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58949发布日期:2019-04-30 18:51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成型技术,采用恒温的模温控制方案。通过外部装置将模具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

受成型周期的限制,恒温的模温控制方案模具温度相对较低。很难应用于成型透明度较高的光学产品、表面有微结构的塑件、高强度复合材料零件、长薄壁件等。

聚合物溶体过早冷却会导致注塑件表面产生熔接痕,流动痕,凹陷等缺陷,从而极大地降低产品的表面质量。为了得到高光表面,通常做法是采用二次加工,在注塑件表面进行电镀或喷漆,但是这种方法将增加成本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注塑成型技术在成型透明度较高的光学产品、表面有微结构的塑件、高强度复合材料零件、长薄壁件等注塑件时会产生多种表面缺陷。

该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在注塑机进行合模之后,启动加热系统将模具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当模具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注塑机给模腔注射橡胶;

在注塑机完成保压之后,关闭加热系统,启动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并在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之后,控制注塑机进行开模;

在注塑机开模完成后,关闭冷却系统。

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通过热水或蒸汽对模具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塔。

可选地,通过数字量信号来控制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该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包括:注塑机控制器、加热系统、冷却系统;

所述注塑机控制器用于在注塑机进行合模之后,启动加热系统将模具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当模具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注塑机给模腔注射橡胶;在注塑机完成保压之后,关闭加热系统,启动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并在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之后,控制注塑机进行开模;在注塑机开模完成后,关闭冷却系统。

可选地,所述加热系统通过热水或蒸汽对模具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塔。

可选地,所述注塑机控制器通过数字量信号来控制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可选地,所述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还包括模温机,用于辅助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温度控制。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首先,在注塑机合模后,控制加热系统将模具温度迅速提高到一个设定值;然后开始给模腔注射橡胶,在注塑机完成保压后,关闭加热系统,启动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冷却完成后,模具打开,关闭冷却系统,取出产品。

本申请提出的模温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成型透明度较高的光学产品、表面有微结构的塑件、高强度复合材料零件、长薄壁件等,通过将模具加热到较高的设定温度,防止聚合物溶体过早冷却,使得成型的注塑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具体来说:1、消除产品表面熔接线、熔接痕、波纹、银丝纹;2、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3、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4、产品不需要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20-30%;5、解决加纤产品所产生的浮纤现象;6、在薄壁成型时提高注塑流动性,提高产品品质和强度,使厚壁成型注塑周期可降低6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注塑机控制器的操作界面。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成型透明度较高的光学产品、表面有微结构的塑件、高强度复合材料零件、长薄壁件等注塑件。在成型时,能够传统的模温控制方法产生的各种表面缺陷,例如表面熔接痕,流动痕,凹陷等。

参考图1,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应用于注塑机控制器,并包括有步骤:

步骤s101,在注塑机进行合模之后,启动加热系统将模具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当模具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注塑机给模腔注射橡胶。

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注塑机控制器在合模完成后,启动加热系统对模具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系统通过热水或蒸汽对模具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当模具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注塑机控制器控制注塑机给模腔注射橡胶。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注塑件,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不相同。

步骤s102,在注塑机完成保压之后,关闭加热系统,启动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并在模具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之后,控制注塑机进行开模。

注塑机控制器在注塑机完成保压之后,关闭加热系统,启动冷却系统,以冷却模具。当模具冷却到设定温度,即第二预定温度之后,注塑机控制器控制注塑机进行开模。

需要说明的是,模具在注射橡胶过程和保压过程,均可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附近,保持在较高的温度,避免聚合物溶体过早冷却,从而避免聚合物溶体过早冷却导致注塑件表面产生熔接痕,流动痕,凹陷等缺陷,使得成型的注塑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通常具有如下的好处:1、消除产品表面熔接线、熔接痕、波纹、银丝纹;2、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3、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4、产品不需要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20-30%;5、解决加纤产品所产生的浮纤现象;6、在薄壁成型时提高注塑流动性,提高产品品质和强度,使厚壁成型注塑周期可降低60%以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注塑机控制器通过数字量信号来控制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通过模温机来辅助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温度控制。模温机可用于在注射橡胶过程和保压过程进行温度调节。

步骤s103,在注塑机开模完成后,关闭冷却系统。

注塑机控制器在注塑机开模完成后,关闭冷却系统。至此,一个注塑件的成型已经完成,同时可进行下一个注塑件的生产。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注塑机控制器的操作界面,可在操作界面上进行参数设定,例如,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各个动作的时间。

对该操作界面进行如下说明:

“蒸汽注射”:选择“使用”后此功能激活。

“仅在自动模式有效”:选择“使用”,则只在自动状态下监测相关输入输出。

“合模信号延迟”:输出信号,此信号在合模开始后,延时设定时间后输出,最小时间单位0.1秒。此信号在注射开始后或按手动键复位。

“注射信号延迟”:输出信号,此信号在注射开始后,延时设定时间后输出,最小时间单位0.1秒。此信号在开模开始后或按手动键复位。

“开模信号延迟”:输出信号,此信号在开模开始后,延时设定时间后输出,最小时间单位0.1秒。此信号循环结束或按手动键复位。

实状态显示:显示在自动或半自动模式下,模具温度的反馈信号。当模具加热到一定温度则“允许注射”信号有输入,则“高温”点亮,表示可以进行注射动作;当模具冷却到一定温度则“允许开模”信号有输入,则“低温”点亮,表示可以进行开模动作。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参考图3,该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包括:注塑机控制器31、加热系统32、冷却系统33;

所述注塑机控制器31用于在注塑机35进行合模之后,启动加热系统32将模具34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当模具34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注塑机35给模腔注射橡胶;在注塑机35完成保压之后,关闭加热系统32,启动冷却系统33,使模具34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并在模具34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之后,控制注塑机35进行开模;在注塑机35开模完成后,关闭冷却系统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系统32通过热水或蒸汽对模具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33具有用于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机控制器31通过数字量信号来控制加热系统32和冷却系统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还包括模温机36,用于辅助加热系统32和冷却系统33对模具34进行温度控制。模温机36可用于在注射橡胶过程和保压过程进行温度调节。

由于本实施例示出的注塑机的模温控制装置与图1对应的一种注塑机的模温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相关的内容可参见前述关于该实施例的说明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精神作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