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58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2层以上的PVC塑料瓦面层材料制造时,主要是采用多台挤出机共同挤压成型的。即,先将面层的原料送进具有多流道的层分配器,之后通过挤出机把送过来的料汇集在一起形成2层以上结构的产品。由上述制造方法和采用的设备存在面层厚度不易控制均匀,生产设备复杂,工艺控制难度高,设备占地空间大,设备成本高和设备能耗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工艺控制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加工效率的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装置,其中,包括带有下料斗的底层料挤出机、在底层料挤出机一侧设有的平模头、在平模头一侧设有的冷热复合机和在冷热复合机上方设有与冷热复合机连接且卷有薄膜的覆膜机,及在冷热复合机一侧设有的定型冷却模具和在定型冷却模具一侧设有的成型切割机。由此,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工艺,(1)先将表层需要用的材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并搅拌均匀;(2)之后,通过挤出流延的方法制成一卷一卷的薄膜待用;(3)进行冷热复合工艺,即将预制成型一卷一卷的薄膜装在特制的覆膜机上待用,等底层材料出来后,将薄膜牵引至底层材料表层,利用底层材料的余热将处于冷膜状态的薄膜加热后热敷合于底层材料表层上。冷热复合工艺可将薄膜热敷合于底层材料表面上或者底面上或者表面和底面上同时使用。具体包括丙烯酸类橡胶丙烯晴苯乙烯共聚物50%-70%、填充剂型润滑改性剂:20%-40%、增韧剂6%-8%、复合型抗氧剂0.4%-0.6%、复合型UV吸收剂:0.6%-0.8%、其它辅助类加工助剂1%填充剂型润滑改性剂为丙烯晴类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之0.1-0.2mm。这一点十分关键,厚度薄了做成产品后达不到耐候保护的目的;厚度厚了会影响后续的生产工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热复合机与平模头之间的距离为200-6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⑴简化工艺,提高加工效率:采用冷热复合工艺,不必使用共挤设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减少设备成本;⑵表层厚度控制更加精准及均匀,还有节省成本。解决了表层材料厚度不均匀,厚度不达标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表层耐候效果;(3)低能耗:不使用大功率的共挤设备,利用底层材料的余热将冷膜加热后热敷合在产品表层,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工艺,具体如下:(1)先将表层需要用的材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并搅拌均匀;(2)之后,通过挤出流延的方法制成一卷一卷的薄膜待用;(3)进行冷热复合工艺,即将预制成型一卷一卷的薄膜装在特制的覆膜机5上待用,等底层材料出来后,将薄膜牵引至底层材料表层,利用底层材料的余热将处于冷膜状态的薄膜加热后热敷合于底层材料表层上。冷热复合工艺可将薄膜热敷合于底层材料表面上或者底面上或者表面和底面上同时使用。具体包括丙烯酸类橡胶丙烯晴苯乙烯共聚物50%-70%、填充剂型润滑改性剂:20%-40%、增韧剂6%-8%、复合型抗氧剂0.4%-0.6%、复合型UV吸收剂:0.6%-0.8%、其它辅助类加工助剂1%。填充剂型润滑改性剂为丙烯晴类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之0.1-0.2mm。这一点十分关键,厚度薄了做成产品后达不到耐候保护的目的;厚度厚了会影响后续的生产工艺。用于复合的薄膜材质可以是耐候改性功能复合膜、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化纤涂塑布、玻纤涂塑布、铝塑复合薄片、浸塑镀锌薄片等材质。表层所需要的耐候改性功能复合膜。

一种冷热复合PVC塑料瓦表层成型装置,包括带有下料斗2的底层料挤出机1、在底层料挤出机1一侧设有的平模头3、在平模头3一侧设有的冷热复合机4和在冷热复合机4上方设有与冷热复合机4连接且卷有薄膜的覆膜机5,及在冷热复合机4一侧设有的定型冷却模具6和在定型冷却模具6一侧设有的成型切割机7。冷热复合机4与平模头3之间的距离为200-600mm。上述的覆膜机5在热复合机4两侧设置有两个。

PVC塑料瓦产品复合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混合好的底层原料输送到底层料挤出机1的下料斗2,经过底层料挤出机1塑化后送入平模头3,初步形成平片状材料,然后将平片状料依次牵引进入冷热复合机4、定型冷却模具6及牵引辊组;第二步将预先放置在覆膜机5上的面层薄膜材料牵引进入冷热复合机4,贴合在底层热片状材料上,控制好冷热复合机4与平模头3之间距离在200-600mm之间,保证冷热复合工艺的实现,同时调整冷热复合机4间的间隙,让冷层材料平整地贴合在表面;第三步冷热复合层完成后,将定型冷却模具6压下,调整好上下间隙,同时开启定长定宽成型切割机7,按要求生产产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