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品及其成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3198发布日期:2018-09-25 16:4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过对含有纤维素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而制造的成形品及其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而制造的成形品可以得到形状自由度高的物品,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家电部件、其他日用品等。然而,仅使用通用树脂材料的成形品存在机械强度低的缺点。

因此,基于强化通用树脂材料的目的,有时使用纤维状填料作为添加物。作为纤维状填料,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天然纤维等。这些纤维状填料的拉伸方向上的强度非常高,因此,通过将纤维状填料混合至通用树脂材料而制成复合树脂材料,可以实现成形品的机械强度的提高或者轻量化。

用作纤维状填料的材料当中,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的纤维素系纤维可以由木材等制造,因此非常容易获得,可以期待低成本化。另外,废弃后的处理也容易且适合回收,因此,也有环境负荷较小的优点。

将纤维素系纤维用作填料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充分的强度,需要进行从木浆等原料中细细拆分纤维的解纤工序、以及分散至树脂材料中的分散工序。在该分散工序中,由于纤维素系纤维带有亲水性基团,因此存在难以使之分散至树脂材料中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特定的分散剂配合至树脂材料和纤维素系纤维之中,可以使纤维素系纤维良好地分散。作为分散剂,含有羟值为30mgkoh/g以上的分散剂,优选将分散剂的浓度设为2~10质量%。通过制成这样的构成,纤维素系纤维良好地分散至树脂材料中,可以得到拉伸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等机械强度高的成形品。另外,通过制成这样的构成,可以得到注射成型性良好、成形品的外观良好的注射成型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2-102324a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以往的成形品由于纤维状填料被均匀地分散,因此,若逐渐提高纤维状填料的含有率,则在拉伸弹性模量变高的同时,弯曲弹性模量也变高。这种情况是一般的构造构件所期望的,但根据情况,有时期望拉伸弹性模量高、弯曲弹性模量低。

例如,在承受内压的筒状构造体中,为了抑制由内压变化导致的变形而减小外形尺寸的变化,要求高拉伸弹性模量。另一方面,在筒状构造的两端被固定的情况下,承受温度变化时因热膨胀差异而对筒状构造的两端固定部造成负荷,该两端固定部可能会被破坏。此时,筒状构造体通过弯曲变形来吸收热膨胀差异,可以防止两端固定部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期望弯曲弹性模量低的柔软材料。

像这样,在上述以往的构成中,存在期望拉伸弹性模量高、弯曲弹性模量低时难以得到期望的成形品这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含有纤维素系纤维作为纤维状填料的复合树脂材料并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成形品,与仅存在通用树脂材料的情况相比,在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抑制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形品的特征在于,在使用了含有纤维素系纤维的树脂材料的成形品中,将成形品的厚度记作t时,将自成形品表面起的距离tf满足tf≤0.1×t的范围作为成形表面部,将成形品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将成形表面部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f时,满足df≥1.1×d。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成形品,由于含有纤维素纤维,因此与仅存在通用树脂材料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另外,成形表面部的平均纤维素浓度高于非表面部(中心部)的纤维素浓度,该成形表面部的厚度与整体的厚度相比非常薄,因此,可以得到整体的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受到抑制的成形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一成形品在图1中的a1截面图。

图3是同一成形品的截面放大图,是图2中的b1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5是同一成形品在图4中的a2截面图。

图6是同一成形品的截面放大图,是图5中的b2放大图。

图7是同一成形品的截面放大图,是图5中的c1放大图。

图8a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8b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8c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9a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9b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9c是表示同一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截面放大图。

图10是同一成形品的截面放大图,是图7中的c2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形品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形品1的截面图(从箭头的方向观察图1中的a1截面的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成形品1的截面放大图(图2中的b1放大图)。图1~图3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形品1形成为一面敞开的箱状。另外,如图3所示,成形品1由分散有纤维素系纤维2的树脂材料3形成。图3为概念图,纤维素系纤维2的大小等与实际的缩小比例尺不同。以下,参照图3进一步对纤维素系纤维2的分布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中,x方向设为与箱结构的底面平行的方向,y方向设为与箱结构的底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z方向设为与x方向和y方向这两者垂直的方向。

将成形品1的厚度记作t。将自成形品1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起的距离tf满足tf≤0.1×t的范围分别作为成形表面部4。即,成形表面部4成为成形品1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的外观部及其附近。

纤维素系纤维2在树脂粒料(为了注射成型而被熔融之前)的时间点分散至树脂材料3内。由于注射成型中的流动以及粒料时间点的分散不足等,导致成形品1的截面中的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不一定均匀。

这里,将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将d表示为质量%的情况下,其是由成形品1所含的纤维素系纤维2的总质量除以成形品1整体的质量而算出的值。

此时,对于成形表面部4,也相同地将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f。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在平均纤维素浓度的关系上满足df≥1.1×d,更优选满足df≥1.2×d,进一步优选满足df≥1.5×d。

即,这表示成形表面部4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f大于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换句话说,纤维素系纤维2聚集于成形品1的表面,而在非表面部(中心部)分散有较少的纤维素系纤维2。

这里,作为纤维素系纤维2,可以举出纸浆、纤维素纳米纤维、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棉、麻、黄麻纤维等纤维状填料;以及在它们的表面和末端进行了化学修饰的改性纤维等。由此选择的纤维状填料也可以混合存在多种。

另外,作为树脂材料3,为了确保良好的成形性,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烯烃系树脂(包括环状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酸乙烯基酯系树脂或其衍生物、乙烯基醚系树脂、含卤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聚砜等)、聚苯醚系树脂(2,6-二甲苯酚的聚合物等)、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类、纤维素醚类等)、硅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等)、橡胶或弹性体(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类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等)等。上述的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树脂材料3只要具有热塑性就不限定于上述材料。

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树脂材料3优选为熔点较低的烯烃系树脂。作为烯烃系树脂,除了烯烃系单体的均聚物之外,也包括烯烃系单体彼此的共聚物、烯烃系单体与其他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烯烃系单体,可以举出例如链状烯烃类(乙烯、丙烯、1-丁烯、异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α-c2~20烯烃等)、环状烯烃类等。这些烯烃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上述烯烃系单体中,优选乙烯、丙烯等链状烯烃类。

作为其他共聚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甲基)丙烯酸系单体;马来酸、富马酸、马来酸酐等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羧酸的乙烯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降冰片烯、环戊二烯等环状烯烃;以及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二烯类等。这些共聚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乙烯(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或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等三元共聚物等链状烯烃类(特别是α-c2~4烯烃)的共聚物等。

然后,对具有图3这样的纤维分布的成形品1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将树脂材料3中分散有纤维素系纤维2的复合树脂粒料投入注射成型机中,进行熔融并填充至成形模具,从而将成形品1成形。具体而言,投入至注射成型机中的复合树脂粒料被升温至树脂材料3的熔点以上,成为包含纤维素系纤维2的液态,并被填充至成形模具中。成形模具内的成形品1的形状部分全部填满时,结束填充。在成形模具内,液态的树脂材料3与成形模具发生热交换,由此树脂材料3降温至熔点以下而发生凝固。关于树脂材料3的凝固,从成形品1中的与成形模具接触的表面部开始朝向非表面部(中心部)依次发生凝固。其后,将成形模具冷却,取出成形品1。通过与树脂材料3发生热交换而给予成形模具热量。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树脂材料3的填充结束之前、例如填充开始时、填充过程中,冷却成形模具。即,通过从成形模具夺走比给予树脂材料3的热量更多的热量,使得结束填充树脂材料3的时间点的成形模具的平均温度低于开始填充树脂材料3的时间点的成形模具的总体积的平均温度(以下有时简单地称为平均温度。)。

取出成形品1后,再次将模具升温,进行下一次注射成型。

由此,成形品1的成形表面部4的冷却速度变快。并且,已熔融的树脂材料3中,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高的高浓度部与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低的低浓度部一边对流一边流动,高浓度部靠近成形表面部4时容易发生凝固,另一方面,低浓度部难以发生凝固而进一步继续对流。这是因为:通常纤维素系纤维2的热传导率高于树脂材料3的热传导率,因此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高的高浓度部优先与成形模具发生热交换。即,成形表面部4中,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高的高浓度部容易发生聚集。其结果,实现图3所示那样的成形表面部4的纤维素浓度df高于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的状态。

在表面的纤维素浓度高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目视容易观察到纤维素的凝聚物等,因此通常发生被称为“纤维浮起”的现象。该纤维浮起在作为物品的外观而发挥作用的外观部件中大多作为不良现象处理,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相反,有时通过将成形模具的温度保持得较高这样的操作而使之消除。

然而,在不作为物品的外观而发挥作用的非外观部件中,纤维浮起并不是问题。即使在外观部件中,通过与树脂材料3的颜色的组合、成形品表面的着色,也可以使其变得不显眼。通过控制纤维的流动,也可以将纤维浮起作为设计来使用。像这样,即使发生纤维浮起也能够有效利用的范围很广。

然后,对如此制作的成形品1的强度特性进行说明。成形品1具有图3这样的截面状态。对于图3的y方向、即成形品1的厚度方向,纤维素浓度从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依次为浓浓。若将图3中yz方向的截面(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即厚度方向的截面中的纤维素浓度进行平均,则接近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另外,关于xz方向的截面(与y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成形表面部4的xz方向的截面的纤维素浓度在同一截面内整体较高,而非表面部的xz方向的截面的纤维素浓度在同一截面内整体较低。

这里,若提高成形品1的一部分的纤维素浓度,则成形品1中的该部分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提高。即,纤维素浓度高的成形表面部4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显著提高,而非表面部没有明显提高。

与使纤维均匀分布而提高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的情况相比,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的强度进行说明。首先,考虑在图3的x方向上施加拉伸载荷的情况。此时,纤维素浓度虽有高有低,但在某个y截面上进行平均的话,与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接近。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纤维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在x方向上施加拉伸载荷时的成形品1的拉伸弹性模量大致提高至相同的程度。

另外,考虑对成形品1施加弯曲载荷的情况。在纤维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某个x截面上的纤维素浓度分别接近成形品1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因此,成形品1的弯曲弹性模量整体提高。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成形表面部4的弯曲弹性模量高,但非表面部(中心部)的弯曲弹性模量没有明显提高。成形表面部4由于厚度非常薄,因此结构上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施加弯曲载荷时的成形品1的弯曲弹性模量与纤维均匀分布的情况相比,上升较少。

这样,与仅存在通用树脂材料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在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的同时,能够抑制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另外,与仅存在通用树脂材料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的成形方法能够容易地制造在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抑制弯曲弹性模量提高的成形品。

这样制作的成形品1由于拉伸弹性模量高,即使施加拉伸载荷也难以拉伸,因此对于不希望尺寸变化的物品是有效的。另外,弯曲弹性模量的上升受到抑制,因此比较柔软,对于活用人触碰时感到柔软这一优点的物品是有效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中,成形表面部4的纤维素浓度特别高,因此与纤维素均匀分散的情况相比,表面的耐刮擦性、耐磨损性提高。因此,对于用在人反复接触这样的用途的物品是特别有效的。

(实施方式2)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的截面图(从箭头的方向观察图4中的a2截面的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的截面放大图(图5中的b2放大图)。图4~图6中,对与图1~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成形品11形成为截面闭合成环状的筒状。另外,如图6所示,成形品11由分散有纤维素系纤维2的树脂材料3形成。图6为概念图,纤维素系纤维2的大小等与实际的缩小比例尺不同。以下,参照图6进一步对纤维素系纤维2的分布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x方向设为筒结构的周向(切线方向),y方向设为筒结构的径向(厚度方向)。

将成形品11的厚度记作t。将自成形品11的外周面起的距离tfout满足tfout≤0.1×t的范围作为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将自成形品的内周面起的距离tfin满足tfin≤0.1×t的范围作为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

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是筒状的成形品11的主要外观部。存在在成形品11的内侧流动的内容物或蓄积在其内侧的内容物的情况下,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是与其内容物接触的主要接触部。将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另外,将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fout、将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fin。

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1在平均纤维素浓度的关系上满足dfout>dfin≥1.1×d,更优选满足dfout>dfin≥1.2×d,进一步优选满足dfout>dfin≥1.5×d。即,这表示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fout特别高,其次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fin较高,这些dfout、dfin均高于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换句话说,纤维素系纤维2特别聚集于成形品11的外周面,其次聚集于内周面。并且,非表面部分布有较少的纤维素系纤维2。

对具有图6的纤维分布的成形品11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主要通过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法进行注射成型。此时,成形模具当中,与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接触的外周模具以及与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接触的内周模具均在结束填充之前进行冷却。另外,此时,在从开始填充上述树脂材料起至结束填充为止的时间内,使内周模具的平均温度一直高于外周模具的平均温度。

详细而言,通过使开始填充前的内周模具的平均温度高于外周模具的平均温度、在内周模具与外周模具的冷却速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使外周模具的冷却比内周模具的冷却更早开始,由此实现这样的温度状态。

由此,成形品11中,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的冷却速度最快,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的纤维素浓度dfout特别高。另外,成形品内周表面部16的冷却速度其次变快,因此纤维素浓度dfin变高。并且,能够实现这些dfout、dfin均高于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的状态。

然后,对如此制作的成形品11的强度特性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也是图6的x方向上的拉伸弹性模量高,但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受到抑制。

例如,筒状的成形品11的内容物为高压流体的情况下,成形品11承受内压而趋向于膨胀。此时,由于成形品11的拉伸弹性模量得以提高,因此尺寸的变化受到抑制。由于成形品外周表面部15的拉伸弹性模量高,因此外形尺寸的变化尤其受到抑制。这对于将成形品11配置于狭小空间的情况等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筒状的成形品11的内容物为高温的情况等,成形品11的温度有时会上升。成形品11由热膨胀导致伸长,但成形品11的两端被固定的情况下,对固定部施加负荷,该两端的固定部可能会被破坏。但是,由于成形品11的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受到抑制,因此能够将热膨胀导致的尺寸变化通过弯曲变形的形式进行吸收。因此,可以防止两端固定部的破坏。

这样,与仅由通用树脂材料形成的成形品相比,本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在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抑制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因此,特别是能够减小在承受内压时的外形尺寸的变化,同时能够通过弯曲变形来吸收由热膨胀导致的尺寸变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可以容易地制造与仅存在通用树脂材料的情况相比在使拉伸弹性模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抑制弯曲弹性模量的提高、且承受内压时的外形尺寸的变化小的成形品。

这样制作的成形品11对内部流通高温流体/高压流体且两端固定的管道部件等是特别有效的。在图4~图6中,成形品11被描述成截面形状为圆环状的圆筒形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2中的成形品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对截面为椭圆环状的椭圆筒形或者截面为多角环形的多角筒形、其他不规则形状也是有效的。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的截面放大图(图5中的c1放大图)。图7中,对与图4~图6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成形品11具有熔接线21,所述熔接线21是注射成型时的树脂流动的合流地点。熔接线21根据成形品形状的不同而不会产生,但在环状的成形品11中必然会产生。

将自沿着环状成形品的周向的熔接线21起的距离记作tw,将相对于成形品11的厚度t满足tw≤0.1×t的范围作为熔接部22。熔接部22位于熔接线21的两侧,存在于成形品11整体之中的各熔接线21处。

将熔接部22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w、将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记作d。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1在平均纤维素浓度的关系上满足dw≥1.1×d,更优选满足dw≥1.2×d,进一步优选满足dw≥1.5×d。

即,这表示熔接部22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w高于成形品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换句话说,纤维素系纤维2特别聚集在成形品11的熔接线21附近。

截面中的熔接线21的两端部有时产生熔接缩痕23。产生熔接缩痕23的情况下,在熔接线21上,成形品11的厚度t变小。使用附图说明导致这种状况的理由。

图8a~8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的成形过程的概念图。图8a~8c中,对与图7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该图示意性地表示树脂材料3在成形模具内发生合流的过程。

图8a中,熔融的树脂材料3从成形模具内的2个方向朝着合流地点流过来。图8b中,从2个方向流过来的树脂材料3开始合流,并开始一体化。此时,合流地点成为熔接线21。

图8c中,树脂材料3进一步流入,几乎将成形模具内的空间填满。此时,由于树脂材料3开始凝固以及成形模具内残留有气体等,有时无法完全地填满空间。作为成形模具内的气体,有大气、或者由树脂材料3中挥发的气体等。这样的情况下,在熔接线21的两端产生熔接缩痕23。若成形条件良好,则能够实现熔接缩痕23非常小的状态。

在这样的树脂材料3的流动中,其流动的前端部分与成形模具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与实施方式1的成形方法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成形方法中,相对于开始填充树脂材料3的时间点的成形模具的平均温度,结束填充树脂材料3的时间点的成形模具的平均温度更低。因此,成形模具内的气体也被冷却。因此,树脂材料3的流动的前端部分通过与成形模具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而被冷却,一部分开始凝固。此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纤维素系纤维2的浓度高的部分优先与成形模具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而凝固。

这样流动的结果,如图7所示,熔接部的纤维素浓度高的状态得以实现。另外,图8a~8c表示来自2个方向的树脂材料3的流动以基本相同的速度进行合流的情况,对于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合流的情况,参照图9a~9c进行说明。

图9a中,从附图的右方先流过来的树脂材料3经过长距离先被模具冷却而导致流动速度降低,流动开始停止。图9b中,从附图的左方随后流过来的树脂材料3开始与流动基本停止的右方的树脂材料3发生接触。此时,右方的树脂材料3即使停止流动也不会立即完全凝固,在重力等的影响下发生变形。

图9c中,2个方向的树脂材料3发生合流,形成熔接线21。另外,有时也形成熔接缩痕23。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熔接线21起的一定距离以内的范围内,形成与图7相同的熔接部,其平均纤维素浓度dw高于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

一般的树脂成形品中,图7那样的熔接线21上的强度低于其他部分,从熔接线21被破坏的概率较高。这是因为:因熔接缩痕23而造成熔接线21上的成形品的厚度变小,以及在树脂材料3部分凝固的状态下进行合流等,由此导致熔接线21上的拉伸弹性模量降低。

本实施方式2的成形品11中,熔接部22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w高于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因此,即使在熔接线21上的成形品的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向着图7的x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的降低也受到抑制。

另外,对于熔接线21上的纤维素系纤维2的情况,参照图10进行说明。图10是成形品11的熔接部22的部分截面的放大图(图7中的c2放大图)。图10中,对与图7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熔接线21两侧的熔接部22中,纤维素系纤维2分散在树脂材料3内。纤维素系纤维2在流动时从作为表面部的熔接线21中突出一部分。从熔接线21的两侧突出的纤维素系纤维2彼此缠绕,形成纤维缠绕部31。

另外,在纤维素系纤维2之中,解纤尚未充分完成,存在一部分处于多个纤维素系纤维聚集状态的半解纤纤维素系纤维32。这样,半解纤纤维素系纤维32彼此存在于熔接线21的两侧时,形成多个纤维缠绕部31。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1在熔接线21附近(熔接部22)形成多个纤维缠绕部31。纤维素系纤维2是增强材料,通过相互缠绕,纤维缠绕部31的增强性进一步提高。在熔接线21上,树脂材料3在部分凝固的状态下进行合流并一体化,通过存在多个纤维缠绕部31,拉伸弹性模量的降低受到抑制。

如上,本实施方式的成形品11具有熔接线21,且熔接部22中的纤维素浓度dw高于成形品11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d,因此可抑制熔接线21上的拉伸弹性模量的降低,防止成形品11的破坏。这样制作的成形品11中,局部的拉伸弹性模量的降低受到抑制,由此对于整体承受均等内压的管道部件等是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是形成有熔接线的筒状的成形品11,但即使在实施方式1等非筒状的成形品中,只要形成熔接线,则上述方式和制造方法就是有效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成形品在作为例如汽车部件、家电部件、其他日用品等构造用成形品的用途方面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成形品

2纤维素系纤维

3树脂材料

4成形表面部

t厚度

tf自成形品表面起的距离

d成形品整体的平均纤维素浓度

df成形表面部的平均纤维素浓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