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6482发布日期:2018-11-02 23:4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旧橡胶再生加工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胶是以废旧轮胎及其它废旧橡胶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有一定可塑度、能重新使用的橡胶。再生胶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再生过程是废胶在增塑剂(软化剂和活化剂)、氧、热和机械剪切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橡胶的部分分子链和交联点断裂的过程,再生胶生产过程包括粉碎、塑化和轧胶三个工序。轧胶可分三个连续的工序:粗炼、薄通和精炼,这三道工序是连续的,在粗炼时,由于要在轧辊上反复轧炼数遍,因此需要将轧过的胶料再翻到轧辊上,目前这一道工序靠的是人工操作,导致整个轧胶工序最少需要三人才能完成,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在上料过程中没有进行计量,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均匀,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上料、计量、返炼的再生胶生产用上料加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加工装置,包括plc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基座,基座侧面安装框架,框架上放置计重装置,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由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空心转轴上固设有转动臂和空心转臂,所述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臂相通,其中空心转臂靠近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由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转动,所述转动轴伸入空心转轴内并与空心转轴轴转连接,所述转动臂和空心转臂的下端之间铰接转运槽,所述转运槽的重心低于铰接点,所述转动轴与转运槽传动链接;

所述框架上端设有四个用于安放计重装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高于空心转轴的高度;

所述计重装置包括计重架,计重架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下端都安装称重传感器,计重架上安装有能轴转的称重槽,所述称重槽由第三正反转电机带动旋转;

所述称重槽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比第二输送带短;所述第二输送带为正反转输送带。

所述转动轴位于空心转轴内的部分固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运槽位于空心转臂内的铰轴固设有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链接。

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计重架上分别设有安装平台。

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为向下凹进的凹槽。

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二正反转电机和第三正反转电机分别传动链接减速机,每一个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都设有停止感应杆和回位感应杆,在输出轴的下方分别设有对应的停止感应开关和回位感应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计重装置可以保证每次投料保持在同一个重量水平,也就是说投料量准确,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其次计重后,通过转运槽和称重槽的配合、上料,代替了人工上料,节约了人力物力,原来需要三人完成的任务,现在一人就可以完成,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e处的放大图。

图中,1原料输送装置,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压辊,41第一安装平台,42第二安装平台,5第一正反转电机,51第一减速机,52第一停止感应杆,53第一停止感应开关,54第一回位感应杆,55第一回位感应开关,6空心转轴,7转动臂,8空心转臂,9第二正反转电机,91第二减速机,92第二停止感应杆,93第二停止感应开关,94第二回位感应杆,95第二回位感应开关,10转动轴,11主动齿轮,12转运槽,13被动齿轮,14链条,15框架,16支撑柱,17凹槽,18计重架,19支撑脚,20称重传感器,21称重槽,22铰轴,23第三安装平台,24第三正反转电机,241第三减速机,242第三停止感应杆,243第三停止感应开关,244第三回位感应杆,245第三回位感应开关,25螺母,26第一输送带,27第二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该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加工装置,整个装置由plc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它包括一个基座,基座侧面焊接一个立着的框架15,框架15上端放置计重装置,计重装置位于原料输送装置1的下方;

基座包括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平行而立,第一立柱2的外侧安装第一安装平台41,第二立柱3外侧安装第二安装平台42,第一安装平台41上安装第一正反转电机5和第一减速机51,在第一立柱2上端通过轴承安装一个横向的空心转轴6,空心转轴6的外端与第一减速机5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机51与第一正反转电机5传动链接,空心转轴6的另一端靠近第二立柱3,在空心转轴6上、靠近第一立柱2的一端固定一根转动臂7,为了减轻重量,转动臂7为空心的比较好,靠近第二立柱3的一端固定一根空心转臂8,空心转轴6与空心转臂8相通,转动臂7和空心转臂8平行;第二安装平台42上安装第二正反转电机9和第二减速机91,第二正反转电机9与第二减速机91传动链接,第二立柱3上端通过轴承安装一个横向的转动轴10,第二减速机91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0的一端连接,由第二正反转电机9通过第二减速机91带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的另一端伸入空心转轴6内,空心转轴6和转动轴10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它们不能同步转动,转动轴10位于空心转轴6内的部分上固设有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位于空心转臂8与空心转轴6相交的地方;转动臂7和空心转臂8的下端铰接一个转运槽12,转运槽12的重心低于铰接点,转运槽12靠近空心转臂8的一端的铰轴22伸入空心转臂8内后固设有被动齿轮13,主动齿轮11和被动齿轮13之间通过链条14传动链接。在第一减速机51的输出轴上有两圈螺纹孔,其中一圈螺纹孔配套一根第一停止感应杆52,在这圈螺纹孔的正下方的第一安装平台41上安装一个第一停止感应开关53;另一圈螺纹孔配套一根第一回位感应杆54,在这圈螺纹孔的正下方的第一安装平台41上安装一个第一回位感应开关55,由第一停止感应开关53和第一回位感应开关55控制第一正反转电机5的启动与回位。第一停止感应杆52与第二回位感应杆94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在第二减速机91的输出轴上有两圈螺纹孔,其中一圈螺纹孔配套一根第二停止感应杆92,在这圈螺纹孔的正下方的第二安装平台42上安装一个第二停止感应开关93;另一圈螺纹孔配套一根第二回位感应杆94,在这圈螺纹孔的正下方的第二安装平台42上安装一个第二回位感应开关95,由第二停止感应开关93和第二回位感应开关95控制第二正反转电机9的启动与回位。第二停止感应杆92与第二回位感应杆94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框架15上端焊接四个用于安放计重装置的支撑柱16,这四个支撑柱16呈矩形排列,支撑柱16的上端高于空心转轴6的高度,支撑柱16的上端为向下凹进的凹槽17;

计重装置包括计重架18,计重架18有四个支撑脚19,每个支撑脚19下端都安装称重传感器20,四个支撑脚19分别安放在四个凹槽17里,计重架18上安装一个称重槽21,称重槽21的两端分别焊接一根轴,称重槽21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计重架18上,其中一根轴连接第三减速机241的输出轴,第三减速机241与第三正反转电机24传动链接,由第三正反转电机24带动称重槽21旋转;第三正反转电机24和第三减速机241都安装在第三安装平台23上,第三安装平台23安装在计重架18上,在第三安装平台23上安装一个第三停止感应开关243和一个第三回位感应开关245,由第三停止感应开关243和第三回位感应开关245控制第三正反转电机24的启动与回位,在第三减速机241的输出轴上套一根第三停止感应杆242和一根第三回位感应杆244,然后用螺母25固定好。

称重槽21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26,第一输送带26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27,第一输送带26比第二输送带27短。第一输送带26和第二输送带27的一端都安装在框架15上,第二输送带27高于转运槽12呈下垂状态时的上口;第二输送带27为正反转输送带。

工作过程如下:第一减速机5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停止感应杆52和第一回位感应杆54之间的夹角通常180°,而第二减速机91的第二停止感应杆92和第二回位感应杆94之间的夹角、第三减速机241上的第三停止感应杆242和第三回位感应杆244之间的夹角通常小于180°,视转运槽12和称重槽21的翻转角度而定,只要能将原料倒干净就行,精炼用的两个压辊4位于第一输送带26和第二输送带27之间。启动plc控制系统,设置好相关参数,使整个生胶生产线都处于待命状态,原料输送装置1运行,将原料输送到称重槽21内,当计重传感器感应到称重槽21内的原料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原料输送装置1暂停输送原料,第三正反转电机24启动,通过第三减速机241带动称重槽21翻转,当第三减速机241的输出轴上的第三停止感应杆242转动到第三停止感应开关243上方时,在plc控制系统控制下,第三正反转电机24停止运转,这时称重槽21已经产生倾斜,将原料倾倒入第一输送带26上,倾倒时间事先在plc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当倾倒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第三正反转电机24再次启动,翻转,当第三回位感应杆244转到第三回位感应开关245上方时,此时称重槽21呈直上直下状态,槽口朝上,也就是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称料,当原料倾倒在第一输送带26上后,第一输送带26将原料输送到两个压辊4上(再生胶生产过程中,第一输送带26一直在运行当中),两个压辊4呈反方向相向运转(如图所示,左边的压辊4顺时针旋转,右边的压辊4逆时针旋转),原料经两个压辊4之间的缝隙被挤压呈片状落入第二输送带27上,第二输送带27以与第一输送带26相反的方向运转,将初次压成片的生胶运送到转运槽12内,初次压成片的生胶全部进入转运槽12后,第一正反转电机5启动,第二输送带27同时停止输送,第一正反转电机5的启动时间也是在plc控制系统中设置好的,也就是说从第三正反转电机24停止运行到第一正反转电机5启动这个时间段是固定的,是事先设计好的,第一正反转电机5启动带动空心转臂8旋转,并通过转动臂7和空心转臂8带动转运槽12转动上升至称重槽21斜上方,由于转运槽12的重心低于其与转动臂7和空心转臂8的铰接点,所以在转动过程中,转运槽12的槽口始终朝上,此时与第二减速机91连接的转动轴10不转动,转动轴10上的主动齿轮11也不转,从而被动齿轮13也不转,但链条14却是随着空心转臂8转动的;当第一停止感应杆52转到输出轴下方的第一停止感应开关53上方时,第一停止感应开关53将信号传送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第一正反转电机5停止转动,与此同时,第二正反转电机9开始启动,带动转动轴10转动,然后通过主动齿轮11、链条14、被动齿轮13带动转运槽12翻转,当第二停止感应杆92转动到输出轴下方第二停止感应开关93上方时,在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第二正反转电机9停止运转,将初次压成片的生胶倒入称重槽21内,倾倒时间达到设定值后,第二正反转电机9再次启动,反转,当第二回位感应杆94转到第二回位感应开关95的上方时,第二正反转电机9停止运转,转运槽12回位到初始状态,同时,在plc控制系统控制下,第一正反转电机5再次启动,反转,转运槽12随之下落,当第一回位感应杆54转到第一回位感应开关55上方时,第一回位感应开关55将信号传送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第一正反转电机5停止转动,转运槽12回到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二输送带27再次启动;由于在转运槽12回落的过程中,计重装置、两个压辊4和第一输送带26一直在运行,所以在第二输送带27再次启动前,上面已经积累了一些二次压成片的生胶,第二输送带27再次启动后将二次压成片的生胶输送到转运槽12内,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也就是压片数次,这个次数也事先在plc控制系统设置好参数,达到次数后,最后一次压片时,第二输送带27的输送方向与前几次输送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最后一次压好的成品生胶就不能落到转运槽12内了,而是落到第二输送带27另一端的成品装置里了。第一批原料压好成片后,原料输送装置1再次启动运行,重复以上步骤,如此周而复始,即可完成全部工作,整个操作过程只用一人操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