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47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鞋用鞋底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制鞋工艺是指将鞋的各个配件的生产制造及将鞋的各个配件装配在一起成为鞋产片的技术和方法。

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一种工艺为胶粘鞋工艺,也称冷粘工艺,是利用粘合剂将鞋帮、内底、外底连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由于鞋帮和鞋底粘合面材料的不同,所使用粘合剂的类型和性质也不同,如氯丁胶粘剂、聚氨脂胶粘剂、SBS胶粘剂等。由于胶粘工艺的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花色品种变化快、易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在制鞋工业中是应用最多的装配工艺,占制鞋产品总量的80%以上。该工艺在皮鞋、运动鞋产品中应用最多。

一般鞋底的成型工艺采用注塑模压法,这种方法先将模具放到加热机上进行预加热,达到合适温度后将鞋底材料放入模具中再加热成型,然后转至冷却机台用常温水浇淋模具冷却,冷却完成后开模取出成品,加工完成。之后成型的鞋底与鞋帮进行粘合。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工艺机械化程度低,模具的加热和冷却需要人工进行转换,不能满足制鞋行业快速发张的需求,不适宜流水化机械加工,且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控制精确度不够,影响成型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成型工艺控制不精确、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大规模机械化加工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提供一种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所述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温控模块、计时模块、重量传感器、加料运动机构、上模运动机构、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和冷却组件运动机构。

所述温控模块、计时模块、加料运动机构、上模运动机构、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冷却组件运动机构均与微控制器相连。所述温控模块包括设置在模腔中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模腔中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微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冷却组件运动机构的运行。

计时模块记录加热组件、冷却组件的运行时间,并将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

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加料机构中,感应加料机构中物料的重量,重量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的密度传感器,所述密度传感器设置在模腔中,感应模腔中物料的密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取模机构,所述取模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鞋底从模腔中取出。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取模机构的运行。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加热组件或冷却组件的运行。

优选地,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感应成型后的鞋底的形状。

进一步地,还包括修整机构,其用于对成型后的鞋底进行修整。微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修整机构的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控制系统的鞋底成型工艺所述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控制器中预设参数;

(2)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将加热组件运动至与下模相配合,控制加热组件运行对模腔进行加热;

(3)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模腔温度达到预设后,微控制器控制加料运动机构运动进行加料,待重量传感器感应到加料机构中的物料达到预设后,微控制器控制加料机构将物料运输至模腔中,之后微控制器控制上模运动机构运行,使上模与下模相配合;

(4)上模与下模配置好后,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运行,使模腔中的物料熔融;

(5)达到预设加热时间后,计时器传输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停止运行,控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将加热组件与下模脱离,并控制冷却组件运动机构将冷却组件运动至于分别于上模和下模相配合,控制冷却组件分别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冷却;

(6)冷却成型中,达到预设冷却时间后,计时器传输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取模机构运行,使成型后的鞋底脱模,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在步骤(4)、(5)中,加热组件或冷却组件运行的过程中,密度传感器感应模腔内物料的密度,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加热组件或冷却组件的运行。若达到预设加热或冷却时间后,物料密度不能达到预设要求,则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或冷却组件继续运行。

优选地,所述成型工艺还包括:(7)取模机构将成型后的鞋底取出模腔后,图像传感器感应鞋底的形状,微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修整机构对鞋底进行修整,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控制鞋底成型装置的运行,使得整个装置运行机械化智能化,且鞋底成型过程中控制精准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配置使用。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系统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密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分别对鞋底成型中的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相应的数据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便于微控制器的判断,实现鞋底成型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

本申请提供的成型工艺,步骤清晰,操作性高,便于鞋底成型的使用,得到的产品质量较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鞋用鞋底成型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温控模块、计时模块、重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加料运动机构、上模运动机构、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冷却组件运动机构、取模机构和修整机构。

微控制器为单片机,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温控模块、计时模块、重量传感器、密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加料运动机构、上模运动机构、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冷却组件运动机构、取模机构和修整机构均与微控制器相连。

温控模块包括设置在模腔中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温度传感器感应模腔中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

微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冷却组件运动机构的运行。

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加料机构中,感应加料机构中物料的重量,重量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

密度传感器设置在模腔中,感应模腔中物料的密度,密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

取模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鞋底从模腔中取出。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取模机构的运行。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加热组件或冷却组件的运行。

图像传感器用于感应成型后的鞋底的形状,与微控制器的通讯端口相连。

修整机构用于对成型后的鞋底进行修整。微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控制修整机构的运行。

实施例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鞋底成型工艺,使用实施例1中的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控制器中预设参数;预设参数包括鞋底成型所需物料的熔融温度、成型后产品的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熔融物料密度、成型后鞋底密度、成型后鞋底的形状等;

(2)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将加热组件运动至与下模相配合,控制加热组件运行对模腔进行加热;

(3)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模腔温度达到预设后,微控制器控制加料运动机构运动进行加料,待重量传感器感应到加料机构中的物料达到预设后,微控制器控制加料机构将物料运输至模腔中,之后微控制器控制上模运动机构运行,使上模与下模相配合;

(4)上模与下模配置好后,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运行,使模腔中的物料熔融;

加热组件运行的过程中,密度传感器感应模腔内物料的密度,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满足预设的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停止运行,妥不能满足预设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继续运行;

(5)达到预设加热时间后,计时器传输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停止运行,密度传感器感应模腔内物料的密度,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满足预设的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停止运行,妥不能满足预设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继续运行;

加热组件停止运行后,微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运动机构将加热组件与下模脱离,并控制冷却组件运动机构将冷却组件运动至于分别于上模和下模相配合,控制冷却组件分别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冷却;

(6)冷却成型中,达到预设冷却时间后,计时器传输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冷却机构停止运行。密度传感器感应模腔内物料的密度,微控制器根据密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满足预设的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冷却组件停止运行,妥不能满足预设参数,则微控制器控制冷却组件继续运行;

冷却组件停止运行后,微控制器控制取模机构运行,使

成型后的鞋底脱模。

(7)取模机构将成型后的鞋底取出模腔后,图像传感器感应鞋底的形状,微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与预设的参数进行判断,控制修整机构对鞋底进行修整,得成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