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707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中最常见的便是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是将PLA或ABS材料融化后,使用喷头逐层喷涂的方式,在工作平台上打印出物体的模型。

目前,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所采用的模型支承板多与机架底座呈一体结构,且模型支承板的表面为光滑平面,3D打印机喷头直接将模型打印在模型支承板表面或将模型打印在模型支承板表面粘贴的美纹纸上,而当模型打印完成,模型冷却后,容易与支承板表面或美纹纸表面牢固的粘合;在将3D模型取下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一个不小心,便容易对打印好的3D模型造成损害,而且在取下3D模型时,还容易带动整个3D打印机一起运动,严重影响了3D打印机的底板水平度,需要继续使用3D打印机打印3D模型时,就必须对3D打印机重新进行水平定位,非常麻烦,严重影响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3D打印机分离设置,且方便将打印好的3D模型取下的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熔融层叠式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包括用于承载3D打印模型的支承板本体,所述支承板本体上表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排布有圆锥孔阵列。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支撑板本体作为3D打印机的一个部分,与3D打印机形成一体结构,且一般3D打印机的支撑板本体内部设有加热器,可以加热支撑板本体,可以避免在打印3d模型时,由于3d模型底层温度的变化,导致3d模型底边产生翘曲变形,影响打印效果。载物板置于支撑板本体上方,并与之紧密贴合,支撑板本体为载物板提供热源;3D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打印的3D模型置于载物板上,3D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刚成型的3D模型处于融化状态,会有部分3D打印材料流入圆锥孔形成圆锥状,从而使得3D模型与载物板结合的更为紧密,以保证3D模型打印成型过程的稳定性;打印完成后,将载有3D模型的载物板从支撑板本体上拆下,3D模型底面的热源消失,3D模型底面的圆锥处产生温度变化,产生一定的应力集中,因而可以较为轻松的将3D模型从载物板上取下。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板本体的侧边还设有至少三个弹性卡扣,所述载物板设有与该弹性卡口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一端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形状为圆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形状为矩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材质为65Mn弹簧钢。65Mn弹簧钢具有较好的弹性,当取下打印好的3D模型时,载物板受力变形,当外力消失后,载物板可以恢复原状,具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这里选择65Mn弹簧钢作为载物板材质的优选。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圆锥孔的截面呈梯形,且梯形底边直径为3mm,梯形高度为2mm。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圆锥孔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斜边与底边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内部上排布有圆锥孔阵列的载物板,在打印时,3D模型可以与载物板紧密结合,打印结束后,可以较为容易的将3D模型从载物板上取下,提高了3D模型打印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取下3D模型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载物板与3D打印机分离设置,避免在取下3D模型过程中,对3D打印机的水平度造成影响,不影响3D打印机的继续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载物板,3D打印过程产生的杂物,只会落在载物板上,不会弄脏打印机整体;在载物板损坏时,只需更换载物板即可,不会对3D打印机的整体造成影响,适应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承板主体,2—载物板,3—圆锥孔,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承载3D打印模型的支承板本体1,所述支承板本体1上表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载物板2,所述载物板2上排布有圆锥孔3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为,载物板2置于支撑板本体1上方,并与之紧密贴合,支撑板本体1为载物板2提供热源;3D打印机在进行打印时,打印的3D模型置于载物板2上,3D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刚成型的3D模型处于融化状态,会有部分3D打印材料流入圆锥孔3形成圆锥状,从而使得3D模型与载物板2结合的更为紧密,以保证3D模型打印成型过程的稳定性。

打印完成后,将载有3D模型的载物板2从支撑板本体1上拆下,3D模型底面的热源消失,3D模型底面的圆锥处产生温度变化,产生一定的应力集中,因而可以较为轻松的将3D模型从载物板2上取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板本体1的侧边增设至少三个弹性卡扣,所述载物板2增设与该弹性卡口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增设弹性卡口,和与弹性卡口位置对应的定位孔,可以更好地将载物板2固定在支撑板本体1上,既方便拆卸,也方便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载物板2一端还增设至少一个定位槽4。支承板本体1与载物板2外形一致,在载物板2的非对称中心加工有定位槽4,可以防止操作者在使用时装反。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载物板2的形状为圆形。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载物板2的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载物板2的材质为65Mn弹簧钢。65Mn弹簧钢具有较好的弹性,当取下打印好的3D模型时,载物板2受力变形,当外力消失后,载物板2可以恢复原状,具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这里选择65Mn弹簧钢作为载物板2材质的优选。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圆锥孔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底边直径为3mm,梯形高度为2mm,梯形斜边与底边夹角为45°。经过实际测试,当圆锥孔3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斜边与底边夹角为45°时,能获得最好的粘合力,并且在取模型时所需力最小,所述圆锥孔3底边直径3mm,梯形高度为2mm时,能获得最佳的打印效果。3D打印机模型支承板上圆锥孔3之间轴线距离应大于圆锥底面直径,小于2倍圆锥底面直径,以保证能获得较大的粘合力。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模型支承板结构,例如圆锥孔3和定位槽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