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多功能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8733发布日期:2022-08-24 11: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连接板(2),所述外壳体(1)和连接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杆(7)和连接杆(9),所述外壳体(1)朝向连接板(2)的端面安装有导线机构(3)和角度监测机构(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9)和电机二(20),所述外壳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盘支架(15),所述线盘支架(15)上适配安装有线盘(16),所述电机二(20)通过联轴器(5)传动连接丝杠(6),所述丝杠(6)螺纹连接有滑座(8)且滑座(8)滑动连接导杆(7),所述丝杠(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上的轴承座(18),所述电机一(19)的输出轴适配插接鱼线圈安装架(13)的一端,所述鱼线圈安装架(13)的另一端适配插接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上的球铰(17),所述鱼线圈安装架(13)的外侧套装有鱼线圈(14),所述鱼线圈(14)的侧面插装有大头针(12),所述外壳体(1)和连接板(2)之间安装有手动监测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和连接板(2)的底面相平齐,所述滑座(8)的侧面上下相邻贯通开设有出线孔一(81)和出线孔二(82),所述鱼线圈安装架(13)的轴线平行于丝杠(6)和导杆(7)的轴线,所述鱼线圈(14)与鱼线圈安装架(13)之间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机构(3)包括结构相同的夹线器一(31)和夹线器二(32),以及结构相同的引线圈一(33)和引线圈二(34),所述夹线器一(31)和夹线器二(32)左右相邻固定安装在角度监测机构(4)上方的外壳体(1)的侧面,所述引线圈一(33)和引线圈二(34)左右相邻固定安装在夹线器一(31)、夹线器二(32)上方的外壳体(1)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监测机构(4)包括编码器(41)和滑轮(42),所述编码器(41)的壳体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上且编码器(4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滑轮(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针(12)的数量与鱼线圈(14)的数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线圈安装架(13)包括主杆体(131),所述主杆体(131)的一端开设有滑动连接电机一(19)输出轴的滑动槽(132),所述主杆体(131)的侧面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外螺杆把手(133)的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的底端垂直贯通滑动槽(132)的一侧,所述主杆体(131)朝向滑动槽(132)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限位板(134),所述主杆体(1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135),所述插接杆(135)适配插接球铰(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监测机构(10)包括滑轨(101)、色标尺(102)和光电传感器(107),所述滑轨(101)、色标尺(10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连接座(103),所述滑轨(101)、色标尺(102)两端的连接座(1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外壳体(1)和连接板(2),所述光电传感器(107)固定安装在滑动块(104)朝向色标尺(102)的端面上,所述滑动块(104)滑动安装在滑轨(101)中,所述滑动块(104)朝向色标尺(10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5),所述固定板(105)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尺(106),所述转动尺(106)为扁平的方形杆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标尺(102)穿过光电传感器(107)的u型槽,所述滑轨(101)和色标尺(102)相互平行安装,所述色标尺(102)朝向
光电传感器(107)发射端的端面设有色标(108),所述色标(108)中相邻的刻度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一个鱼线圈(14)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控多功能绕线机,包括外壳体和连接板,外壳体和连接板之间安装有导杆、连接杆和手动监测机构,外壳体外侧安装有导线机构、角度监测机构、控制器和线盘支架,外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机一和电机二,线盘支架上安装有线盘,电机二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丝杠,丝杠螺纹连接滑座且滑座滑动连接导杆,丝杠另一端转动连接轴承座,电机一的输出轴插接鱼线圈安装架一端,鱼线圈安装架另一端插接球铰,鱼线圈安装架外侧套装的鱼线圈的侧面插装有大头针,滑座可前后移动,在角度监测机构的信号反馈下将线材自动缠绕在单个或多个鱼线圈上,实现连续化及多功能的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需求。降低劳动力需求。降低劳动力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剑秋
技术研发日:2022.05.23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