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模潜胶口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651发布日期:2018-09-18 22:05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加工的模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对双色模潜胶口进胶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色模进胶结构可以满足常规结构的双色模,加工过程中,由于公模转动且模仁一样,对于一射和二射的公模面不一致的情况,必须开缺口,但需要结构允许才可以开缺口;对于有潜进胶需求的复杂结构,甚至需要分开注塑后再组装,给加工工艺的制定造成很大的困扰,增加了工序,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模潜胶口进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色模潜胶口进胶结构,包括,公模,可分别与公模配合使用的第一母模、第二母模,还包括,设于公模其中一表面上且可相对该表面上下滑动的动力臂,设于公模上且可相对公模转动的杠杆,设于公模上且可相对公模上下移动的镶件;所述杠杆左臂与动力臂底端面相接触,杠杆右臂与镶件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母模其中一表面上设有避空滑轨及用于推动动力臂上下移动的支撑杆,避空滑轨位于支撑杆右侧;所述第二母模其中一表面上设有避空滑轨及用于推动镶件上下移动的支撑杆,避空滑轨位于支撑杆左侧。

优选地,所述镶件由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内侧板及外侧板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内侧板位于公模内,在内侧板上端设有顶杆。

有益技术效果:在一射的时候,第一母模的支撑杆接触公模的动力臂,在杠杆的作用下使得镶件顶出,得到合模所需的腔体;二射时,公模和第二母模贴合,第二母模的支撑杆接触公模的镶件,镶件退出,使得二射的料从镶件退出的空间进行二次成型,如此往复循环,即可加工出所需的塑胶制品;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减少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模与第一母模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模与第二母模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臂、杠杆及镶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双色模潜胶口进胶结构,包括,公模1,可分别与公模配合使用的第一母模2、第二母模3,还包括,设于公模其中一表面上且可相对该表面上下滑动的动力臂4,设于公模上且可相对公模转动的杠杆5,设于公模上且可相对公模上下移动的镶件6;所述杠杆左臂501与动力臂4底端面相接触,杠杆右臂502与镶件6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母模2其中一表面上设有避空滑轨201及用于推动动力臂上下移动的支撑杆7,避空滑轨201位于支撑杆7右侧;所述第二母模3其中一表面上设有避空滑轨301及用于推动镶件上下移动的支撑杆7,避空滑轨301位于支撑杆7左侧。

所述镶件6由底板601及设于底板上的内侧板602及外侧板603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内侧板602位于公模1内,在内侧板602上端设有顶杆8。

在一射的时候,第一母模2的支撑杆7接触公模的动力臂4,在杠杆5的作用下使得镶件6顶出,得到合模所需的腔体;二射时,公模1和第二母模3贴合,第二母模的支撑杆7接触公模的镶件6,镶件6退出,使得二射的料从镶件6退出的空间进行二次成型,如此往复循环,即可加工出所需的塑胶制品;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