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夹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56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安全的夹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提升装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在吊梁中的夹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吊梁用于承载笨重且沉的负载。其应确保负载和操作者的安全。然而,目前安全系统基本为主动式的,即,其需要操作者的主动参与,因此该安全系统遭受人为误差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解决上述的所有或部分问题,尤其适用于确保最大的被动安全性。
[0004]根据本发明,这种用于提升和/或移置负载的吊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吊梁装置包括:
[0005]-纵向定位的下梁;
[0006]-在所述下梁上方纵向定位的上梁;
[0007]-用于允许所述梁相对于彼此竖向滑动的装置;
[0008]-用于将所述梁布置成彼此靠近且可释放地接合的装置;以及
[0009]-在所述吊梁装置的纵向端部处的用于夹取所述负载的夹取系统中的一者,
[0010]所述夹取装置
[0011]-当所述梁彼此接合时被维持在打开位置,
[0012]-当接合装置被释放时呈现关闭位置。
[0013]用于将梁布置成彼此靠近且可释放地接合的装置优选地包括直角回转装置,直角回转装置刚性地附接至梁中的一者并且包括在自由端部处形成的凹形楔,所述凹形楔设置成与另一个梁的长椭圆形窗口接合。
[001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下梁的每个纵向端部支撑横向桁梁,夹取系统在所述桁梁的端部中的每一者处连接成绕纵向轴线转动,每个夹取系统包括:
[0015]-近端部分,近端部分形成配重;
[0016]-远端部分,远端部分形成用于接合负载的装置,远端部分优选地是吊钩形状;
[0017]-吊索,吊索穿过第一端部附接至配重以及穿过第二端部附接至上梁,
[0018]-吊索的尺寸设置成在关闭位置张紧以及在打开位置放松。
[0019]在第二实施方式,该装置的纵向端部中的每一者包括夹取系统,系统中的每一者包括:
[0020]-滑块,所述滑块附接至所述梁中的一者,优选地附接至下梁,并且所述滑块相对于另一个梁,优选地相对于所述上梁竖向可滑动地安装;
[0021]-导引件,导引件形成相对于另一个梁固定的每个臂的第一端部的导引导轨;
[0022]-两个臂(62),两个臂相对于竖向纵向平面(P60)彼此对称地安装,
[0023]-每个臂的第一端部设置成被所述导轨导引;
[0024]-每个臂的第二端部形成用于负载的接合装置,第二端部优选地是吊钩形状;
[0025]-每个臂在中间点连接成相对于所述滑块而转动,
[0026]导轨包括导引区域,导引区域设计成当滑块相对于另一个梁滑动时,使臂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摆动。有利地,导轨包括另一导引区域,在该另一导引区域中,所述臂维持在其关闭位置。
【附图说明】
[0027]参照附图,下文将描述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实施方式和替代性实施方式,其中:
[002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在要移置的罐上定位在敞开位置处的吊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9]图2是单独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吊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0]图3是用于图1的吊梁的示出为敞开的夹取装置的视图;
[0031]图4是图3的与罐接合的示出为关闭的夹取装置;
[0032]图5是用于图2的吊梁的示出为敞开的夹取装置的视图;
[0033]图6是图5的示出为关闭的夹取装置的视图;
[0034]图7是图6的示出了安全系统的细节图;
[0035]图8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处在锁定位置的吊梁的直角回转装置的总图;
[0036]图9示出图8的孤立中的直角回转装置的部分截面图;以及
[0037]图10是图9的示出了直角回转装置的操作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吊梁10的第一实施方式。
[0039]吊梁10关于竖向纵向平面PlO基本对称;吊梁10也关于垂直于纵向对称平面PlO的横向竖向平面对称。
[0040]吊梁10包括下梁11和上梁12。梁11、12为箱形梁;梁11、12在吊梁的整个长度上基本纵向延伸,一个12在另一个11上方?’梁11、12基本彼此平行。下梁11的每个端部13支承横向桁梁14,横向桁梁14包括两个板状的颊件15,颊件15彼此纵向地间隔开间距16。夹取系统17在桁梁14的每个端部处连接成绕纵向轴线X17转动。
[0041]吊梁10通过在图中由箭头V表示的提升装置操纵;这些提升装置可以是起重机或桥式起重机,这些提升装置通过吊钩和/或升降索套附接至上梁12。
[0042]如具体在图3和图4中所示,夹取系统17包括相对于纵向对称平面Pl形成了配重21的近端部分和形成了吊钩22的远端部分。在图1的示例中,吊梁10被使用于提升罐23。罐23配备有竖向加强板24,在竖向加强板24中制成有孔口 25。每个吊钩17设置成与相应的孔口 25接合。上梁12包括孔眼26,孔眼26在每个配重21的上方基本横向地延伸。相应的吊索27穿过第一端部附接至配重21以及穿过第二端部附接至孔眼26。
[0043]吊梁10还包括用于将上梁12和下梁11彼此接合的装置30。吊梁10在其每个端部的附近还包括导引件31,导引件31设计成确保梁11、12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12、11的竖向导引。
[0044]如具体在图8至图10中所示,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接合装置30包括所谓的直角回转装置31,直角回转装置31从上梁12向下延伸并且设置成用于与形成在下梁11的上脚部33中的长椭圆形(oblong)窗口接合。
[0045]直角回转装置31显著地包括:滑块34、下齿35和上齿36。每组齿35、36形成在相应中空圆柱体37、38的边缘上;圆柱体同轴地定位成使得齿彼此对置。对两个齿而言都相同,每个齿39沿旋转的方向包括竖向前部41和围绕尖端42的斜坡部43。每组齿定位成使得一组齿中的一个齿39的尖端面向另一组齿中的齿的斜坡部。支承这些组的齿的圆柱体一组地安装在圆筒形套筒40中并且与该套筒一起相对于上梁12形成直角回转装置的固定部分。
[0046]滑块34设置成在支承这些组的齿35、36的圆柱体37、38中轴向滑动。滑块34的下端部由长椭圆形的凹形楔51形成,凹形楔51设置成与下梁11的长椭圆形窗口 32配合。除了凹形楔51以外,从底到顶,滑块包括:圆筒形销52、盘状抵接件53、以及在支承该组的齿的圆柱体中可滑动地安装的圆筒形杆54。滑块还包括从杆54径向延伸的键55。滑块因而形成能够在固定部分37、38、40中上下移动的可移动轴。
[0047]凹形楔51的长椭圆形形状使得:
[0048]-当凹形楔纵向定位时,其可以穿过下梁的窗口32,以及
[0049]-如图8所示,当凹形楔横向定位时,其不能穿过下梁的窗口32。
[0050]销52的直径D52使得销可以在下梁11的窗口 32中滑动。抵接件53的直径D53大于下梁11的窗口 32的宽度L32,使得滑块34除了销52以外不能穿透到梁中。
[0051]图10示出直角回转装置30的通过假设装置处在图8所示的所谓锁定位置的操作。在该锁定位置,凹形楔51在下梁11内处在横向位置;因此,支承直角回转装置的上梁12与下梁11接合。上下梁之间的距离LP则为第一值LP = LPl。键55在上组齿36的两个齿之间处在位置55A。如图1和图3中所示,吊索27放松;夹取系统处于打开位置;只要梁11、12通过直角回转装置保持彼此接合,则夹取系统保持在打开位置。
[0052]当提升装置V提升上梁12时,固定部分37、38、40与上梁向上移动,直到键在面向位置55A的斜坡43的顶处呈现与下组齿35接触的位置为止。当上梁继续向上移动时,由键55施加在下组齿上的压力使键移置,直到键呈现抵接下齿的前面41的位置55C,同时迫使滑块34在固定部分中旋转八分之一圈。
[0053]提升装置V随后使上梁12再次向下移动,固定部分37、38、40与上梁向下移动,同时盘53将抵接下梁,直到键在面向位置55C的斜坡43的底部呈现与上组齿36接触的位置5?为止。当上梁继续其向下移动时,由键55施加在上组齿上的压力使键移置,直到键呈现抵接下一个齿的前面41的位置55E为止,同时,从而迫使滑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