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筛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2172发布日期:2018-10-23 22: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筛选机。



背景技术:

端子逐渐广泛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力端子,连接端子等,是电器,电路中的连接端。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柱形以及针型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在传递电信号和导电方面起到了连接作用。端子组是把端子与骨架组合在一起。在这个行业里传统都是手工作业(用镊子把端子一个一个插到骨架孔里)这样的作业方法,使后工序的品质也难保证,甚至影响到出货。

在端子的批量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端子进行排序定向,现有技术中,通常为人工将端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入模具中,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振动筛选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筛选机,其包括:基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电机、偏心轴、第一基板以及工装盘,所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气缸底座均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第一气缸临近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缸临近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输出轴顶端端面均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端面铰接,所述工装盘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所述工装盘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底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且裸露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轴的同轴设置;所述工装盘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以及尺寸与待筛选的物体的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调整工装盘的两端倾斜度,同时通过偏心轴晃动工装盘,使得工装盘中的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由工装盘位置较高的一端滑向工装盘位置较低的一端,在滑动过程中,待排序定向的物料会落入与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形状以及尺寸适配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自动排序定向,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工,降低人体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盘包括:第一工装盘、一对第二工装盘以及第三工装盘,所述第一工装盘的底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端面连接,一对所述第二工装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工装盘顶端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工装盘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工装盘的上端端面上,所述第三工装盘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工装盘可拆卸的设置,使得在第三工装盘的凹槽中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时,用户可以及时更换第三工装盘,并将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第三工装盘直接放入下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工装盘的设置,用于为第三工装盘作铺垫以及固定第三工装盘,防止第三工装盘受到磨损。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第一工装盘以及所述第二工装盘上设置有顶出孔,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顶端端面贯穿所述顶出孔且抵接在所述第三工装盘的底端端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气缸推动第三工装盘,使得工装盘从第一工装盘中被气缸推出,便于用户在第一工装盘中取放第三工装盘。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盘为顶端开口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装盘顶端开口,一方面,便于用户直接观察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在工装盘中的排序情况,可以及时更换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工装盘;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在工装盘的顶端倒入待排序定向的物料以及安装其他工装盘。

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震棒,所述工装盘的底端端面通过所述减震棒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端面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减震棒,防止工装盘在晃动时对工装盘与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件造成磨损,防止工装盘剧烈晃动,延长了筛选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排序定向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棒包括:螺栓杆以及减震套,减震套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螺栓杆的侧壁上,所述减震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装盘的底端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端面抵接,所述螺栓杆的一端与所述工装盘的底端端面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螺栓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顶端端面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螺栓杆以及减震套,防止工装盘在晃动时对工装盘与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件造成磨损,防止工装盘剧烈晃动,延长了筛选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排序定向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包括:轴体以及半圆弧结构,所述半圆弧结构的圆心位置焊接在所述轴体的一端侧壁上,所述轴体的另一端端面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面对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时,偏心轴的转动会产生离心运动,由于偏心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电机固定在第一基板上,因此,偏心轴的转动带动第一基板晃动,工装盘与第一基板连接,在第一基板的晃动下,工装盘也进行晃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气缸输出轴的升降;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三气缸输出轴的升降,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正方转、控制第一电磁阀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待筛选的物体高度的两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槽的深度设置为待筛选的物体高度的两倍,使得凹槽中可以容纳两个或者多个待筛选的物体,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附图标号说明:1-基座;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电机;5-偏心轴;51-轴体;52-半圆弧结构;6-第一基板;7-工装盘;71-第一工装盘;72-第二工装盘;73-第三工装盘;8-凹槽;9-第三气缸;10-顶出孔;11-减震棒;111-螺栓杆,112-减震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9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八。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筛选机,其包括:基座1、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电机4、偏心轴5、第一基板6以及工装盘7,所述第一气缸2以及第二气缸3的气缸底座均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第一气缸2临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缸3临近所述基座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气缸2以及第二气缸3的输出轴顶端端面均与所述第一基板6的底端端面铰接,所述工装盘7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6的上方,所述工装盘7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连接;所述电机4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6的底端,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基板6的中部且裸露在所述第一基板6的上方,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轴5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轴的同轴设置;所述工装盘7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8,所述凹槽8的形状以及尺寸与待筛选的物体的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

上述结构中,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做推出动作时,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做收缩动作;当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完全推至最大极限时,工装盘的倾斜角45度,即第一气缸完全推出气缸缸筒的外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收缩至最大极限,即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完全收缩至气缸缸筒内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为相同气缸,第一、第二气缸可以将工装盘倾斜45度角。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气缸的型号可以为CDS1B160-150,电机的型号可以为Y2-63M1-2。凹槽的轮廓尺寸可以稍微大于待筛选的物体尺寸,只要便于待筛选的物体落入凹槽中即可。

通过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调整工装盘的两端倾斜度,同时通过偏心轴晃动工装盘,使得工装盘中的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由工装盘位置较高的一端滑向工装盘位置较低的一端,在滑动过程中,待排序定向的物料会落入与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形状以及尺寸适配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自动排序定向,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工,降低人体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可以为端子。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工装盘7包括:第一工装盘71、一对第二工装盘72以及第三工装盘73,所述第一工装盘71的底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端面连接,一对所述第二工装盘7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工装盘71顶端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工装盘73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工装盘72的上端端面上,所述第三工装盘73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凹槽8。

上述凹槽可以不满整个第三工装盘的顶端端面,所述凹槽的方向、大小以及形状均一致。

上述结构中,第三工装盘搭接在所述第二工装盘上,便于以后随时取出第三工装盘,便于用户将第三工装盘放入下一道工序中,便于第三工装盘的更换。第二工装盘72的设置,用于缓冲第一基板对第三工装盘的晃动力,防止由于晃动量过大而将待排序定向的物料从第三工装盘中晃出。此外,第二工装盘72的设置,使得第三工装盘的中部不与第二工装盘以及第一工装盘直接接触,可以降低第三工装盘的磨损,延长第三工装盘的使用寿命。

第三工装盘可拆卸的设置,使得在第三工装盘的凹槽中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时,用户可以及时更换第三工装盘,并将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第三工装盘直接放入下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工装盘的设置,用于为第三工装盘作铺垫以及固定第三工装盘,防止第三工装盘受到磨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气缸9,所述第三气缸9的气缸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第一工装盘71以及所述第二工装盘72上设置有顶出孔10,所述第三气缸9的输出轴顶端端面贯穿所述顶出孔10且抵接在所述第三工装盘73的底端端面上。

其中,在第三气缸的推送下,第三工装盘可以高出或者突出第一工装盘的边框,便于用户取放第三工装盘。

通过第三气缸推动第三工装盘,使得工装盘从第一工装盘中被气缸推出,便于用户在第一工装盘中取放第三工装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工装盘7为顶端开口结构。

工装盘顶端开口,一方面,便于用户直接观察待排序定向的物料在工装盘中的排序情况,可以及时更换装满待排序定向的物料的工装盘;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在工装盘的顶端倒入待排序定向的物料以及安装其他工装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减震棒11,所述工装盘7的底端端面通过所述减震棒11与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端面连接。

通过设置减震棒,防止工装盘在晃动时对工装盘与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件造成磨损,防止工装盘剧烈晃动,延长了筛选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排序定向的效率。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减震棒包11括:螺栓杆111以及减震套112,减震套112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螺栓杆111的侧壁上,所述减震套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装盘7的底端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端面抵接,所述螺栓杆111的一端与所述工装盘7的底端端面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螺栓杆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6的顶端端面连接。

上述减震套可以为橡胶套,减震棒的材料可以为橡胶。

通过设置螺栓杆以及减震套,防止工装盘在晃动时对工装盘与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件造成磨损,防止工装盘剧烈晃动,延长了筛选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待排序定向的物料排序定向的效率。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额所述偏心轴5包括:轴体51以及半圆弧结构52,所述半圆弧结构52的圆心位置焊接在所述轴体51的一端侧壁上,所述轴体51的另一端端面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端面对接。

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时,偏心轴的转动会产生离心运动,由于偏心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电机固定在第一基板上,因此,偏心轴的转动带动第一基板晃动,工装盘与第一基板连接,在第一基板的晃动下,工装盘也进行晃动。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4、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上述控制器的型号可以为MAM-100,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的型号可以均为SJ2000。

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气缸输出轴的升降;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三气缸输出轴的升降,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正方转、控制第一电磁阀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阀。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控制。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凹槽8的深度为待筛选的物体高度的两倍。

凹槽的深度设置为待筛选的物体高度的两倍,使得凹槽中可以容纳两个或者多个待筛选的物体,提高生产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