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996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又称塑料成型加工,是将合成树脂或塑料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各种工艺的总称,是塑料工业中一个较大的生产部门。塑料加工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塑料成型是塑料加工的关键环节,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

注塑过程中需要对胚料进行加热致其熔融,再对熔融状态下的胚料进行操作使其成型得到塑料件。胚料在进行熔融操作时,熔融装置内的温度变化和温度控制能够直接影响胚料的熔融效果,因此需要实时对熔融装置内的温度进行采集和调节,保证其对胚料的熔融效果,有利于提高塑料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

s2、分别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

s3、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调整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加热模式。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

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依次记为a1、a2、a3……an;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记为t1、t2、t3……tn;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利用n个加热模块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进行加热,n个加热模块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a1、a2、a3……an一一对应,n个加热模块记为h1、h2、h3……hn;

获取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t1、t2、t3……tn后,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中的m个区域的温度值ti、ti+1、ti+2……ti+m-1作为目标分析区域,计算上述m个目标分析区域的平均温度值te,分别将t1、t2、t3……tn与te进行比较,当tj≤ate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一工作模式,当ate<tj<bte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当bte≤tj≤te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其中,1≤j≤n,a<b<1;

优选地,m为以n/2为起点并向1和n均匀延伸的数值,且m<n;

优选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1且其工作时间为t1,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2且其工作时间为t2,在第三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3且其工作时间为t3,p1>p2>p3,t1>t2>t3。

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一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利用采集单元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

所述采集单元包括n个采集模块,n个采集模块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一一对应;

n个采集模块中,任一个采集模块均包括多个采集子模块,且每一个采集子模块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

优选地,任一个采集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首先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即熔融装置被分割为n个封闭的首尾相接的区域;其次,本发明为每一个区域配置有加热模块,每一个加热模块分别用于对对应的区域进行加热,如此,提高了对目标区域加热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加热操作的有效性。在温度检测过程中,本发明将位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中间的m个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温度分析的基准,中间区域的温度变化率较小,避免了两侧区域温度易受影响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温度分析基准的有效性,进而再根据上述温度平均值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实际温度进行采集和调节,不仅有利于提高温度调节的有效性,而且将熔融装置内n个区域的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从而提高胚料在熔融装置内的熔融效果,进而提高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区域检测的智能注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

s2、分别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

s3、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调整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加热模式。

通过上述方法,首先实现了熔融装置内部区域的均匀分割,使得每一个被分割的区域均对应有一个加热模块,利用特定的加热模块对每一个区域进行加热,一一对应,不仅有利于提高加热操作的针对性,而且提高了加热操作的效果,以将熔融装置内部的温度保持在适宜胚料熔融的范围内,提高胚料的熔融效果,从而保证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具体包括:

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依次记为a1、a2、a3……an;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记为t1、t2、t3……tn;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利用采集单元采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

所述采集单元包括n个采集模块,n个采集模块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一一对应;保证了对熔融装置内n个区域温度采集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n个采集模块中,任一个采集模块均包括多个采集子模块,且每一个采集子模块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以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对熔融装置内的每一个区域的温度进行采集,保证了温度采集的全面性;优选地,任一个采集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利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可进一步提高对熔融装置内每一个区域温度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利用n个加热模块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进行加热,n个加热模块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a1、a2、a3……an一一对应,n个加热模块记为h1、h2、h3……hn;为熔融装置内部每一个区域设置一个对应的加热模块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加热操作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以当某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温度偏低时及时将该区域内的温度调整至预设范围内,保证熔融装置对胚料的熔融效果;

获取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温度值t1、t2、t3……tn后,将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中的m个区域的温度值ti、ti+1、ti+2……ti+m-1作为目标分析区域,计算上述m个目标分析区域的平均温度值te,优选地,m为以n/2为起点并向1和n均匀延伸的数值,且m<n;将熔融装置内靠近中间部分的m个区域作为目标分析区域,有利于保持温度分析的准确性,靠近中间部位的区域的温度保持效果较两侧位置好,也避免了熔融装置内两侧位置温度易受外界条件以及内部构造影响的弊端,提高了上述平均温度值设定的有效性;然后,分别将t1、t2、t3……tn与te进行比较,通过将熔融装置内每一个区域的实际温度值与平均温度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熔融装置内每一个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查看其是否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当tj≤ate时,表明熔融装置内j区域的温度偏低,且温度偏低的程度较大,此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一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1且其工作时间为t1,使加热模块hj保持较大的工作功率以快速将j区域的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内,同时,使加热模块hj保持较长的工作时间,将j区域内的温度稳定再适宜温度范围内,当ate<tj<bte时,表明j区域的温度偏低的程度较上一种情况低,此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2且其工作时间为t2,由于该种情况下j区域温度偏低程度较小,因此使得加热模块保持较低的工作功率和较短的工作时间,避免j区域在有一定温度基础的情况下选用较高功率和较长工作时间时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当bte≤tj≤te时,表明j区域的实际温度略微偏低,此时为保证熔融装置内部整体的加热效果,此时调整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三工作模式下,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保持为p3且其工作时间为t3,通过进一步降低加热模块的工作功率以及缩短加热模块的工作时间来避免能源的浪费,同时使得j区域的实际温度保持在适于熔融胚料的范围内;其中,1≤j≤n,a<b<1,p1>p2>p3,t1>t2>t3;

上述温度调节过程根据每一个区域的实际温度偏离预设温度的范围来为每一个区域选择不同力度的加热操作以及加热时间,不仅有利于提高对每一个区域温度调节的针对性,使熔融装置内部始终保持在利于胚料熔融的范围内,而且有效地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为在j区域的实际温度偏低时更加快速的将其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还包括: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一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利用与j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的加热模块同时启动工作来加快j区域温度升高的速度,使j区域能够吸收相邻两个区域的温度来快速提升自身区域内的实际温度;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二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利用与j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的加热模块同时启动工作来加快j区域温度升高的速度,且相邻两个区域的加热模块采用较低的工作功率和工作时间,避免在提高j区域温度的同时影响自身区域内的温度的情况发生;

当加热模块hj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时,调整加热模块hj-1和加热模块hj+1启动工作并选择第三工作模式,使j区域能够吸收相邻两个区域的温度来快速提升自身区域内的实际温度,且相邻两个区域的加热模块采用较低的工作功率和工作时间,避免在提高j区域温度的同时影响自身区域内的温度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方式中,当j区域的实际温度偏低时,不仅利用j区域对应的加热模块对j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加热操作,而且利用与j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的加热操作来加快j区域实际温度升高的速度,使得熔融装置内部整体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胚料熔融的范围内,进一步保证胚料在熔融装置内部的熔融效果。

本实施方式首先将熔融装置沿其轴向均匀分割为n个区域,即熔融装置被分割为n个封闭的首尾相接的区域;其次,本实施方式为每一个区域配置有加热模块,每一个加热模块分别用于对对应的区域进行加热,如此,提高了对目标区域加热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加热操作的有效性。在温度检测过程中,本实施方式将位于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中间的m个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温度分析的基准,中间区域的温度变化率较小,避免了两侧区域温度易受影响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温度分析基准的有效性,进而再根据上述温度平均值对熔融装置的n个区域的实际温度进行采集和调节,不仅有利于提高温度调节的有效性,而且将熔融装置内n个区域的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从而提高胚料在熔融装置内的熔融效果,进而提高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