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119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尤其涉及一种饮料瓶。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售的饮料瓶,一般包括饮料瓶本体和瓶盖,瓶盖通过连接柱和拉环固定在饮料瓶本体上,这样避免了饮料瓶在运输的过程中饮料瓶本体与瓶盖的分离,从而避免的饮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如果想要饮用饮料,就必须要把瓶盖拧开,而一般情况下,连接柱会有一定的抗扭的强度,力气较小的小孩、老人一般很难将瓶盖拧开。此外,如果小孩直接对着饮料瓶瓶口喝水,会将水洒到身上或是呛到。最后一般的饮料瓶没有提手,手拿的过程中很不方便,而且很多时候拧开瓶盖以后,容易将瓶盖乱扔,以至于找不到瓶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便于喝水,简易的饮料瓶。
[0004]为解决现有饮料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
[0005]一种饮料瓶,包括饮料瓶本体,瓶盖,贯穿瓶本体、连通瓶内和瓶外的与瓶本体一体成型的连通柱、塑料管以及连接管。瓶盖的内螺纹与瓶口的外螺纹相配合,并且瓶盖通过连接柱和拉环与瓶本体固定连接。该饮料瓶的瓶本体由塑料制成,且饮料瓶本体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的瓶盖的上表面有两个共轴叠加且贯通的圆柱体凹陷,其中下侧的圆柱体凹陷的直径大于上侧圆柱体直径。所述塑料管包括瓶内的一部分和瓶外的一部分,所述塑料管在瓶内部分的下端接触瓶底,所述塑料管在瓶内部分的上端与所述连通管在瓶内的一端相套连接,所述塑料管在瓶外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连通柱在瓶外的一端相套连接,所述塑料管管壁与所述连通管管壁接触部位密封固定。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塑料管连接的的一段细管和一段与瓶盖配合的粗管。所述连接管的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瓶盖上表面凹陷的上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且小于下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所述连接管的粗管的长度短于所述瓶盖上表面凹陷的下侧圆柱体凹陷的深度。正常情况下,盖合在连接管粗管口的薄膜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饮料通过塑料管发生泄漏。连接管插入瓶盖的凹陷处,此时,连接管的粗管正好卡合在瓶盖的凹陷的大直径圆柱体部位,此时,塑料管可以当做提手,方便携带。当饮用饮料时,可以将瓶盖拧开饮用,此时由于塑料管的存在,瓶盖不至于丢失;若饮用者力气小,不足以将瓶盖拧开,则可以将连接管从瓶盖中拔出,揭开连接管上用于密封的薄膜,即可以通过塑料管饮用饮料,由于所述瓶本体可以产生弹性形变,则可以通过挤压饮料瓶将饮料通过塑料管挤出。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饮料瓶外观不意图;
[0007]图2为饮料瓶盖的剖面图;
[0008]图3为塑料管与瓶盖配合端的连接管示意图;
[0009]图4为瓶盖与瓶身固定连接示意图。
[0010]其中,I饮料瓶本体,2饮料瓶盖,3连通柱,4塑料管本体,5瓶盖上表面的两个叠加贯通的圆柱体凹陷,6连接管,7连接柱,8拉环,9拉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饮料瓶包括瓶本体1、瓶盖2、塑料管4、连通柱3以及与塑料管4连接且与瓶盖配合的连接管6。其中,所述瓶盖通过拉环8和连接柱7固定于所述饮料瓶本体I上,饮用时可通过拉动拉环扣9将所述拉环8和连接柱7分离。瓶盖上表面有两个共轴叠加且相贯通的圆柱体凹陷5,其中下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大于上侧圆柱体直径;连通柱3斜向上贯穿瓶本体1,连通瓶内和瓶外,且连通柱3位于瓶本体I的中部靠上的位置;塑料管4为一个整体,通过连通柱3插入瓶内,且塑料管4进入瓶内部分的一端接触瓶底,塑料管4与连通柱3相接触的部分的外壁与连通柱3的内壁密封固定,塑料管4在瓶外的一端连接连接管6,连接管6包括与塑料管4相连接的一段细管和与瓶盖上表面凹陷配合的一段粗管;一般情况下,一层密封薄膜盖合在连接管6的粗管管口 ;连接管6的粗管的外径大于瓶盖2上表面凹陷5的上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且小于下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连接管6的粗管的长度短于瓶盖2上表面凹陷5中下侧凹陷的深度,这样,连接管的粗管可以卡合在瓶盖2上表面凹陷5的下侧圆柱体凹陷内。瓶盖2的内螺纹与瓶口的外螺纹相配合,并且瓶盖通过连接柱和拉环与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薄膜是通过热压的方式盖合在连接管管口。
[0013]塑料管4还可以分为瓶内一段和瓶外一段,瓶内的一段塑料管4的上端套在连通柱3在瓶内一端上,瓶外的一段塑料管4的一端与连接管6相连接,另一端套在连通柱3瓶外的一端上,且相套的连通柱3的外壁与塑料管4的内壁之间密封固定。
[0014]瓶本体I上设置有一圈弧形凹陷,这样方便抓握,使饮料瓶不容易滑落。
[0015]塑料管可由软质塑料制成,此时,若连接管上的薄膜已撕开,而饮料瓶内还有没喝完的饮料,则可以把塑料管打结,然后再把连接管6插入瓶盖2上表面的凹陷5处,从而避免了饮料的泄漏。连接管由硬质塑料制成,但是可发生弹性形变,这样便于将连接管与瓶盖卡合,方便携带。
【主权项】
1.一种饮料瓶,包括瓶本体和瓶盖,所述瓶盖的内螺纹与饮料瓶瓶口的外螺纹相配合,并且所述瓶盖通过连接柱和拉环与所述瓶本体固定连接,瓶本体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瓶还包括连通柱、塑料管、连接管以及密封薄膜,所述连通柱贯穿所述瓶本体,连通瓶内和瓶外;所述瓶盖上表面有两个共轴叠加且相贯通的圆柱体凹陷,其中下侧的圆柱体凹陷的直径大于上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所述塑料管包括瓶内的一部分和瓶外的一部分,所述塑料管在瓶内的部分的下端接触瓶底,所述塑料管在瓶内的部分的上端与所述连通管瓶内的一端相套连接,所述塑料管在瓶外的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塑料管在瓶外的一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柱瓶外的一端相套连接,所述塑料管管壁与所述连通管管壁接触部位密封固定;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塑料管相连接的一段细管和与所述瓶盖上表面凹陷相配合的一段粗管,所述连接管的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瓶盖上表面凹陷的上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且小于下侧圆柱体凹陷的直径,所述连接管的粗管的长度短于所述瓶盖上表面凹陷下侧凹陷的深度;所述密封薄膜盖合在所述连接管的粗管管口,所述瓶本体上设置有一圈弧形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柱斜向上贯穿瓶本体,连通瓶内和瓶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为一个整体,且通过所述连通管插入瓶内,所述塑料管与所述连通柱相接触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连通柱内壁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分为分别在瓶内和瓶外的分开的两段,瓶内的一段塑料管的上端套在所述连通柱的在瓶内一端上,瓶外一段塑料管一端连接连接管,另一端套在所述连通柱在瓶外的一端上,且相套的连通柱的外壁与塑料管的内壁之间密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柱与所述瓶本体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柱位于所述瓶本体中部靠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本体上设置有一圈弧形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薄膜是通过热压的方式盖合在连接管管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由软质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由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包括瓶本体1、瓶盖2、塑料管4、连通柱3以及与塑料管4连接且与瓶盖配合的连接管6。其中瓶盖上表面有两个共轴叠加且相贯通的圆柱体凹陷5;连通柱3斜向上贯穿瓶本体1,连通瓶内和瓶外,塑料管4分为瓶内和瓶外两部分,连接管6包括与塑料管4相连接的一段细管和一段粗管;一层密封薄膜盖合在连接管6的粗管管口;瓶盖2的内螺纹与瓶口的外螺纹相配合,并且瓶盖通过连接柱和拉环与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薄膜是通过热压的方式盖合在连接管管口。
【IPC分类】B65D23-00
【公开号】CN204399679
【申请号】CN201520002205
【发明人】赵丽雪
【申请人】赵丽雪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