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0004发布日期:2018-06-05 20:3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工业领域中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的部件时,普通方法难以实行,则需要用到注塑模具,即将受热融化的材料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形成品。

而在注塑模具中注塑的过程中行位镶件受到注塑的压力会发生位移,因此,为了防止行位镶件产生位移,需要设置铲基抵住行位镶件。但是,现有技术的铲基在应用的时候,注塑的压力会使得铲基发生变形,导致产品尺寸增大,良品率下降,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铲基在注塑时易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铲基在注塑的压力下不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产品良品率,降低成本的注塑模具。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定模板及铲基,所述动模板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用于装设所述铲基的安装槽孔,所述动模板沿第二方向还包括作为所述安装槽孔内壁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动模板远离所述定模板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安装槽孔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上述注塑模具,通过在安装槽孔的内壁中设置一个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支撑面,且该支撑面沿第一方向朝动模板远离定模板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安装槽孔的范围内,使得铲基与安装槽孔无间隙的接触。如此,铲基在注塑压力下产生移动趋势,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上各有一个支撑位置,不易变形,从而防止行位镶件的后退,保证了产品良品率,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基包括移动部及连接于所述移动部一端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相对所述移动部呈角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孔的形状与所述移动部的形状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行位镶件,所述行位镶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配合槽孔,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配合槽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移动部的一端的限位部,所述定模板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配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还包括作为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反铲面,所述反铲面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铲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定模板靠近所述动模板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限位槽的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相对所述移动部的夹角为9-11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角度为0.4-0.6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注塑模具的铲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动模板、行位镶件及定模板的配合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10,包括动模板12、铲基14及定模板18。动模板12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用于装设铲基14的安装槽孔122,动模板12沿第二方向还包括作为安装槽孔122内壁的支撑面1222,支撑面1222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且支撑面1222沿第一方向朝动模板12远离定模板18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安装槽孔1222的范围内。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上述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10,通过在安装槽孔122的内壁中设置一个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支撑面1222,且该支撑面1222沿第一方向朝动模板12远离定模板18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安装槽孔122的范围内。使得铲基14与安装槽孔122无间隙的接触。如此,铲基14在注塑压力下产生移动趋势,支撑面1222提供给铲基14支撑力,使铲基14不易变形,保证了产品良品率,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支撑面1222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角度为0.4-0.6度。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面1222相对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5度。如此,进一步地提高了对于铲基14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铲基14包括移动部142。进一步地,安装槽孔122的形状与移动部142的形状相匹配。这样,使得铲基14的移动部142位于安装槽孔122内,可实现铲基14与安装槽孔122的支撑面1222的无间隙接触。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铲基14的移动部142沿第一方向靠近安装槽孔122的支撑面1222的一个端面为第一端面1422,且第一端面1422与支撑面1222无间隙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铲基14还包括连接于移动部142一端的导向部144,导向部144相对移动部142呈角度设置。进一步地,导向部144相对移动部142的夹角为9-11度。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44相对移动部142的夹角为1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10还包括行位镶件16,行位镶件16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配合槽孔162,导向部144可滑动地穿设于配合槽孔162。可以理解的是,配合槽孔162相对第一方向也是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方式及角度与导向部144相匹配,以使得导向部144可滑动地穿设于配合槽孔162。

在一个实施例中,铲基14还包括设置于导向部144远离移动部142的一端的限位部146,定模板18开设有与限位部146相配的限位槽182。如此,在定模板18上也存在一个支撑铲基14的位置,进一步强化支撑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模板18沿第二方向还包括作为限位槽182内壁的反铲面1822,反铲面1822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反铲面1822沿第一方向朝定模板18靠近动模板12的一侧表面的正投影落入限位槽182的范围内。可以理解的,定模板18上的反铲面1822与动模板12上的支撑面1222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支撑铲基14,保证铲基14在注塑的压力下不易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动模板和定模板上同时设有支撑铲基的位置,两个支撑位置使得铲基在受到注塑的压力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防止行位镶件变形,保证了产品良品率,降低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