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用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7613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微波炉用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炉用容器,其具有一种能够更好地防止内容物向外泄露的结构,在该容器中,蒸汽能够被引导至事先设置好的蒸汽排出部从而被排向外部。微波炉用容器(10)包括,容器主体(20),在其上部具有开口(21);凸缘部(22),其形成为从容器主体(20)的开口(21)向外侧延伸;第一热熔接部(23A),其形成于凸缘部(22)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中除了蒸汽排出部(25)以外的部分,用于热熔接到封堵上述开口(21)的薄膜状的盖体(50)上;第二热熔接部(23B),其被设置于第一热熔接部(23A)的内周侧,以形成凹陷部(26),用于与盖体(50)进行热熔接。
【专利说明】
微波炉用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用容器。
【背景技术】
[0002]关于以往的微波炉用容器,已经有各种技术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其具备收纳内容物的容器主体,以及用于封堵容器主体开口的可塑性材料的盖体。容器主体具有第一凸状部,其在凸缘部的上表面,部分地朝向周方向突出;第二凸状部,其在第一凸状部的外侧;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贯通孔,其被设置于第一凸状部和第二凸状部之间,用于贯通凸缘部的上下部。
[0004]在所述的包装容器中,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包装容器的内部压力增大,导致盖体向外侧膨胀,使得第一凸状部处的盖体发生剥离,内部压力通过贯通孔被释放。因此,在包装容器中,将食品等内容物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烹饪时,没有必要为了释放蒸汽,在加热烹饪前,事先打开蒸汽释放孔,或者剥离盖体的一部分。
[0005]然而,由于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包装容器是一种在密封盖体的两个凸状部(第一凸状部和第二凸状部)之间的蒸汽通道中开设贯通孔的结构,因此有造成食品的配料等中的内容物会从贯通孔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120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更好地防止内容物向外泄露的结构的微波炉用容器,在该容器中,蒸汽能够被引导至事先设置好的蒸汽排出部从而被排向外部。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关于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构成进行理解。
(I)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为一种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在其上部具有开口;凸缘部,其形成为从上述容器主体的上述开口向外侧延伸;第一热熔接部,其被设置在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上除了用于排出蒸汽的切有缺口的蒸汽排出部的以外的部分,用于热熔接到封堵上述开口的薄膜状的盖体上;第二热熔接部,其被设置为便于在第一热熔接部的内周侧形成一个凹陷部,被热熔接到盖体上;在上述第二热熔接部的任意局部发生剥离时,蒸汽能够自发生剥离的局部通过上述凹陷部被引导至上述蒸汽排出部。
[0009](2)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I)的构成中,上述第一热熔接部以及上述第二热熔接部形成为肋状。
[0010](3)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2)的构成中,上述第二热熔接部具有易剥离部,上述第二热熔接部的上述易剥离部与上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小于上述第二热熔接部的其他局部与上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
[0011](4)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3)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被设置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相对应位置。
[0012](5)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3)或者(4)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V字状。
[0013](6)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3)或者(4)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W字状。
[0014](7)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3)?(6)中任意一项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在剖视时,朝向外侧向下方倾斜。
[0015](8)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I)的构成中,上述第一热熔接部以及上述第二热熔接部形成为带状。
[0016](9)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8)的构成中,上述第二热熔接部具有易剥离部,上述第二热熔接部的上述易剥离部与上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小于上述第二热熔接部的其他局部与上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
[0017](10)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9)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被设置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相对应位置。
[0018](11)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9)或者(10)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在俯视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V字状。
[0019](12)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
(9)或者(1)的构成中,上述易剥离部在俯视视图中,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W字状。
[0020](13)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I)?(12)中任意一项的构成中,上述第二热熔接部在剖视时,在上述蒸汽排出部所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上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倾斜的凹陷部。
[0021](14)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其也可以是在上述(I)?(13)中任意一项的构成中,进一步具备突起部,其形成于上述凸缘部的与上述蒸汽排出部的外侧相对的位置,用于在减压时,卡止上述盖体,使得上述盖体不粘连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发明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更好地防止内容物向外泄露的结构的微波炉用容器,在该容器中,蒸汽能够被引导至事先设置好的蒸汽排出部从而被排向外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图1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显示图2中B-B线中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图2中C-C线中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蒸汽被排出的状态的工作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盖体被剥离的状态的工作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显示图9中D-D线中的剖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容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12是显示图11中E-E线中的剖视图。
图13a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用容器的用于形成第一热熔接部以及第二热熔接部的密封头的仰视图,图13b是显示图13a中F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3c是显示图13b中G-G线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夕卜,在整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0025](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微波炉用容器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显示,微波炉用容器1是以具有开口 21的容器主体20,从开口 21所填充的内容物11以及用于封堵开口 21的薄膜状的盖体50为主要部分所构成。容器主体20和盖体50都是利用树脂材料所形成的。被收纳于容器主体20中的内容物11可以是各种食品,只要是能够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的东西,其可以是任意的种类。
[0026]另外,微波炉用容器10还具备:凸缘部22;以及,形成于所述凸缘部22的上表面的第一热熔接部23A与第二热熔接部23B,用于与盖体50进行热熔接。微波炉用容器10进一步还具备形成于凸缘部22的突起部24,用于卡止盖体50。
[0027]然后,参照图1至图5对微波炉用容器10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显示,容器主体20具备拥有底部20a的容纳部20b。容纳部20b、底部20a以及开口21在俯视图中,大致呈现为在四个角上都带有圆角的四角形(在该实施方式中,接近正方形)。
[0028]凸缘部22形成为从开口21开始向外侧延伸。另外,凸缘部22具有角部22b,它们与设置有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内侧的部分(以下,称之为内侧部分22a)相比,位于外侧部分的容纳部20b的四个角所分别对应的位置。各角部22b通过高低平面差22c与内侧部分22a相连接,形成在相对于内侧部分22a低的位置。
[0029]此外,事先考虑到容器主体20的成形时的翘曲,可以在朝着凸缘部22的延伸端的方向,使内侧部分22a以相对于水平面H向下方倾斜角度Θ1(参照图4)。像这种凸缘部22的倾斜大致可以同样地形成于凸缘部22的整个一周。
[0030]返回到图1,如图1所显示,盖体50具有大致和凸缘部22的外周的大小相同的外周。当将内容物11填充到容纳部20b中之后,盖体50通过在第一热熔接部23Α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被热熔接(密封),从而封堵开口 21,密封容纳部20b。
[0031]如图2所显示,第一热熔接部23A为肋状,其形成于凸缘部22的内侧部分22a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上除了用于排出蒸汽的切有缺口的蒸汽排出部25以外的部分,被热熔接到盖体50上。在该实施方式中,蒸汽排出部25被设置于凸缘部22的一个角部22b的内侧附近。
[0032]第二热熔接部23B为了便于在第一热熔接部23A的内周侧形成一个凹陷部26从而形成为肋状,并被热熔接到盖体50上。第二热熔接部23B形成于凸缘部22的内侧部分22a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第二热熔接部23B为了包围凸缘部22的内侧部分22a的上表面的容器主体20的开口 21,从而大致形成为四角形(在该实施方式中,大致为正方形)。而且,该第二热熔接部23B在与蒸汽排出部25所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外侧封闭的V形部27(易剥离部)(参照图3)。
[0033]如图4所显示,第二热熔接部23B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上表面23BI被设置在比第一热熔接部23A的上表面23A I低h尺寸的位置。根据这种构成,利用密封条(图中未显示)将盖体50相对于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从上方进行按压时,因为相对于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密封条的按压力小于相对于第一热熔接部23A的密封条的按压力,所以第二热熔接部23B与盖体50的熔接强度小于第一热熔接部23A与盖体50的熔接强度。通过所述构成,利用微波炉对微波炉用容器进行加热时,容纳部20b内的蒸汽压力上升,当达到预定的压力时,与第一热熔接部23A的密封面(上表面23A1)相比,盖体50首先在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密封面(上表面23B I)的任意局部发生剥离。即,在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上,当容纳部20b内的蒸汽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时,第一热熔接部23A和盖体50的密封性被维持,而另一方面使第二热熔接部23B和盖体50的密封性丧失。
[0034]此外,通过将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宽度设计为小于第一热熔接部23A的宽度,也能够使得第二热熔接部23B处的熔接强度进一步小于第一热熔接部23A处的熔接强度。
[0035]凹陷部26在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之间形成为槽形状,当容纳部20b内的蒸汽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并且在第二热熔接部23B的任意局部与盖体50发生剥离时,其具有将蒸汽从该剥离的局部引导向蒸汽排出部25的功能。
[0036]在俯视时,V形部27以朝向凸缘部22的一个角部22b封闭(朝向外侧)形成V字形状(参照图2)。通过所述构成,当使用者把住盖体50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1所显示的盖体50的角部50a),将盖体50向上拉,使盖体50从V形部27剥离时,由于作用力集中于V形部27的顶端27a侧,所以只需要很小的作用力就能够容易地将盖体50剥离。
[0037]另外,在通过蒸汽压力上升导致的剥离或者在由使用者进行的剥离中,考虑到盖体50能够容易被剥离的事实时,期望至少将容器主体20的第二热熔接部23B,以及至少将盖体50的内部表面设计为,能够用最小的作用力就可以完成剥离的材料的组合。作为容易剥离的材料的组合,例如,至少在容器主体20的第二热熔接部23B处使用在聚乙烯(PE)中混合有聚丙烯(PP)的材料,至少在盖体50的内侧表面处使用聚乙烯(PE)等,它们是能够熔接在一起的,但也可以使用相互之间不同的材料的组合。
[0038]如图5所显示,V形部27在剖视时,朝着凸缘部22的一个角部22b(朝向外侧)的方向,向下方倾斜一个角度Θ2。通过该倾斜角度,使得可以将位于V形部27处的熔接强度设置的比位于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其它部分的熔接强度更小。
[0039]另外,V形部27在剖视时,在其内部,具有一个朝着容纳部20b的底部20a的方向倾斜角度Θ3的凹陷部27b。通过形成所述的凹陷部27b,即使蒸汽被从蒸汽排出部25释放,导致容纳部20b内的压力减小,也能够通过凹陷部27b确保容器主体20的内部(容纳部20b)和外部之间的连通,从而能够防止容纳部20b变成真空状态。通过凹陷部27b的作用,在容纳部20b的减压的时,可以防止盖体50粘连到内容物11上。
[0040]返回图3中,如图3所显示,突起部24被设置于角部22b上的蒸汽排出部25的外侧的相对方向的位置。突起部24被配置于蒸汽排出部25的附近,具有朝向上方顶端逐渐变细的圆锥状基座部24a,并且,具有形成在所述基座部24a的上部的球形部24b。在球形部24b,盖体50的角部50a(参照图1)被热熔接。突起部24在容纳部20b的减压过程中起到卡止盖体50的角部50a的作用。以这种方式,通过将如上所述的凹陷部27b和突起部24共同设置在蒸汽排出部25的附近,再加上凹陷部27b的作用,当容纳部20b内的压力降低时,能够进一步防止盖体50与内容物11发生粘连。此外,突起部2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结构,只要是在容纳部20b内的压力降低时,能够与盖体50的角部50a卡止的结构,可以为任意结构。
[0041]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对微波炉用容器10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6所显示,当利用微波炉对微波炉用容器10进行加热时,由于容纳部20b内产生的蒸汽压力上升,导致盖体50膨胀。当盖体50膨胀时,在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密封面处会发生应力集中,使得当蒸汽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密封面的任意局部与盖体50发生剥离。
[0042]如图6中的箭头(I)所显示,从剥离的部位散发出的蒸汽通过凹陷部26被引导至蒸汽排出部25,然后从蒸汽排出部25向外部排放。该实施方式中,在V形部27处更容易发生剥离,这是由于在比第一热熔接部23A的熔接强度小的第二热熔接部23B中,将V形部27倾斜设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熔接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中的箭头(2)所显示,蒸汽能够更好的从接近于蒸汽排出部25的附近(V形部27)被释放。
[0043]然后,如图7中的箭头(3)所显示,使用者把住蒸汽排出部25所对应的盖体50的角部50a向上提起,将盖体50从突起部24以及V形部27剥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V形部27朝向外侧封闭而形成,所以,使用者能够花费更小的力气使盖体50发生剥离,能够更容易地将盖体50从容器主体20上除去。
[0044]以上,对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了阐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将通过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之间的凹陷部26的蒸汽引导至预先设置的蒸汽排出部25,从而向外部排出。因此,与以往的在与盖体热熔接的两个凸状部之间的蒸汽通道开设贯通孔的结构相比,能够获得一种内容物11不容易向外泄露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从蒸汽排出部25很好地将蒸汽向外部排放。
[0045](第二实施方式)
然后,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主体进行说明。虽然前面所述的容器主体20的容纳部20b(参照图2)的平面形状大致为正方形,但是,容纳部20b的平面形状除了可以大致为正方形之外,还可以从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中进行选择。
[0046]如图8所显示,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容器主体60中,容纳部20b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从圆形的开口 21向外侧延伸以形成凸缘部22。凸缘部22具有四个角部22b,它们通过高低平面差22c形成于内侧部分22a的外侧。在凸缘部22的内侧部分22a,隔着凹陷部26形成了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并且,在凸缘部22的一个角部22b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了蒸汽排出部25以及V形部27,进一步,在位于蒸汽排出部25的外侧的相对位置,设置了该角部22b的突起部24。
[0047]在这种具有平面形状为圆形的容纳部20b的容器主体60中,也可以和如前所述的容器主体20(参照图2)相同,能够将通过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之间的凹陷部26的蒸汽引导至预先设置的蒸汽排出部25,从而向外部排出,在内容物11不容易向外泄露的结构中,能够从蒸汽排出部25很好地将蒸汽向外部排放。
[0048](第三实施方式)
然后,参照图9、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主体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将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中的V形部27设计成W形部71(容易剥离部)的结构的容器,容纳部20b是一个平面形状为带有圆角的大致为椭圆形的形状。如图9,图10所显示,容器主体70具有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的容纳部20b以及开口 21。在从开口 21所延伸出来的凸缘部22上,设置有肋状的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并且,第二热熔接部23B在俯视时中,具有W形部71,其形成于蒸汽排出部25所对应的位置,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W字状。W形部71具有两个朝向外侧的顶端71a以及朝向内侧的一个基端71b。
[0049]使用者把住盖体50向上提起,将盖体50从W形部71进行剥离时,因为在W形部71的两个顶端71a的至少一处发生应力集中,所以,使用者花费很小的力气就能够将盖体50进行剥离。此外,通过蒸汽压力上升导致盖体50自动开封时,由于在W形部71的基端71b发生应力集中,所以在W形部71,剥离能够变得更为容易。此外,在剖面视图中,所述的W形部71也在凸缘部22的一个角部22b朝向下方(朝向外侧)倾斜一个角度Θ2。通过所述倾斜,与上述的V形部27相同,能够将W形部71上的熔接强度设置的比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其他局部的熔接强度更小。
[0050]此外,通过将内侧的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宽度设置的比第一热密封部23A的宽度更小(更窄),能够进一步将第二热熔接部23B的熔接强度设置的比第一热密封部23A的强度更小。又由于在这样的熔接强度低的第二热熔接部23B中,W形部71形成为比第二热熔接部23B的其他局部更窄的宽度(进一步变窄),所以在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中,能够使得W形部71处的熔接强度变得最低。
[0051 ]在所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第二热熔接部23B,特别是在W形部71处使盖体50发生剥离,能够将通过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之间的凹陷部26的蒸汽引导至预先设置的蒸汽排出部25,从而向外部排出,在内容物11不容易向外泄露的结构中,能够从蒸汽排出部25很好地将蒸汽向外部排放。
[0052](第四实施方式)
然后,参照图11、图12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主体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是将第一热熔接部81A和第二热熔接部81B设置为带状结构的容器。如图11、图12所显示,容器主体80具有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的容纳部20b以及开口 21。在从开口 21所延伸出来的凸缘部22上形成了带状的第一热熔接部81A和带状的第二热熔接部81B(其中任意一个热熔接部在图11中都是用点线图所表示的平坦部分)。即,第一热熔接部81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81B的形状没有形成为肋状,而是使位于第一热熔接部81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81B之间的蒸汽能够通过的空间(非热熔接部82)尽可能的形成为平坦状。此外,在俯视视图中,第二热熔接部81B在蒸汽排出部25所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外侧封闭,并且,形成为平坦状的W形部71。
[0053]更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热熔接部81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81B能够利用热熔接用的密封头90(参照图12、图13a-图13c)而形成。即,密封头90具有与第一热熔接部81A所对应的第一凸出部91A以及与第二热熔接部81B所对应的第二凸出部91B(任何一个凸出部在图13a以及图13b中都是用斜线所表示的部分),将这些第一凸出部91A以及第二凸出部91B的各平坦的下表面,通过盖体50按压在凸缘22的平坦的上表面,在凸缘22的上表面上形成与盖体50所熔接的第一热熔接部81A和第二热熔接部8IB。此外,在图11中显示出了盖体50被热熔接到凸缘部22上之后的容器主体80,为了容易理解第一热熔接部81A和第二热熔接部81B以实线表示,并且用假想线(双点划线)显示出了盖体50。
[0054]此外,如图12所显示,在密封头90中,可以将内侧的第二凸出部91B的下端设置在比第一凸出部91A的下端相对高的位置,也可通过使第二热熔接部81B所对应的凸缘部22的上表面81B1形成在比第一热熔接部81A所对应的上表面81A1相对低的位置,从而能够将第二热熔接部81B的热熔接强度设置的低于第一热熔接部81A的热熔接强度。此外,在密封头90中,通过将第二凸出部91B的宽度设置为比第一凸出部91A的宽度相对小(窄),能够将第二热熔接部81B的热熔接强度设置的比第一热熔接部81A的热熔接强度更低。另外,如图13b所显示,在密封头90的第二凸出部91B中,通过将与W形部71所对应的部分91B1的宽度Wl设置为比与W形部71所对应的91B1以外的部分的宽度W2更窄(细),在热熔接强度低的第二热熔接部81B,由于W形部71形成了比第二热熔接部81B的其他部位更窄的宽度(更细),所以,在第一热熔接部81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81B中,熔接强度变得最低。进一步,在密封头90的第二凸出部91B中,如图13c所显示,由于将与W形部71所对应的部分91B1的下端位置设置在比其他部分91B1的下端相对更高的位置,所以在第二热熔接部81B中,能够将W形部71的熔接强度进一步降低。
[0055]在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热熔接部81B,特别是在W形部71处使盖体50发生剥离,能够将通过相当于如前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凹陷部26(参照图2)的非热熔接部82的蒸汽引导至预先设置的蒸汽排出部25,从而向外部排出,在内容物11不容易向外泄露的结构中,能够从蒸汽排出部25很好地将蒸汽向外部排放。
[0056]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无需多言,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范围。例如可以将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热熔接部23B的V形部27替换成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的W形部71,相反,也可以在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将第二热熔接部23B或者第二热熔接部81B的W形部71替换成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V形部27。进一步,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肋状的第一热熔接部23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23B替换成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带状的第一热熔接部81A以及第二热熔接部81B。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改变或改良。另外,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的范围显而易见的是,该施加各种改变或改良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0057]10微波炉用容器11 内容物
20容器主体(第一实施方式)
21开口
22凸缘部
23A第一热熔接部(第一至三实施方式)
23B第二热熔接部(第一至三实施方式)24突起部
25蒸汽排出部
26凹陷部
27V形部(易剥离部)
27b凹陷部
50盖体
60容器主体(第二实施方式)
70容器主体(第三实施方式)
71W形部(易剥离部)
80容器主体(第四实施方式)
81A第一热熔接部(第四实施方式)
81B第二热熔接部(第四实施方式)
82非热熔接部
【主权项】
1.一种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在其上部具有开口 ; 凸缘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开口向外侧延伸; 第一热熔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整个一周中除了用于排出蒸汽的切有缺口的蒸汽排出部的以外的部分,用于热熔接到封堵所述开口的薄膜状的盖体上; 第二热熔接部,其被设置为便于在第一热熔接部的内周侧形成一个凹陷部,被热熔接到盖体上; 在所述第二热熔接部的任意局部发生剥离时,蒸汽能够从发生剥离的局部通过所述凹陷部被引导至所述蒸汽排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熔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热熔接部形成为肋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熔接部具有易剥离部,所述第二热熔接部的所述易剥离部与所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小于所述第二热熔接部的其他局部与所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被设置于所述蒸汽排出部的相对应位置。5.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V字状。6.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W字状。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在剖视时,朝向外侧向下方倾斜。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熔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热熔接部形成为带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熔接部具有易剥离部,所述第二热熔接部的所述易剥离部与所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小于所述第二热熔接部的其他局部与所述盖体的热熔接强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被设置于所述蒸汽排出部的相对应位置。11.如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V字状。12.如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剥离部在俯视时,形成为朝向外侧封闭的W字状。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熔接部在剖视时,在所述蒸汽排出部所对应的位置,具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倾斜的凹陷部。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炉用容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突起部, 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蒸汽排出部的外侧相对的位置,用于在减压时,卡止所 述盖体,使得所述盖体不粘连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文档编号】B65D51/16GK106043963SQ201610096688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2日 公开号201610096688.7, CN 106043963 A, CN 106043963A, CN 201610096688, CN-A-106043963, CN106043963 A, CN106043963A, CN201610096688, CN201610096688.7
【发明人】丸山久美雄
【申请人】京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