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线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5917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线卡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卡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三线卡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线卡是一种电工小零件用具。现在分线卡的生产过程中,还没有一种专用模具,无法实现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在分线卡的生产过程中,还没有一种专用模具,无法实现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生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线卡模具。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三线卡模具,包括有下模具本体、U型凸块、小圆凸块、三角凸块、上模具本体、长凸块和大圆凸块,下模具本体上设置有模型凹槽,模型凹槽阵列有三个U型凸块,三个U型凸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圆凸块,两个小圆凸块对称,两个小圆凸块的外侧都阵列有多个三角凸块,上模具本体上设置有长凸块,长凸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大圆凸块,下模具本体与上模具本体结合使用。

优选地,上下模具本体的材料都为合金钢。

优选地,模型凹槽的深度为0.8厘米。

工作原理:下模具本体上设置有模型凹槽,模型凹槽阵列有三个U型凸块,三个U型凸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圆凸块,两个小圆凸块对称,两个小圆凸块的外侧都阵列有多个三角凸块,上模具本体上设置有长凸块,长凸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大圆凸块,下模具本体与上模具本体结合使用。

上下模具本体的材料都为合金钢。

模型凹槽的深度为0.8厘米。

工作时,把上下模具本体安装在注塑设备上,使用注塑设备进行注塑,通过上下模具本体上的凹槽与凸块,使材料成型。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线卡模具,采用多种凹槽与凸块的结构方式,利用注塑设备,能够将材料一次注塑成形,实现了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的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下模具本体,2-模型凹槽,3-U型凸块,4-小圆凸块,5-三角凸块,6-上模具本体,7-长凸块,8-大圆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线卡模具,如图1-6所示,包括有下模具本体1、U型凸块3、小圆凸块4、三角凸块5、上模具本体6、长凸块7和大圆凸块8,下模具本体1上设置有模型凹槽2,模型凹槽2阵列有三个U型凸块3,三个U型凸块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圆凸块4,两个小圆凸块4对称,两个小圆凸块4的外侧都阵列有多个三角凸块5,上模具本体6上设置有长凸块7,长凸块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大圆凸块8,下模具本体1与上模具本体6结合使用。

上下模具本体1的材料都为合金钢。

模型凹槽2的深度为0.8厘米。

工作原理:下模具本体1上设置有模型凹槽2,模型凹槽2阵列有三个U型凸块3,三个U型凸块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小圆凸块4,两个小圆凸块4对称,两个小圆凸块4的外侧都阵列有多个三角凸块5,上模具本体6上设置有长凸块7,长凸块7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大圆凸块8,下模具本体1与上模具本体6结合使用。

上下模具本体1的材料都为合金钢。

模型凹槽2的深度为0.8厘米。

工作时,把上下模具本体1安装在注塑设备上,使用注塑设备进行注塑,通过上下模具本体1上的凹槽与凸块,使材料成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