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527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转运生产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与煤炭输送封闭式带式输送机相结合使用的导料装置如宁夏大坝发电厂2#转运站,其在煤炭输送过程中常出现抛撒、铲煤及大量的粉尘,直接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现象及对车间工人造成伤害,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导料装置采用的是固定式设计,而煤炭在进入封闭式带式输送机时其自上而下的冲击力非常大,出现煤炭抛撒现象,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冲击力直接冲击导料装置,增加了导料装置的磨损报废率及车间产生大量煤炭粉尘,而停车更换检修则降低生产工作效率,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0003]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加装的PU集流阻尼装置有效降低诱导风,防铲煤组件结构集中煤炭且耐冲击及磨损,除尘组件有效的抑制粉尘的产生。
[000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由防铲煤组件和除尘组件组成;所述防铲煤组件,包括台架,及连接台架的横梁,及设置在横梁上的长托辊,及设置在长托辊两侧的半托辊,及设置在半托辊两侧且安装在横梁上的下侧板支架,及设置在下侧板支架上的UPE滑板,其中,UPE滑板一端与半托辊连接,及与UPE滑板连接的下侧板,及与下侧板连接的中板,及两端分别与UPE滑板、下侧板连接的防溢裙板,及设置在UPE滑板上的防跑偏定位块,及设置在防溢裙板的压紧块,及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上侧板支架,及一端与上侧板支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防溢裙板、下侧板连接的上侧板,及设置在台架上的顶板,及设置在出料口的挡尘帘,及设置在进料口的PU集流阻尼装置;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胶条幕帘,及设置在顶板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阻风帘。
[0006]本技术方案的,所述设置在顶板的胶条幕帘、阻风帘,其之间采用间隔设置。
[000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设置在顶板上的阻风帘,其与顶板之间采用倾斜设置,夹角a为 75。-85。ο
[0008]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中板与下侧板、上侧板、防溢裙板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
[000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压紧块为L型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加装的PU集流阻尼装置有效降低诱导风,防铲煤组件结构集中煤炭且耐冲击及磨损(全封闭结构的导料槽,杜绝铲煤现象发生),除尘组件有效的抑制粉尘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宁夏大坝发电厂2#转运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3]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防铲煤组件、除尘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_横梁、2-下侧板支架、3-UPE滑板、4-下侧板、5-中板、6-上侧板支架、7-上侧板、8-顶板、9-长托辊、10-半托辊、11-防溢裙板、12-压紧块、13-防跑偏定位块、14-挡尘帘、15-PU集流阻尼装置、16-胶条幕帘、17-阻风帘。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由防铲煤组件和除尘组件组成;所述防铲煤组件,包括台架,及连接台架的横梁1,及设置在横梁I上的长托辊9,及设置在长托辊9两侧的半托辊10,及设置在半托辊10两侧且安装在横梁I上的下侧板支架2,及设置在下侧板支架2上的UPE滑板3,其中,UPE滑板3 —端与半托辊10连接,及与UPE滑板3连接的下侧板4,及与下侧板4连接的中板5,及两端分别与UPE滑板3、下侧板4连接的防溢裙板11,及设置在UPE滑板3上的防跑偏定位块13,及设置在防溢裙板11的压紧块12,及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上侧板支架6,及一端与上侧板支架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防溢裙板11、下侧板4连接的上侧板7,及设置在台架上的顶板8,及设置在出料口的挡尘帘14,及设置在进料口的集流阻尼装置15 ;除尘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8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胶条幕帘16,及设置在顶板8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阻风帘17。
[0017]进一步优选的,设置在顶板8的胶条幕帘16、阻风帘17,其之间采用间隔设置,及设置在顶板8上的阻风帘17,其与顶板8之间采用倾斜设置,夹角a为75° -85°,阻风帘17上设置通孔对内部风进行诱导走蛇形,胶条幕帘16上设置颗粒状凸起,对粉尘进行吸附;中板5与下侧板4、上侧板7、防溢裙板11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依据需要对防溢裙板11角度进行调整,满足导煤缓冲目的;压紧块12为L型结构,定位支撑牢靠、结构简单,便于调整控制。
实施例
[0018]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宁夏大坝发电厂2#转运站导料槽铲煤和出现大量粉尘的现象示意图,图2、图3和图4是针对现有转运站导料槽进行改造,所采用的防铲煤组件为全封闭密封导料槽,粉尘无法溢出,利用除尘组件对内部粉尘进行诱导及吸附,而采用PU集流阻尼装置15对落煤料进行导流,起到缓冲作用、降低粉尘的生产,同时减少对全封闭密封导料槽的冲击,依据需要还可在出料口位置加装喷淋系统(图中未标出)对粉尘进行加湿降尘。其中,本结构的防铲煤除尘系统,不仅杜绝了铲煤现象发生,也可以实现在2#转运站完成汽车煤和火车煤配煤掺烧。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防铲煤组件和除尘组件组成;所述防铲煤组件,包括台架,及连接台架的横梁(1),及设置在横梁(I)上的长托辊(9),及设置在长托辊(9)两侧的半托辊(10),及设置在半托辊(10)两侧且安装在横梁(I)上的下侧板支架(2),及设置在下侧板支架(2)上的UPE滑板(3),其中,UPE滑板(3)—端与半托辊(10)连接,及与UPE滑板(3)连接的下侧板(4),及与下侧板(4)连接的中板(5),及两端分别与UPE滑板(3 )、下侧板(4 )连接的防溢裙板(11),及设置在UPE滑板(3 )上的防跑偏定位块(13),及设置在防溢裙板(11)的压紧块(12),及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上侧板支架(6),及一端与上侧板支架(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防溢裙板(11)、下侧板(4)连接的上侧板(7),及设置在台架上的顶板(8),及设置在出料口的挡尘帘(14),及设置在进料口的PU集流阻尼装置(15);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8)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胶条幕帘(16),及设置在顶板(8)上的且位于台架内的阻风帘(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顶板(8)的胶条幕帘(16)、阻风帘(17),其之间采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顶板(8)上的阻风帘(17),其与顶板(8)之间采用倾斜设置,夹角a为75° -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5)与下侧板(4)、上侧板(7)、防溢裙板(11)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12)为L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转运生产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由防铲煤组件和除尘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转运站的防铲煤除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加装的PU集流阻尼装置有效降低诱导风,防铲煤组件结构集中煤炭且耐冲击及磨损(全封闭结构的导料槽,杜绝铲煤现象发生),除尘组件有效的抑制粉尘的产生。
【IPC分类】B65G45-10, B65G47-18
【公开号】CN204453716
【申请号】CN201520089182
【发明人】禹志祥
【申请人】泰州市智宏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