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410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
【背景技术】
[0002]施工升降机吊笼门、地面围栏门工作时需向上开启或向下闭合,此门是沿固定的滑轨运动,门厚仅35mm,需设置一种能在门外侧与内侧均能开启与闭合的两面扣手盒。根据国家标准GB26557-2011中对安全方面的规定,吊笼所有封围部分的孔洞尺寸不得大于25mm,因此,不能考虑将孔洞作为开关门的拉手。而当孔洞小于25mm,工人带着手套就不方便进行操作。目前,同类产品中所使用的扣手盒有以下两种:一种为双孔扣手盒,即每个面有2个扣手位,一个是向上开的,另一个是向下关的,并排设置,开关门时要选择方向;另外一种是塑料件的双扣手盒,门内侧的扣手为手指插入,不便于操作,且同样要区分上下。以上两种扣手盒操作不便,不符合人性化设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安全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所述扣手盒包括盒芯、围覆在所述盒芯周外侧的框体,所述盒芯是由一整块板状材料弯折而成的,所述盒芯包括顶壁、前侧壁、后侧壁、底壁、斜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前侧壁间沿着第一弯折线相连,所述前侧壁与所述斜侧壁间沿着第二弯折线相连,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间沿着第三弯折线相连,所述后侧壁与所述底壁间沿着第四弯折线相连,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三弯折线的下方,所述前侧壁、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三者间构成扣手部。
[0005]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后端部边缘与所述底壁的前端部边缘分别向内翻转形成防滑用的上挡边与下挡边。
[0006]优选地,所述顶壁与所述前侧壁间、所述后侧壁与所述底壁间的夹角均为90°。
[0007]优选地,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互平行设置。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侧壁与所述斜侧壁间、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间的夹角均为55°?65°。
[0009]优选地,所述盒芯是由一整块的304不锈钢板弯折而成的。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第三弯折线以及第四弯折线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盒芯呈S型设置。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通过由一整块板状材料弯折形成的盒芯,使得该扣手盒结构更为简单,将第二弯折线设于第三弯折线的下方,使得前侧壁、斜侧壁与后侧壁间形成一扣手部,通过该扣手部,使得工人带着手套也方便实现在门外侧将门上抬、在门内侧将门下拉,而在顶壁与底壁上分别设置上挡边与下挡边,使得在门外侧将门下拉、在门内侧将门上抬时,有效地防止了操作扣手盒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扣手盒操作方便,通过一个扣手位即可在门的双面实现门的开启与关闭,制作成本低,实用安全、外形美观符合人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的立体图;
[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的正视图;
[0015]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
[0016]其中:10、盒芯;20、框体;
[0017]1、顶壁;2、前侧壁;3、斜侧壁;4、后侧壁;5、底壁;6、上挡边;7、下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9]以下实施例中关于前后方向的描述中,是以升降机门的外侧面为前、升降机门的内侧面为后定义的,关于上下方向的描述中,是以操作人员操作扣手盒时,视线观察到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定义的。
[0020]一种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参见图1、图2所不,该扣手盒包括盒芯10、围覆在该盒芯10周外侧的框体20,通过该框体20将扣手盒封闭地安装在升降机门的孔洞内。
[0021]其中,该盒芯10是由一整块板状材料弯折而成的,在这里,所采用的板状材料为304不锈钢板。304不锈钢板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材料,其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其具有良好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0022]盒芯10包括顶壁1、前侧壁2、后侧壁4、底壁5与斜侧壁3,参见图3所示,该顶壁1与前侧壁2间沿着第一弯折线相连,前侧壁2与斜侧壁3间沿着第二弯折线相连,斜侧壁3与后侧壁4间沿着第三弯折线相连,后侧壁4与底壁5间沿着第四弯折线相连。在这里,顶壁1与底壁5相对设置,第二弯折线位于第三弯折线的下方,且前侧壁2、斜侧壁3与后侧壁4三者间构成扣手部,该扣手部的外侧面用于操作人员在门外侧将门上抬开启、内侧面用于操作人员在门内侧将门下拉关闭。
[0023]本例中,该盒芯10顶壁1的后端部边缘与底壁5的前端部边缘还分别向内翻转形成上挡边6与下挡边7(参见图3所示)。通过设置上挡边6与下挡边7,有效地防止了在门外侧关门或内侧开门操作过程中,发生用力打滑的现象。
[0024]为了使扣手盒在操作方便的同时,在视觉上更为美观,本例中,该盒芯10的顶壁1与前侧壁2间、后侧壁4与底壁5间的夹角均为90°,并且前侧壁2与后侧壁4间相互平行设置。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在门外侧或门内侧实现开门或关门操作,同时,防止操作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这里,该前侧壁2与斜侧壁3间、斜侧壁3与后侧壁4间的夹角均为55°?65°,优选为60。。
[0025]在这里,该盒芯10上的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第三弯折线以及第四弯折线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且将该盒芯10设置成S型,使得该扣手盒不仅外形美观,同时还操作方便,操作时无需考虑上下区分,实用安全,且制作成本低,符合人性化设计。
[00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盒包括盒芯、围覆在所述盒芯周外侧的框体,所述盒芯是由一整块板状材料弯折而成的,所述盒芯包括顶壁、前侧壁、后侧壁、底壁、斜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前侧壁间沿着第一弯折线相连,所述前侧壁与所述斜侧壁间沿着第二弯折线相连,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间沿着第三弯折线相连,所述后侧壁与所述底壁间沿着第四弯折线相连,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弯折线位于所述第三弯折线的下方,所述前侧壁、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三者间构成扣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后端部边缘与所述底壁的前端部边缘分别向内翻转形成防滑用的上挡边与下挡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前侧壁间、所述后侧壁与所述底壁间的夹角均为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相互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与所述斜侧壁间、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后侧壁间的夹角均为55°~65°。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芯是由一整块的304不锈钢板弯折而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第三弯折线以及第四弯折线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芯呈S型设置。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公开了</b><b>一种施工升降机门扣手盒,包括盒芯、围覆在该盒芯周外侧的框体,该盒芯是由一整块板状材料弯折而成的,盒芯包括顶壁、前侧壁、后侧壁、底壁、斜侧壁,顶壁与前侧壁间沿着第一弯折线相连,前侧壁与斜侧壁间沿着第二弯折线相连,斜侧壁与后侧壁间沿着第三弯折线相连,后侧壁与底壁间沿着第四弯折线相连,顶壁与底壁相对设置,第二弯折线位于第三弯折线的下方,前侧壁、斜侧壁与后侧壁三者间构成扣手部。本实用新型的扣手盒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单个扣手部,即可实现双面操作,其操作方便、实用、制作成本低,符合人性化设计。</b>
【IPC分类】B66B13/30
【公开号】CN205114789
【申请号】CN201520955103
【发明人】陈智龙, 邹小平, 杨荣泗
【申请人】张家港市荣达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