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底罩的合成树脂制的坛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39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底罩的合成树脂制的坛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轴延伸吹塑成型合成树脂制的耐热、耐压坛状容器,特别涉及在为提高其耐压性而制成半球形壳体的底部上,通过结合固定一提供脚部分的底罩、而构成的耐热、耐压坛状容器。
用作盛放碳酸饮料的坛状容器,双轴延伸成型的合成树脂制的坛状体已被大量采用。特别由于聚乙烯对酞酸盐树脂制的双轴延伸吹塑成型的坛状容器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大量利用。
作为合成树脂制耐压坛状容器之一,为了能以较少的材料获得较高的耐压性,已制成有把坛状容器本体的底部形成半球状壳体形状的。但从其构造已很清楚,由于此坛状容器本体不具有能靠自身立起的功能,故在坛状容器本体的底部结合固定有一个提供脚部分的、作成有底筒形状的底罩。
此外,为了使这种坛状容器能对注入或充填其内部的溶液的热充分发挥其耐热性,已通过热定型等措施使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在向此坛状容器内充填混合果汁成分或乳成分或其它成分的碳酸饮料(以下简称混合碳酸饮料)的场合,首先使此碳酸饮料充填在坛状容器内,然后把此坛状容器密封起来。其后,为了完成内装溶液的灭菌,而把热水以喷淋状提供给坛状容器外表面,或把坛状容器浸渍在热水中一定时间,依靠此热水的热量来加热内装的溶液。
为了达到使盛放在此坛状容器本体内的溶液可靠且有效地受到热水的加热灭菌,要使热水能进入底罩内,使被底罩复盖起来的容器底部外表面也能和坛状容器本体其它外表面同样地和热水接触,而形成有一个能使热水进入到坛状容器本体底部和底罩间形成的空间内的通口。若用热水对其内装溶液进行灭菌处理,从作业的连续性和成批处理的观点来看,一般采用着向坛状容器的外表面以喷淋状提供热水的方式。因此,为了能使经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流下的热水容易流入坛状容器本体底部和底罩间的空间,上述通口是由形成在底罩开口部和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
这样,通过在底罩和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间形成的间隙构成通口,具有能使以喷淋状提供,且从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流下的热水,在和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流下,并通过此间隙极顺利而可靠地流入坛状容器本体底部和底罩间的空间内,同时,还能以极简单方式形成通口的优点。
然而,当为了保护盛放其内的混合碳酸饮料和显示其内容,和进而为了坛状容器的装饰,而把用合成树脂制的热收缩性薄膜形成的热压标记卷绕复盖结合在盛放混合碳酸饮料的坛状容器筒体外表面上的场合,为防止此卷绕结合的热压标记从坛状容器本体上被拉掉,而在坛状容器本体上形成凸条或阶梯部分,且使其与本体形成一体。由于至少要把防止此热压标记被拉掉用的凸条或阶梯中的一方设置在作为坛状容器本体和其底部交界部分的筒体部下端,而使其位于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和底罩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上方。
这样,当使此凸条或阶梯位于间隙的正上方时,使和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一面接触而流下的热水在通过此凸条或阶梯之际,从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上浮起,而难于流入位于正下方的间隙内,从而存在不能使坛状容器本体底部充分得到加热的问题。
特别在为防止热压标记从坛状容器本体被拉掉而使其由上方缩小了直径的肩部和在筒体部下端形成的阶梯部构成场合,使卷绕结合在坛状容器本体上的热压标记的下端位于比阶梯部还低的位置,使作为通口的间隙因热压标记而被堵塞。因此,使得向坛状容器上结合热压标记的工序要在内装溶液灭菌处理后,也即不能在容器制造厂进行,而必需在商品制造厂进行。因而不仅使商品制造厂的作业工序增多,而且有必要设置为进行结合热压标记的新设备,从而产生使商品单价无故增高等不适当情况。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传统技术中存在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能使和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一面接触而流下的热水可靠且顺利地流入作为通口的间隙的同时,还能使热水确实流入间隙且和热压标记的有无没有关系。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坛状容器在于必须是把提供脚部分的、制成有底筒状体的底罩结合在坛状容器本体的呈半球壳状膨胀出的底部上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坛状容器;通过设置防止热压标记被拉掉用的阶梯部,而把坛状容器本体的筒体部的下部直径缩小;在底部上端部外周面和底罩筒壁上端开口部内周面间形成作为通口的间隙;在底罩的底壁上开口形成使流入此底罩内的热水排出的排出口;在阶梯部和已结合在一起的底罩的上端边缘之间设置间隔,使因阶梯部存在而浮起的热水能无阻挡地流入间隙。
形成间隙的最好方式,是在底罩筒体壁内周表面上沿纵向设置多根凸条,但并不限定于此结构。希望使阶梯部的阶段差和底部上端部外周面与底罩开口部外周面间的间隔距离的值大致相等。最好是把阶梯部按照使从坛状容器本体表面流下的热水不会从该坛状容器本体表面太大浮起那样的倾斜角度而形成倾斜面。把热压标记下端位置设置在间隔的范围内是有效的。
当向装有混合碳酸饮料且密封住的坛状容器喷淋热水时,附着在容器本体外表面上的热水一面对此容器本体加热,一面因自重与容器本体外表面接触同时而流下。当从容器本体外表面流下的热水通过阶梯部之际,因下流时的一般力量而具有从容器本体外表面上浮起的倾向。使在此阶梯部和形成间隙的底罩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也就是使形成的间隔恰好能使正在浮起的热水因其自身所持有的对容器本体外表面的附着力而反回到容器本体的外表面上。因此,使从容器本体外表面流下的热水在通过阶梯部后,又再次在和容器本体外表面相接触状态下到达间隙。
由于是在容器本体外表面和底罩开口部内表面间形成作为通口的间隙,使在和容器本体外表面相接触状态下流下的热水直接流入间隙内,而后在和容器本体外表面接触状态下流入底罩内。
由于流入底罩内的热水能依次从排出口被排出,因此可能经常有新的高温热水流入底罩,因此能高效地完成用热水对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
也就是由于在以喷淋状向容器本体外表面供给的热水在到达作为其流入的最终点的容器本体底部下端为止期间能始终保持和容器本体外表面接触,从而能对容器本体全部外表面直接进行加热。特别是由于是在容器本体外表面和底罩开口部内周表面间形成间隙的同时,还在形成此间隙的底罩上端和阶梯部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使通过此间隙的热水能顺利流入底罩内,据此能可靠且有效地进行用热水对坛状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
对附图作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整体的正视图,其中表示了底罩的纵半剖面,图2为图1所示坛状容器主体和底罩的结合部分放大纵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底罩的仰视图,图4为沿图1中的Ⅹ-Ⅹ线的剖面图。
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坛状容器主体1具有圆柱筒形状的筒体部2。在该筒体部2的下端部具有缩小直径的阶梯部4。在该筒体部2的下端部还具有相连设置的呈半球壳体状膨胀出的底部3。在筒体部2的上端通过呈球锥面形状的肩部5相连设置有其外周面上压有螺纹状的口部6。
底罩7具有有底圆筒形状,且被嵌装结合在底部3上。该底罩7具有圆筒状的筒壁8,使该筒壁8的外径和筒体部2的外径相等。在该筒壁8的下端相连设置有底壁10。在筒壁8的内周表面上,从筒壁8的上端向下端设置多根纵长的凸条9。使该凸条9的突出高度和间隙k的开口宽度相等。把底壁10中和筒壁8的下端部相连接的宽度微小的一周端缘部分作为脚部分,且形成从此脚部分的内周端部上升的脚筒部11,把位于此脚筒部11和底壁10中央部之间的倾斜的壁部分作为和底部3接触固定的支承壁部12。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用热熔粘接剂把底部3和支承壁12之间的四处加以粘接。热熔粘接剂层12′具有厚度,因此,在底部3和支承壁12之间设有空隙,从而能使热水流至底壁10的中央部。在脚部分和底壁中央部分上形成排出口1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分别在脚部分上形成三个,和在底壁10中央部分上形成一个这样的排出口。
由于把筒壁8的外径设计成和筒体部2的外径相等,从而使坛状容器整体外观形状简单化的同时,在进行使容器相邻竖立排列时能使容器的竖立姿势稳定。此外,由于用凸条9形成间隙k因此能够把作为开口部的间隙k的开口面积做得大的同时,还能把让热水一面接触而流下的坛状容器本体1的外表面直接作为构成间隙k的一个面,因而能使流下的热水比较顺利地向间隙k内趟入。
由于把阶梯部4相对坛状容器本体1的中心轴方向的倾斜角度设计成较小的值(大致为20-30°左右),从而能使经坛状容器本体外表面流下的热水在阶梯部4的浮起抑制到很小程度,因此能确保热水向间隙k内流入。
由于在底罩7的上端和阶梯部4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t,能使卷绕复盖在筒体部2上的热压标记的下端位于此间隔t的范围之内,这样通过使热压标记的下端位于间隔t的范围内,能使热压标记的存在不会给热水流入间隙k制造障碍。因此,允许在容器制造厂进行把热压标记安放到坛状容器上的作业,从而已不再需要在商品制造厂设置本专业外的作业和设备。
本发明由于如上述那样构成,因而具有以下的效果。
由于能可靠两顺利地使以喷淋状向坛状容器外表面提供的热水通过间隙向容器本体底部外表面流下,从而能使其内装的溶液确实且良好地得到加热灭菌。
由于能使卷绕复盖在坛状容器本体上的热压标记的下端位于阶梯部和底罩上端的间隔范围内,因此结合后的热压标记不会对热水向间隔流入产生障碍。
由于能在容器制造厂进行对坛状容器的热压标记的结合作业,因而在商品制造厂已不再需要本专业外的操作和设备,因此,能降低商品单价的同时,还能获得品质优良的商品。
由于能使坛状容器的外观形状简单化的同时,还能使坛状容器在运送过程中相邻竖立的姿势稳定,从而能安全地完成向内充填溶液的操作和进行灭菌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底罩7的合成树脂制的坛状容器,该底罩作成有底筒形状,向坛状容器本体1的呈半球壳状膨胀出的底部3提供脚部分,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防止热压标记被拉掉用的阶梯部4而使上述坛状容器本体1的筒体部分2的下部直径缩小,在上述底部3的上端部外周表面和上述底罩7的筒壁8的上端开口部内周表面间形成作为通口的间隙k;在上述底罩7的底壁10上开口形成使流入该底罩7内的热水排出的排出口13;进而在上述阶梯部分4和已结合形成一体的底罩7的上端边缘间设置间隔t,从而能使因上述阶梯部4的存在而浮起的热水天阻碍地流入间隙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坛状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底罩7的筒壁8内周表面上沿纵向设置多根凸条9而形成间隙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坛状容器,其特征在于使阶梯部4的阶段差和底部3的上端部外周表面和底罩7开口部外周表面间的间隔的数值大致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坛状容器,其特征在于使阶梯部4能以使从坛状容器本体1的表面流下的热水不致于从该容器本体1的表面过分浮起程度的倾斜角度形成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坛状容器,其特征在于使热压标记的标记下限位置位于间隔t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罩坛状容器,具有筒体部的容器本体和呈半球壳状膨胀出的底,在底部上结合有能提供脚部分的有底筒体的底罩。使容器筒体部下部直径缩小而形成防止热压标记被拉掉的阶梯部。在底部的上端部外周表面和底罩的筒壁上端开口部内周面间形成用作通口的间隙。在底罩底壁上形成使流入罩内热水排出的排出口。在阶梯部和底罩的上端边缘间留有间隙,据此使因存在阶梯部而浮起的热水无阻碍的流入间隙。
文档编号B65D23/00GK1045374SQ9010130
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9日
发明者林善明 申请人:吉野工业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