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192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底座,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现有的3D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打印产品会粘在3D打印机底座上,需要人工取下,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安装打印机底板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位于打印机底板一侧,打印机底板的上部安 装金属板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位于金属板下侧,金属板的上表面与打印机底板的上表面相平,加热装置与打印机底板之间设置隔热板,打印机底板的侧部安装导轨,导轨上安装滑块,滑块的上部安装铲刀,铲刀与打印机底板的上表面配合,滑块的下部安装螺母,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丝杆,丝杆与螺母配合,底座的上部一侧安装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底座配合,轴承的内圈与丝杆配合。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开设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内安装螺杆,螺杆的下端安装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安装防滑垫。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可以自动将打印产品卸载的3D打印机底座。本发明的铲刀可以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通过步进电机的带动沿打印机底板的上表面水平移动,将打印产品与金属板快速分离,省去了人工取下打印产品的操作,大大节省了3D打印时间。本发明的导轨可以使滑块在运行时保持稳定。本发明的螺母与丝杆配合可以使步进电机在较小功率下就可以带动滑块水平移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可以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使金属板的温度升高,从而方便打印产品与金属板分离。本发明的隔热板可以避免加热装置的高温烧坏打印机底板。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 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轴承 2打印机底板 3底座 4加热装置 5隔热板 6金属板 7铲刀 8滑块 9螺母 10导轨 11丝杆 12步进电机 26固定块 27螺孔 28螺杆 29垫块 3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上部安装打印机底板2和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位于打印机底板2一侧,打印机底板2的上部安装金属板6和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位于金属板6下侧,金属板6的上表面与打印机底板2的上表面相平,加热装置4与打印机底板2之间设置隔热板5,打印机底板2的侧部安装导轨10,导轨10上安装滑块8,滑块8的上部安装铲刀7,铲刀7与打印机底板2的上表面配合,滑块8的下部安装螺母9,步进电机12的输出轴安装丝杆11,丝杆11与螺母9配合,底座3的上部一侧安装轴承1,轴承1的外圈与底座3配合,轴承1的内圈与丝杆11配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可以自动将打印产品卸载的3D打印机底座。本发明的铲刀7可以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 通过步进电机12的带动沿打印机底板2的上表面水平移动,将打印产品与金属板6快速分离,省去了人工取下打印产品的操作,大大节省了3D打印时间。本发明的导轨10可以使滑块8在运行时保持稳定。本发明的螺母9与丝杆11配合可以使步进电机12在较小功率下就可以带动滑块8水平移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4可以在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使金属板6的温度升高,从而方便打印产品与金属板6分离。本发明的隔热板5可以避免加热装置4的高温烧坏打印机底板2。

所述底座3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26,连接块26的中部开设第二螺孔27,第二螺孔27内安装螺杆28,螺杆28的下端安装垫块29。本发明的螺杆28可以通过旋转调整露出第二螺孔27的长度,使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可以调整到合适高度,方便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操作人员使用。

所述垫块29的底部安装防滑垫30。本发明的防滑垫30可以增大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与放置平台的摩擦力,避免自动卸载产品3D打印机底座在放置平台上滑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