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摘水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1310发布日期:2018-11-27 23:03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自动摘水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摘水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热固性成型工艺均使用人工处理及人机共同辅助摘除,但用人工手工削除浇口残留,一是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二是因为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一致,削除水口时会破坏产品,三是产品的进胶口有多个,人工削除水口残留一次只能削除一个,劳动生产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摘水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若干梳齿,所述旋转臂的前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旋转臂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行水口摘除时,将整模产品套在梳齿上,然后转动旋转臂,带动其上的梳齿旋转,使得整模产品上的水口碰撞到挡板,已达到将水口摘除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梳齿的末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旋转臂上。

梳齿通过套环连接在旋转臂上,便于对损坏的梳齿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套设于所述梳齿上且位于所述梳齿靠近套环的一端。

支撑板对整模产品起到制成的作用,整模产品套在梳齿上时能保持平衡,以保证摘除水口时断口整齐,保证其美观性。

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与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底座在支架上滑动,进而驱动梳齿向前移动,完成将梳齿插入整模产品这一动作,实现自动在上一工序中取出整模产品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通过安装于所述旋转臂两端的轴承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轴承连接的摩擦系数低,使得旋转臂的旋转更加容易。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上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将第一驱动机构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臂的正反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进行水口摘除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底座朝前运动,促使梳齿插入到整模产品的空隙中,然后旋转臂转动,使得固定在梳齿上的整模产品的水口碰撞到挡板上,水口被摘掉;实现了自动摘除水口的目的,提高了水口摘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动摘水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旋转臂,1111-梳齿,1112-套环,112-齿轮,113-支撑板,1131-通槽,12-齿条,13-第一驱动机构,14-挡板,15-轴承座,2-支架,21-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一种自动摘水口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旋转臂11,所述旋转臂11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11上设置有若干梳齿1111,所述旋转臂11的前方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旋转臂11平行。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梳齿1111的末端设置有套环1112,所述套环1112套设于所述旋转臂11上。

其中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支撑板113,所述支撑板113上设置有通槽1131,所述通槽1131套设于所述梳齿1111上且位于所述梳齿1111靠近套环1112的一端。

其中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支架2,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2上,并与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的第二驱动机构21传动连接。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旋转臂11通过安装于所述旋转臂11两端的轴承座1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轴承座15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旋转臂11上固定设置有齿轮112,所述齿轮112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12配合的齿条12,所述齿条12的一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13连接。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为气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