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

文档序号:440827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的再利用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废轮胎有三种处理方法翻新、修补、作废品处理。翻新一般是指将废旧轮胎的表面花纹全部打磨掉,然后通过铸模重新涂塑一层橡胶。这种处理方法只是对轮胎表面的处理,翻新轮胎的内部结构和未翻新的废旧轮胎内部结构没有区别,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轮胎翻新的选胎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对胎冠或胎体表面破损稍严重的轮胎都无法处理,另外这种方法也无法处理钢丝胎和胎冠或胎体内部结构有破坏的废旧轮胎;修补一般是指对轮胎表面受破损的地方进行人工修复,这种方法具有和翻新方法同样的缺陷,并且修补过的轮胎质量没有任何保证,使用寿命也很短;对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处理的轮胎则作为废品回收处理,因为橡胶是不可分解物质,这样的处理方法对保护环境十分不利。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本发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显著的提高废旧轮胎的再利用率,十分经济并利于环保。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分离胎冠(1)和胎体(2),将其中结构不受破损的胎冠和胎体重新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分离是指在胎冠钢丝4和胎体钢丝5之间进行切割,切割线距离轮胎的外圆20-30mm,根据轮胎型号确定具体位置,切割不得损坏轮胎内部的钢丝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组合一般包括对选用的胎冠和胎体分别进行打磨、填胶、套合、排空、硫化。
本发明所提供的又一优选技术方案是填胶一般是指在将要套合的胎冠和胎体之间和两侧均匀填充生橡胶。
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实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还可以处理现有技术无法处理的废旧轮胎,提高了轮胎的再利用率,对环保事业贡献巨大。
术语胎冠1是指轮胎外圆带有花纹的部分;术语胎体2是指轮胎内圆部分;


1.图1是轮胎切割线位置示意图;2.图2是图1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分离,将胎冠1或胎体2形状、结构完好的废轮胎沿切割线3进行切割,切割线3距离轮胎的外圆20-30mm,位于胎冠1中的网状钢丝4和胎体2中的环状钢丝5之间,切割过程中须特别注意保护将要留用的胎冠1或胎体2,切割要均匀,刀口应平整;打磨,对切割后的胎体1和胎冠2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填胶,用高压风枪吹干净经过打磨的胎冠、胎体表面上的橡胶粉末后,在胎冠1的内表面和胎体2的外表面均匀涂抹生胶;套合,将涂过生胶的胎冠1、胎体2套在一起,组合成一只轮胎;排空,利用滚轧机将套好的轮胎轧紧,并挤排出其间的空气;硫化,将排空的轮胎置于密封的模具内,向模具内注入蒸汽,通过蒸汽产生的高温使生胶硫化,硫化时间最低为三个小时,根据轮胎的型号、大小确定具体的硫化时间。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从两只废轮胎移植重组成一只质量良好的轮胎。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种种变更和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在本发明待批的权力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分离胎冠(1)和胎体(2),将其中结构不受破损的胎冠和胎体重新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是指在胎冠钢丝(4)和胎体钢丝(5)之间进行切割,切割线距离轮胎的外圆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包括对选用的胎冠和胎体分别进行打磨、填胶、套合、排空、硫化。
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轮胎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胶是指在将要套合的胎冠和胎体之间和两侧均匀填充生橡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的胎冠胎体移植重组方法,具体包括分离、打磨、填胶、套合、排空、硫化工序,将其重新组合成一只轮胎。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利于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
文档编号B29D30/54GK1481987SQ0315347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鲍人好 申请人:鲍人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