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60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乳胶产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



背景技术:

乳胶枕头或者乳胶床垫等乳胶产品,在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会先在注胶工位将乳胶注入模具内;接着,由输送装置将注胶后的模具输送进入高温蒸汽箱以使模具内的乳胶定型;然后,由输送装置将乳胶定型后的模具输送至开模工位,以在开模工位通过人工将模具打开并将模具内已成型的乳胶产品取出,而取出乳胶产品后的模具则可被重新输送至注胶工位并进行下一次乳胶产品的成型工作。

但在打开模具时,因模具刚从蒸汽箱里送出,模具温度仍较高,通常会在70℃至95℃之间,容易出现作业人员被烫伤的情况;另外,模具上模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以枕头模具为例,需要两名作业人员合力才能将上模抬起以将模具打开,而床垫模具则需一台行车及四至五名作业人员配合能打开,显然,此人工开模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工且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这种操作模式下,作业人员工作非常辛苦,存在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以及招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旨在实现自动开模,以节省人工和提高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于蒸箱出口和模具冷却区之间,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产品的滚筒式输送线,滚筒式输送线沿其上游至下游分为整理段、开模段和输出段,开模段设有开模工位;

至少一个摆臂,所述摆臂的后端铰接于机架后部且对应开模工位上游和/或下游的位置,摆臂前端有推件,摆臂可在使推件位于上模前端的迫动件下方和推动导杆带动上模后翻至将模具完全打开的位置之间摆动;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臂完成所述摆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机架的后部且对应开模工位上游和/或下游的位置铰接有至少一个摆臂,摆臂的前端设有推件并可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摆臂的铰接中心线摆动。当待开模模具进入开模工位时,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摆臂向后摆动,以使设于摆臂前端的推件推动上模前端的迫动件带动上模向后摆动至模具完全打开,从而自动实现模具的开模工作,整个开模工作无须人工进行,可节省人工和提高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摆臂向前复位摆动,以等待下一次开模工作,而开模后的模具在滚轮式输送线的输送下经输出段进入下游的冷却区,并进行后续的取成品等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在摆臂未后摆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在摆臂后摆到位且过渡板未下摆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在摆臂后摆到位且过渡板下摆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部分结构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4所示,该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包括机架1、至少一个摆臂2以及第一驱动装置3。

其中,所述机架1设于蒸箱出口(未图示)和模具冷却区(未图示)之间,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产品的滚筒式输送线11,滚筒式输送线11沿其上游至下游分为整理段111、开模段112和输出段113,开模段112设有开模工位1121,模具在模工位进行开模操作。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模具指乳胶产品(如乳胶枕头或者乳胶床垫等)模具,且为了使本发明乳胶产品模具开模机构可应用于所述模具的开模工作,需提前对模具进行改装,即将模具的上模200的后端铰接于上模100的后端,上模200绕其与上模100的铰轴摆动大于九十度时,即可以表示模具完全打开,上模200的前端设有向前伸出的迫动件201,迫动件201可以为轴状也可以为板状,每个上模的迫动件20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迫动件201在外力作用下摆动时,可驱动上模200摆动。下模100的底部还可安装底座300,以支撑模具,并在滚筒式输送线11的输送下,带动模具移动。可以理解地,模具从蒸箱(未图示)出来后,其水平朝向会有较大范围的歪斜(即排列很不整齐),这时,需要对模具的水平朝向进行调整。因此,需在整理段111设置一段上游宽下游窄的喇叭状的导向区,其中窄的部分的宽度与模具的底座300的宽度相适,以对模具进行限位,最宽部分的宽度则应该当大于模具底座300的对角长度,以保证从蒸箱出来的模具都能进入导向区,并由导向区对其水平朝向进行整理,最终使模具的水平朝向基本一致。

所述摆臂2的后端铰接于机架1后部且对应开模工位1121上游和/或下游的位置,摆臂2前端有推件21,摆臂2可在使推件21位于上模200前端的迫动件201下方和推动导杆带动上模200后翻至将模具完全打开的位置之间摆动。具体地,摆臂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图1所示为两个迫动件的情况,迫动件21连接于两个摆臂2之间。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摆臂2完成所述摆动。当待开模模具进入开模工位1121时,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摆臂2向后摆动(从图1、图2看,为逆时针向后摆动),以使设于摆臂2前端的推件21推动上模200前端的迫动件201带动上模200向后摆动至模具完全打开(见图2),从而自动实现模具的开模工作,整个开模工作无须人工进行,可节省人工和提高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后,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摆臂2向前复位摆动,以等待下一次开模工作(见图1),而开模后的模具在滚轮式输送线11的输送下经输出段113进入下游的冷却区,并进行后续的取成品等工序。

可以理解地,如图1所示,为避免摆臂2阻碍待开模模具进入开模工位1121,每个摆臂2应该位于相应的两个相邻滚筒之间,机架1位于滚筒式输送线前方的位置设有供摆臂2的前端伸入的避让空间,摆臂2的前端部分向上伸出避让空间(未图示),并连接所述推件21,迫动件201则延伸至位于推件21的上方,在摆臂2未向后摆动时,摆臂2位于滚筒式输送线区域内的部分低于滚筒。

可以选择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可以为气缸、油缸或者旋转电机,摆臂2的后端通过铰轴铰接于机架1上。当第一驱动装置3为气缸或者油缸时,气缸或者油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低于摆臂2的位置,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摆臂2铰接,当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可驱动摆臂2向后摆动,收缩时,则可驱动摆臂2向前向复位摆动。具体地,摆臂2的中前部固设有铰座22,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与铰座22铰接。而当第一驱动装置3为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直接或者通过齿轮组(未图示)与摆臂2后端的铰轴联接,旋转电机的转轴转动时,可带摆臂2摆动。

进一步地,机架1在位于开模工位1121下游且低于滚筒的位置装有第一垂向气缸4,第一垂向气缸4的活塞杆直接或者通过中间连接件安装有第一定位挡件41,第一定位挡件41可在第一垂向气缸4的驱动下在低于滚筒和高于滚筒的位置之间升降。当待开模模具进入开模工位1121时,第一垂向气缸驱动第一定位挡件41上升至高于滚筒,以对完全进入开模工位1121的模具进行阻挡定位,从而防止待开模模具继续向下游移动,以保证模具顺利开模。而模具开模后,第一垂向气缸4则驱动第一定位挡件41下降至低于滚筒,以使滚轮式输送线可将开模后的模具向下游输送。

进一步的,为避免上游的模具对进入开模工位1121的模具的开模产生影响,可在机架1位于开模工位1121上游且低于滚筒的位置安装第二垂向气缸(未图示),第二垂向气缸的活塞杆直接或者通过中间连接件安装有第二定位挡件(未图示),第二定位挡件可在第二垂向气缸的驱动下在低于滚筒和高于滚筒的位置之间升降。当待开模模具完全进入开模工位1121时,第二垂向气缸驱动第二定位挡件上升至高于滚筒,以对上游的模具进行阻挡定位,而当开模工位1121的模具完成开模后,第二垂向气缸驱动第二定位挡件下降至低于滚筒的位置,以供开模工位1121上游的模具进入开模工位1121进行开模,并如此循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1位于滚筒式输送线11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上部固定有支撑杆5,当上模200在推件21的驱动下,向后摆动大于九十度后,所述支撑杆5与迫动件201接触并支撑迫动件201,阻止上模200继续后摆,模具从开模工位1121向冷却区移动的过程中,迫动件201相对支撑杆5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2顶部对应开模工位1121的位置铰接有过渡板6,过渡板6的前端有向下延伸的限位部61,机架1位于过渡板6下方位置装有可驱动过渡板6上下摆动的第二驱动装置7,过渡板6下摆后,限位部61位于迫动件201的前方且与支撑杆5形成将迫动件21夹于其中的过渡槽,可对迫动件201的移动进行导向,支撑架12对应开模工位1121下游且与过渡板相邻的位置装有位于支撑杆5前方的导向杆8,导向杆8和支撑杆5之间形成导向槽,导向槽与过渡槽相对,当模具完成开模并向冷却区移动的过程中,迫动件201在过渡槽的导向下,过渡至导向槽,并沿导向槽继续移动,通过过渡槽和导向槽,可保证开模后的模具向冷却区移动的过程中终始处于模具完全打开的状态。

可以理解地,第二驱动装置7同样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旋转电机,具体连接方式,可考照第一驱动装置3的实施方式。又或者,当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时,可以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如将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支撑架位于过渡板下方的位置,第二驱动装置的活塞杆的上端铰接有驱动件62,驱动件62的上端与过渡板6铰接,第二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伸缩时,可驱动过渡板6摆动。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7、第一垂向气缸和第二垂向气缸在何时作出相应动作,由控制系统控制,而控制系统则可根据设置在机架上的感应器感应模具的位置来发送控制指令,以使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7、第一垂向气缸和第二垂向气缸作出相应动作,至于如何设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看到本实施例的描述后,容易想到如何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