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8385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保温桶的结构越来越轻巧,能够方便用户携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发现,保温桶的盖子部分的保温效果因为邻近开口依旧不好,导致保温效果整体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期望提供一种保温桶,以提供一种保温效果更好的保温桶。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以及盖体;
[0006]所述桶体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开口 ;
[0007]所述盖体能够覆盖在所述开口上,以封盖所述开口 ;
[0008]所述盖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桶体高度的一半,且不大于所述桶体的高度。
[0009]优选地,所述桶体外表面设有隔热漆;
[0010]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也涂覆有隔热漆。
[0011]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所述盖体邻近处的所述桶体上还设有橡皮圈;
[0012]所述橡皮圈用于密封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桶体配合时用于保温。
[0013]优选地,所述桶体和盖体均由具有保温特性的金属或合金制成。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温桶,盖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桶体的一半,这样拉大了桶体开口和盖体开口的距离,从而能够增大了桶体内物品与外界环境进行温度交换的难度,从而提升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温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I以及盖体2 ;
[0018]所述桶体I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3,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3相通的开口 4。所述开口 4为桶体I的开口。
[0019]所述盖体2能够覆盖在所述开口上,以封盖所述开口 4 ;
[0020]所述盖体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桶体I高度的一半,且不大于所述桶体I的高度。
[0021]所述盖体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通体I的一半,这样当所述盖体2完全盖在所述桶体I上时,所述盖体2的开口处离所述桶体I的开口处的高度,至少为所述桶体I的一半,这样显然能够相对于盖体2和桶体I相邻很近时,与环境的热交换少,能够提高保温桶的保温效果。
[0022]所述桶体I外表面设有隔热漆;
[0023]所述盖体2的外表面也涂覆有隔热漆。
[0024]本实施例中,选用隔热漆来进行保温,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其他如泡沫等保温材质,隔热漆具有体积小及质量小的有点,能够方便用户携带。
[0025]所述开口 4与所述盖体2邻近处的所述桶体上还设有橡皮圈;
[0026]所述橡皮圈用于密封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桶体配合时用于保温。
[0027]所述流体可为水、汤等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温桶,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温作用,相对于用微波炉等加热电器再次加热食品,能够保持食品的原汁原味,避免口味受到影响。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保温桶,还能够用于放置冷品,以维持冶品的低温。
[0028]所述桶体I和盖体2均由具有保温特性的金属或合金制成。
[0029]所述金属可以为铝金属等具有隔热效益的金属,所述合金同样可以为铝合金等;优选为质量较轻的金属或合金。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以及盖体; 所述桶体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开口 ; 所述盖体能够覆盖在所述开口上,以封盖所述开口 ; 所述盖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桶体高度的一半,且不大于所述桶体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的外表面设有隔热漆; 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也涂覆有隔热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与所述盖体邻近处的所述桶体上还设有橡皮圈; 所述橡皮圈用于密封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流体,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桶体配合时用于保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和盖体均由具有保温特性的金属或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桶,所述保温桶包括桶体以及盖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中空的容置腔,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开口;所述盖体能够覆盖在所述开口上,以封盖所述开口;所述盖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桶体高度的一半,且不大于所述桶体的高度。
【IPC分类】B65D25/34, B65D81/18
【公开号】CN204660416
【申请号】CN201520221410
【发明人】施伟
【申请人】施伟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