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131发布日期:2018-07-07 10:1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轮胎胎侧用胶片贴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轮胎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因轮胎成型工艺需要垫布层的贴合,垫布层即为尼龙包布层,在胎侧需要预先粘接好四层包布层,然后将粘接好的包布层与胎侧胶片复合形成轮胎胎侧。之前,四层包布层都是手工进行作业,手工制作质量层次不齐、效率慢,需要增加多人专门来制作,更严重的是手工作业时各层包布层相对位置难以控制,贴合后相对尺寸超差,不符合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

一种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包括第一包布供应装置、第二包布供应装置、第三包布供应装置、贴合装置、对标装置,第一包布供应装置、第二包布供应装置、第三包布供应装置分别为贴合装置提供各层尼龙包布,贴合装置包括贴合辊、贴合电机,贴合辊与贴合电机传动连接,以通过贴合电机带动贴合辊转动,以使各层尼龙包布按照工艺要求贴合在贴合辊的辊面上,所述对标装置包括若干光源,若干光源朝向贴合辊的辊面设置,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影在贴合辊的辊面上,以形成各层尼龙包布在贴合辊的辊面上贴合的纵向坐标,所述贴合辊的辊面上还设置若干横向标识,以形成各层尼龙包布在贴合辊的辊面上贴合的横向坐标。

优选的,所述纵向坐标包括与待贴合的尼龙包布层数量对应纵向坐标标识,以形成每一层尼龙包布层的纵向贴合参考标准标识,所述横向标识包括起点坐标标识和终点坐标标识,以形成每一层尼龙包布层的起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和终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

优选的,第一包布供应装置包括主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若干传动辊,主电机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均连接,以驱动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同步转动,第一主动辊用于安装第一尼龙包布卷,第一尼龙包布卷包括第一尼龙包布层和隔离层,第二主动辊用于收卷第一尼龙包布卷的隔离层,若干传动辊用于传送第一尼龙包布卷,并将第一尼龙包布层传送至贴合辊。

优选的,所述第二包布供应装置包括第二轴组,第二轴组用于安装第二尼龙包布卷,第三包布供应装置包括第三轴组,第三轴组用于安装第三尼龙包布卷。

优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踩踏开关、贴合控制器,踩踏开关与贴合控制器连接,贴合控制器与贴合电机连接,踩踏开关采集外部输入的开关信号,并将所述开关信号提供至贴合控制器,贴合控制器依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贴合电机的动作。

优选的,对标装置还包括安装座、若干红外灯,安装座设置在贴合辊的上方,在安装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滑道,红外灯安装在所述滑道内,红外灯相对于滑道能够左右移动,进而通过调整红外灯的位置实现调整红外光线投影在贴合辊的辊面上的纵向坐标的位置。

优选的,还在红外灯与滑道之间设置万向连接头,万向连接头的上端与滑道滑动配合连接,万向连接头的下端与红外灯固定连接,以通过万向连接头调整红外灯,以使红外光线与贴合辊的辊面上的横向标识垂直。

优选的,所述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还包括供应控制装置,供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拉杆、光电感应器、第二拉杆、导筒、供应控制器,第一拉杆固定设置在靠近贴合辊的两个传动辊之间的支架上,光电感应器固定设置在第一拉杆的底端,第二拉杆靠近光电感应器竖直设置,导筒的轴向方向与第二拉杆垂直,导筒设置在第二拉杆的底端,以对第一尼龙包布层进行改向导向,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与固定传动辊的支架轴连接,以使第二拉杆围绕支架转动,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在相同的竖直平面内,光电感应器通过检测导筒位置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提供至供应控制器,主电机与供应控制器连接,以通过供应控制器控制主电机的动作。

优选的,供应控制装置还包括重锤,重锤与第二拉杆的底端连接,以控制第二拉杆自动复位。

本发明中的第一包布供应装置、第二包布供应装置、第三包布供应装置为后序贴合供应所需的四层包布层,其中两层包布层均使用第一包布供应装置供应的第一尼龙包布层,贴合装置中的贴合辊作为四层包布贴合的平台,对标装置在贴合辊辊面上投影纵向坐标,还在贴合辊的辊面上还设置若干横向标识,作为横向坐标,从而使被贴合的各层包布层具有起始坐标点、终止坐标点及纵向坐标线可以参考对照,使得贴合后的包布层整齐,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第一尼龙包布卷、第二尼龙包布卷、第三尼龙包布卷的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座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沿着b-b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表达供应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供应控制装置的左视图。

图7为贴合后的四层包布层的示意图。

图8为贴合后的四层包布层的示意图。该图中,将贴合辊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在辊面上依次贴合两层第一尼龙包布层、第二尼龙包布卷、第三尼龙包布卷,形成的四层包布层,将四层包布层铺平后、并将贴合辊的辊面展开形成长方形平面的示意图。

图中:主电机11、第一主动辊12、第二主动辊13、传动辊14、第二轴组21、第三轴组31、贴合辊41、第一层起点参考线411、第二层起点参考线412、第三层起点参考线413、第四层起点参考线414、第一层终点参考线415、第二层终点参考线416、第三层终点参考线417、第四层终点参考线418、贴合电机42、踩踏开关43、安装座51、滑道511、万向连接头512、红外灯52、第一纵向参考线521、第二纵向参考线522、第三纵向参考线523、第四纵向参考线524、第一拉杆61、光电感应器62、第二拉杆63、导筒64、重锤65、第一尼龙包布层101、隔离层102、第二尼龙包布卷103、第三尼龙包布卷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包括第一包布供应装置、第二包布供应装置、第三包布供应装置、贴合装置、对标装置,第一包布供应装置、第二包布供应装置、第三包布供应装置分别为贴合装置提供各层尼龙包布,贴合装置包括贴合辊41、贴合电机42,贴合辊41与贴合电机42传动连接,以通过贴合电机42带动贴合辊41转动,以使各层尼龙包布按照工艺要求贴合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所述对标装置包括若干光源,若干光源朝向贴合辊41的辊面设置,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影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以形成各层尼龙包布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贴合的纵向坐标,所述贴合辊41的辊面上还设置若干横向标识,以形成各层尼龙包布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贴合的横向坐标。

进一步,所述纵向坐标包括与待贴合的尼龙包布层数量对应纵向坐标标识,以形成每一层尼龙包布层的纵向贴合参考标准标识,所述横向标识包括起点坐标标识和终点坐标标识,以形成每一层尼龙包布层的起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和终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

进一步,第一包布供应装置包括主电机11、第一主动辊12、第二主动辊13、若干传动辊14,主电机11与第一主动辊12、第二主动辊13均连接,以驱动第一主动辊12、第二主动辊13同步转动,第一主动辊12用于安装第一尼龙包布卷,第一尼龙包布卷包括第一尼龙包布层101和隔离层102,第二主动辊13用于收卷第一尼龙包布卷的隔离层102,若干传动辊14用于传送第一尼龙包布卷,并将第一尼龙包布层101传送至贴合辊41。

第一主动辊12、第二主动辊13采用一个主电机11驱动,实现了同步驱动的作用,由于第一尼龙包布层101和隔离层102分离时,第一尼龙包布层101贴合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同时隔离层102被第二主动辊13收卷,二者同步进行,解决了隔离层102堆积或单独收集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二包布供应装置包括第二轴组21,第二轴组21用于安装第二尼龙包布卷103,第三包布供应装置包括第三轴组31,第三轴组31用于安装第三尼龙包布卷104。

进一步,贴合装置还包括踩踏开关43、贴合控制器,踩踏开关43与贴合控制器连接,贴合控制器与贴合电机42连接,踩踏开关43采集外部输入的开关信号,并将所述开关信号提供至贴合控制器,贴合控制器依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贴合电机42的动作。

需要贴合辊41转动时,操作人员踩踏踩踏开关43,踩踏开关43将闭合信号提供至贴合控制器,贴合控制器控制贴合电机42转动;贴合辊41无需转动时,操作人员不去踩踏踩踏开关43,踩踏开关43断开,贴合控制器控制贴合电机42停止转动。

进一步,对标装置还包括安装座51、若干红外灯52,安装座51设置在贴合辊41的上方,在安装座51的下表面上设置滑道511,红外灯52安装在所述滑道511内,红外灯52相对于滑道511能够左右移动,进而通过调整红外灯52的位置实现调整红外光线投影在贴合辊41的辊面上的纵向坐标的位置。

进一步,还在红外灯52与滑道511之间设置万向连接头512,万向连接头512的上端与滑道511滑动配合连接,万向连接头512的下端与红外灯52固定连接,以通过万向连接头512调整红外灯52,以使红外光线与贴合辊41的辊面上的横向标识垂直。

滑道511和安装座51的设置,可以调整红外光线落在辊面上的位置,万向连接头512的设置,可以调整若干红外灯52发出的红外光线相互平行,当与贴合辊41的辊面上的横向标识不垂直时也可以调整。

进一步,所述半自动尼龙包布贴合设备还包括供应控制装置,供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拉杆61、光电感应器62、第二拉杆63、导筒64、供应控制器,第一拉杆61固定设置在靠近贴合辊41的两个传动辊14之间的支架上,光电感应器62固定设置在第一拉杆61的底端,第二拉杆63靠近光电感应器62竖直设置,导筒64的轴向方向与第二拉杆63垂直,导筒64设置在第二拉杆63的底端,以对第一尼龙包布层101进行改向导向,所述第二拉杆63的上端与固定传动辊14的支架轴连接,以使第二拉杆63围绕支架转动,第一拉杆61与第二拉杆63在相同的竖直平面内,光电感应器62通过检测导筒64位置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提供至供应控制器,主电机11与供应控制器连接,以通过供应控制器控制主电机11的动作。

进一步,供应控制装置还包括重锤65,重锤65与第二拉杆63的底端连接,以控制第二拉杆63自动复位。

参见图7、图8,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待贴合的包布层为四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由第一包布供应装置供应,第三层由第二包布供应装置供应,第四层由第三包布供应装置供应,由红外灯52投影到辊面上的纵向贴合参考标准标识分别为第一纵向参考线521、第二纵向参考线522、第三纵向参考线523、第四纵向参考线524,第一纵向参考线521、第二纵向参考线522、第三纵向参考线523、第四纵向参考线524分别作为第一层包布层、第二层包布层、第三层包布层、第四层包布层的纵向参考标准线。

辊面上设置的起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和终点横向参考标准标识为横向标识线,包括第一层起点参考线411、第二层起点参考线412、第三层起点参考线413、第四层起点参考线414,及第一层终点参考线415、第二层终点参考线416、第三层终点参考线417、第四层终点参考线418。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