带动拨箱小车发生倾斜,在拨箱小车倒车复位过程中,容易卡到箱角轮内,将箱角轮向反方向带回,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基座、拨箱链、小车顶板、拨箱板组件、小车链接和导轮组件,所述拨箱链安装在基座的内侧,所述拨箱链通过小车链接与小车顶板连接,所述导轮组件的底部贯穿小车顶板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拨箱板组件安装在小车顶板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拨箱板组件包括板体、板座、防护盖、转轴、锁定件和紧固件组成,所述转轴的外壁贯穿板体且与板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小车顶板连接有锁定件,所述板体与转轴之间连接有板座,所述板座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小车链接具体为链接封板,所述链接封板的顶部与小车顶板连接,所述链接封板的侧边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链接封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连接拨箱链的卡扣结构。
8.优选的:所述导轮组件包括内导轮组件和外导轮组件,所述内导轮组件和外导轮组件的底部均贯穿小车顶板。
9.优选的:所述内导轮组件包括内侧导轮座盖、内侧导轮轴承、内侧导轮座和内侧导轮本体组成,所述内侧导轮座盖的底部与内侧导轮座连接,所述内侧导轮座的内壁与内侧导轮轴承连接,所述内侧导轮轴承的内壁与内侧导轮本体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导轮组件包括外侧导轮轴、外侧紧固件、外侧锁紧件和外侧导轮本体组成,所述外侧导轮轴的外壁顶部与小车顶板之间通过外侧紧固件连接,所述外侧导轮轴的外壁贯穿小车顶板的位置通过外侧锁紧件连接,所述外壳导轮本体安装在外侧导轮轴的外壁底部位于小车顶板下方位置。
11.优选的:所述内侧导轮本体的底部贯穿顶板,所述外侧导轮本体和内侧导轮本体的外壁均与基座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小车顶板的顶部与板体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小车顶板上还安
装有用于板体复位的挡板挡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由改善后的基座、双卡扣链接封板、导轮组件共同保证了小车运行中的结构稳定性,小车在基座上行走过程中,防止板体低头带动小车发生倾斜,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左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链接封板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拨箱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导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00、基座;200、拨箱链;300、小车顶板;400、导轮组件;410、内侧导轮座盖;420、内侧导轮轴承;430、内侧导轮座;440、内侧导轮本体;450、外侧导轮轴;460、外侧紧固件;470、外侧锁紧件;480、外侧导轮本体;500、拨箱板组件;510、板体;520、板座;530、防护盖;540、转轴;550、锁定件;560、紧固件;600、链接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6,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新型自动拨箱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基座100、拨箱链200、小车顶板300、拨箱板组件500、小车链接和导轮组件400,所述拨箱链200安装在基座100的内侧,所述拨箱链200通过小车链接与小车顶板300连接,所述导轮组件400的底部贯穿小车顶板300与基座100转动连接,所述拨箱板组件500安装在小车顶板300的顶部。
26.所述拨箱板组件500包括板体510、板座520、防护盖530、转轴540、锁定件550和紧固件560组成,所述转轴540的外壁贯穿板体510且与板体51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40的底部贯穿小车顶板300连接有锁定件550,所述板体510与转轴540之间连接有板座520,所述板座520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盖530,所述防护盖530的顶部安装有紧固件560,所述紧固件560与转轴54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小车顶板300的顶部与板体510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小车顶板300上还安装有用于板体510复位的挡板挡块;拨箱板组成用于配合外部箱角轮实现拨箱的目的,采用自动复位结构,提高智能化程度,同时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27.所述小车链接具体为链接封板600,所述链接封板600的顶部与小车顶板300连接,所述链接封板600的侧边与基座100固定连接,所述链接封板600的底部安装有用于连接拨
箱链200的卡扣结构;采用双卡扣结构,有效防止拨箱过程中的小车跳动,同时有效的防止脱钩的问题发生。
28.所述导轮组件400包括内导轮组件400和外导轮组件400,所述内导轮组件400和外导轮组件400的底部均贯穿小车顶板300。所述内导轮组件400包括内侧导轮座盖410、内侧导轮轴承420、内侧导轮座430和内侧导轮本体440组成,所述内侧导轮座盖410的底部与内侧导轮座430连接,所述内侧导轮座430的内壁与内侧导轮轴承420连接,所述内侧导轮轴承420的内壁与内侧导轮本体440连接。所述外导轮组件400包括外侧导轮轴450、外侧紧固件460、外侧锁紧件470和外侧导轮本体480组成,所述外侧导轮轴450的外壁顶部与小车顶板300之间通过外侧紧固件460连接,所述外侧导轮轴450的外壁贯穿小车顶板300的位置通过外侧锁紧件470连接,所述外壳导轮本体安装在外侧导轮轴450的外壁底部位于小车顶板300下方位置。所述内侧导轮本体440的底部贯穿顶板,所述外侧导轮本体480和内侧导轮本体440的外壁均与基座100转动连接;导轮组件400用于配合基座100实现小车顶板300的移动,同时防止拨箱链200的干涉,有效的提高了小车本体的运行稳定性。
29.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将板体510外接箱角轮,按下拨箱按钮后,拨箱链200通过外部驱动结构驱动带动链接封板600,从而带动小车本体向箱体移动方向运行,带动箱角轮向前滚动,到位后,小车触发行程开关,拨箱链200带动小车本体返回原位置,拨板挡块和复位弹簧保证板体510碰到下一台箱角轮时自动复位,在小车顶板300移动的同时导轮组件400对顶板的移动进行导向和支撑,防止倾斜。
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