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011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物流(logistics)及储存系统的技术领域。
[0002]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系统,该储存系统包括储存单元的第一格栅结构,每个储存单元均布置成用于容纳竖直堆叠的储存箱,所述第一格栅结构具有顶部水平面。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车辆和箱升降装置,该第一车辆布置成在第一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水平移动,该箱升降装置布置成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与输送站之间的竖直方向上对箱进行输送。第一车辆还布置成从处于第一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的储存单元接受储存箱,并将该储存箱传送至箱升降装置。此外,箱升降装置布置成从第一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的车辆接受箱,并将该箱传送至输送站。
【背景技术】
[0003]申请人的已知自动化储存系统是介绍中提及的类型的储存系统。该自动化储存系统包括三维储存格栅,该三维储存格栅包含在彼此顶部堆叠至某一高度的储存箱。储存格栅构造成通过顶部轨道相互连接的铝制柱体。大量的车辆或机器人被布置在顶部轨道上。每个车辆均装配有升降机用以对储存在储存格栅中的箱进行拾取、移动以及放置。
[0004]图1中示出了【背景技术】中的此类储存系统。储存系统10包括格栅结构20的储存单元。每个单元均被布置成用于容纳竖直堆叠的储存箱30。格栅结构具有顶部水平面。
[0005]储存系统10还包括车辆40,该车辆40被布置成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移动并且还被布置成从位于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的储存单元接收箱。如示出的,储存系统10可包括多个这种类型的车辆40。
[0006]储存系统10还包括箱升降装置50。箱升降装置50被布置成在第一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接收来自第一车辆40的箱,并在竖直方向上将所述箱向下传送至输送站或埠(port)60。如示出的,储存系统10可包括多个这种类型的升降装置50和埠60。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性能、容量、空间利用率和灵活性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上改进的储存系统。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已在专利权利要求中限定。
[0009]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介绍中阐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位于与第一格栅结构不同的竖直水平面上的储存单元的第二格栅结构,以及第二车辆,第二车辆被布置成在第二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水平移动,第二车辆还被布置成在第二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接收来自储存单元的储存箱,并将所述储存箱输送至箱升降装置。箱升降装置还被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在第一格栅结构与第二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之间传送箱。
[0010]参考附图,下文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可能的特征,其中包括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方面、结构以及操作。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件。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根据【背景技术】的储存系统的局部切去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2]图2是示出了储存系统的特定方面的局部切去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3]图3是示出了储存系统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侧视图;
[0014]图4是示出了箱升降装置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5]图5是示出了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处的箱升降装置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6]图6是示出了在中间格栅结构的顶部处的箱升降装置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7]图7是示出了箱升降装置和输送站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8]图8是示出了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处的双箱升降装置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9]图9是示出了双箱升降装置和两个输送站的特定方面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0]图10是示出了储存系统部件之间的网络通信原理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是根据【背景技术】的储存系统的局部切去的示意性立体图,已经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引用了该图。
[0022]图2是示出了储存系统的特定方面的局部切去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3]储存系统包括布置在上层80上的第一上部格栅结构的储存单元。每个储存单元均布置成用于容纳竖直堆叠的储存箱。第一格栅结构具有顶部水平面20。
[0024]第一车辆40布置成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0处移动并布置成在顶部水平面20处接收来自储存单元的储存箱。如由图2示出的,可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0处布置多个这样的车辆。
[0025]在该系统中布置至少一个竖直箱升降装置。一个这样的箱升降装置已在56处示出。该箱升降装置布置成接收来自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0上的车辆的箱,并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将该箱向下传送至输送站66,在该实例中,该输送站布置在储存系统所安装的建筑物中的地面层(ground floor,底层,第一层)处。格栅间箱升降装置56布置成将箱输送至布置在地面层26上的输送站66的操作员。输送站66还可接收来自操作员的箱,并将该箱输送至格栅间箱升降装置56。
[0026]储存系统还包括储存单元的位于与第一格栅结构不同的竖直水平面处的下部格栅结构。在该实例中,下部格栅结构具有顶部水平面22并且该下部格栅结构布置在上部格栅结构下方。下部格栅结构可例如为主储存格栅结构。
[0027]先前描述的类型的车辆布置成在上部格栅结构与下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移动。每个车辆均布置成接受来自在各自的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的储存单元的储存箱。
[0028]每个格栅间箱升降装置(比如格栅间箱升降装置56)均布置成接受来自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的车辆的储存箱,并将该储存箱在竖直方向上传送至下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格栅间箱升降装置56还布置成将储存箱在竖直方向上传送至输送站66。
[0029]格栅间箱升降装置56还布置成接收来自在下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2处的车辆的储存箱,并将该储存箱在竖直方向上传送至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0。
[0030]该系统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的格栅间箱升降装置,该格栅间箱升降装置不必与输送站连接,并且该格栅间箱升降装置布置成在上部或下部格栅结构中的任一个的顶部水平面处接收来自车辆的储存箱,并将储存箱在竖直方向上传送至上部格栅结构或下部格栅结构中的任一个的顶部水平面。
[0031]该系统还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箱升降装置,这些箱升降装置不在不同水平面的格栅之间延伸(即,不是格栅间箱升降装置),而仅提供从一个特定的格栅至输送站的通路。
[0032]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下部格栅结构在比输送站66更高的竖直水平面上,箱升降装置(比如箱升降装置56)的每个均连接至输送站66,该输送站布置在最低的格栅结构的下方。然而,可选地或另外,可将任意数量的箱升降装置连接至输送站,该输送站安装在任一格栅结构水高度的格栅结构的任意侧部上。输送站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位于最上方格栅结构的顶部的上方的水平面上。
[0033]当车辆将储存箱输送至箱升降机时,箱升降机将箱与先前使用的箱交换,并且该车辆将该箱运回至储存位置。
[0034]储存系统还可包括额外的车辆,该额外的车辆布置成在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0处移动,并布置成在该上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接收来自储存单元的储存箱。
[0035]储存系统还可包括额外的车辆,该额外的车辆布置成在下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22处移动,并布置成在下部格栅结构的顶部水平面处接收来自储存单元的储存箱。
[0036]每个车辆通常均具有两组(对)车轮,车轮使车辆能够在每个格栅结构20、22的顶部上沿两条轴线延伸的轨道上水平移动。轴线可为相互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