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饮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534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塑饮料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全塑饮料罐,特别是一种可用吸管插入的全塑饮料罐。
现在市埸上使用最多的是金属饮料罐,金属饮料罐具有刚性好,制作工艺成熟等众多优点,但是,金属饮料罐制作成本高,直接影响着饮料的销售。为了降低饮料罐的制作成本,人们提出了各种全部用塑料制成的饮料罐。中国专利CN2051969和CN2046487公开的塑料饮料罐都是设有易拉口的全塑饮料罐,这类饮料罐成本低,重量轻,不失为一种新型的饮料罐。但是,在塑料罐上制作易拉口的工艺不易控制,如果易拉口偏深,在罐装饮料的生产工艺中就难以承受高温灭菌以及运输中挤压的考验,如果易拉口偏浅,将不易被拉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全塑饮料罐在制作工艺以及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具有新的结构的全塑饮料罐。该饮料罐制作工艺性好,一次成形,能安全承受饮料生产、运输中的各种正常压力,饮用饮料方便,与同样形状的金属饮料罐相比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全塑饮料罐,包括有罐体(4)和罐体底部的饮料注入口(5),在罐体顶部有一个由一环形凹槽(1)相连的凸台(2),凸台顶部为可用吸管插入的吸管插入孔(3),吸管插入孔厚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而以0.1毫米-0.15毫米为最佳;饮料罐体包括环形凹槽、凸台厚度至少为0.4毫米,而以0.4毫米-0.6毫米为最佳;环形凹槽深度至少为1毫米;该饮料罐采用无毒食品级塑料制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基本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于在罐体顶部有一个由一环形凹槽(1)相连的凸台(2),凸台顶部为可用吸管插入的吸管插入孔(3),凸台主要承担了由于吸管插入所产生的压力,使得较薄的罐顶具有较强的承受力。吸管插入孔厚度较薄,其厚度既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吸管也可将其刺破并插入。吸管插入孔的大小,可根据吸管直径的不同而设计出不同尺寸的吸管插入孔。由于吸管插入孔的面积较小,在生产工艺上控制较小面积的厚度相对要容易一些,在制作工艺上,整个罐体可以采用一次性模具成形,制作比较简单。该饮罐采用无毒食品级塑料制成,特别适用于各种果汁饮料的包装,全塑饮料罐用于酸性饮料还可延长其保质期。整个罐体全部采用塑料制成,自身重量很轻,使用这种饮料罐可以大大减少运输量,相同形状的全塑饮料罐体与金属饮料罐体相比,成本仅为金属罐的25%。塑料饮料罐使用比较方便且卫生,饮用饮料时只要用吸管刺破吸管插入孔,并插入饮料罐,即可饮用。
实施例附


图1为全塑饮料罐主视图(1)凹槽、(2)凸台、(3)吸管插入孔、(4)罐体、(5)饮料注入口。
全塑饮料罐,罐体(4)和罐体底部的饮料注入口(5),在罐体顶部有一个由一环形凹槽(1)相连的凸台(2),凸台顶部为可用吸管插入的直径为3毫米的吸管插入孔(3),吸管插入孔厚度为0.1毫米-0.15毫米,饮料罐体包括凹槽、凸台厚度为0.4毫米-0.6毫米,环形槽深度为2毫米,在罐底部设有一个饮料注入口(5),当饮料注入后,该注入口热合密封。该饮罐采用无毒食品级塑料制成。饮料罐经外包装,可以得到与金属饮料罐相同的外观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全塑饮料罐,包括有罐体(4)和罐体底部的饮料注入口(5),其特征在于,在罐体顶部有一个由一环形凹槽(1)相连的凸台(2),凸台顶部为可用吸管插入的吸管插入孔(3),吸管插入孔厚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饮料罐体包括环形凹槽、凸台厚度至少为0.4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饮料罐,其特在于环形凹槽深度至少为1毫米,吸管插入孔厚度0.1毫米-0.15毫米,饮料罐体包括凹槽、凸台厚度为0.4毫米-0.6毫米。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全塑饮料罐,其特征在于该饮罐采用无毒食品级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全塑饮料罐,包括有罐体(4)和罐体底部的饮料注入口(5),在罐体顶部有一个由一环形凹槽(1)相连的凸台(2),凸台顶部为可用吸管插入的吸管插入孔(3),吸管插入孔厚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而以0.1毫米—0.15毫米为最佳;饮料罐体包括环形凹槽、凸台厚度至少为0.4毫米,而以0.4毫米—0.6毫米为最佳;环形凹槽深度至少为1毫米;该饮料罐采用无毒食品级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B65D1/20GK2201345SQ9420478
公开日1995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17日
发明者张瑞琥 申请人:云南王国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