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监视装置和模具监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58933发布日期:2019-04-30 18:5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模具监视装置和模具监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具监视装置和模具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用于制造树脂产品的树脂成型机、例如注塑成型机中,会反复实施由合模动作、注射动作、树脂材料的冷却和硬化、开模动作以及成型品突出动作构成的成型周期。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模具监视装置,在通过注塑成型机制造树脂产品的工序中,拍摄处于开模动作的完成位置的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监视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状态。该模具监视装置将由监视摄像头拍摄到的开模动作完成后的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监视图像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由此,模具监视装置检测在实施了开模动作时成型品没有保持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例如保持于定模、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脱落而附着于其它区域的动作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488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虽然通过开模动作完成后的监视动作,能够适当判定成型品是否保持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但难以检测成型品的微小的缺损、变形。因此,在开模动作中产生了成型品的一部分残留于定模这样的动作异常的情况下,存在无法适当检测该动作异常而保持该状态继续进行注塑成型机的运转的风险。在该情况下,存在在注塑成型机的合模动作中因上述残留的成型品而损伤定模的模具工作面或者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适当检测在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的模具监视装置和模具监视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模具监视装置的一个形态具备:图像取得部,取得树脂成型机的模具的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图像;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所述成型品的基准姿势相关的基准图像;以及异常监视部,对由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并通过判定两图像的一致度来监视在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这样,模具监视装置对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状态进行监视,因此能够适当辨别因开模动作而出现缺损、变形等瑕疵的成型品。在因开模动作产生了成型品的缺损的情况下,存在其缺损的部分残留于模具的情况。模具监视装置能够适当检测在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如上所述的动作异常。另外,模具监视装置对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拍摄到的成型品的图像与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判定两者是一致还是不同,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监视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另外,在上述模具监视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图像取得部在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取得所述成型品保持于构成所述模具的动模和定模的状态的图像。在该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检测在开模动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异常。

另外,在上述模具监视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异常监视部基于由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监视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姿势是否相对于基准姿势超出允许范围地倾斜。

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姿势相对于基准姿势超出允许范围地倾斜的情况下,容易因开模动作而在成型品产生缺损、变形等瑕疵。通过监视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姿势,能够适当地判别因开模动作而出现缺损、变形等瑕疵的成型品。

另外,在上述模具监视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在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多个不同时刻分别拍摄到的所述成型品的图像,所述异常监视部针对由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多个图像,分别监视是否产生了所述异常。

这样,通过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实施多次监视,能够更加适当地检测在开模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异常。

并且,可以是,上述模具监视装置还具备监视摄像头,所述监视摄像头相对于所述树脂成型机而固定于规定位置,并拍摄所述图像。

在该情况下,能够例如使用由固定于树脂成型机的上方的监视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适当地监视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另外,还能够使用由该监视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监视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以外的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并且,通过使用固定的监视摄像头,不需要用于使监视摄像头移动的机构、构造体。

另外,可以是,上述模具监视装置还具备运转控制部,所述运转控制部在由所述异常监视部判定为有所述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所述树脂成型机的运转。

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因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异常而致使成型品意外地残留于注塑成型机的成型区域等的情况下,在保持该状态下继续进行树脂成型机的运转。因此,能够防止在树脂成型机实施了合模动作时因残留的成型品损伤模具等情况的产生。

并且,可以是,上述模具监视装置还具备:第二图像取得部,取得所述树脂成型机的开模动作完成后的所述模具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和第二异常监视部,基于由所述第二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监视在所述开模动作完成后是否产生了异常。

在该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能够在树脂成型机实施了开模动作时,适当检测成型品不保持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例如保持于定模、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脱落而附着于其它区域的动作异常。

另外,可以是,上述模具监视装置还具备:第三图像取得部,取得所述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的所述模具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和第三异常监视部,基于由所述第三图像取得部取得的图像,监视在所述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是否产生了异常。

在该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能够适当检测在树脂成型机实施了成型品突出动作时,成型品没有从动模的模具工作面脱模而仍然保持于该动模的模具工作面这一动作异常。

并且,本发明的模具监视方法的一个形态包括,取得树脂成型机的模具的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图像的工序;和将所取得的所述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所述成型品的基准姿势的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并通过判定两图像的一致度来监视在所述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的工序。

由此,能够适当检测在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的状态进行监视,因此能够适当检测无法通过开模动作完成后的监视检测出的在树脂成型机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具监视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模具的合模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模具的开模动作的图。

图4是示出成型品突出动作的图。

图5是示出成型品的取出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模具监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说明监视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模具监视装置的监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第一次监视动作的图。

图10是示出模具监视装置中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模具监视装置100的结构与注塑成型机200的结构一并示出的说明图。

注塑成型机200是制造树脂制成型品的树脂成型机。注塑成型机200具备模具10。模具10由互为雌雄关系的定模11和动模12构成。另外,注塑成型机200具备将树脂材料熔融注射的注射部20以及实施模具10的开模和合模的模具驱动部30。注射部20和模具驱动部30由控制部40控制驱动。

注射部20具备在外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加热器的圆筒状的缸21和固定于该缸21的顶端(图1中的左端)的喷嘴22。在缸21的后端部分形成有用于向该缸21内供给树脂材料的供给口(省略图示)。而且,在缸21的外周面上的上述供给口所处的部位,配置有供投入树脂材料的料斗23。另外,在缸21内,混揉树脂材料的螺杆(省略图示)配置成能够沿该缸21的轴向前后进退。而且,该螺杆的基端部安装于螺杆驱动机构24。

注射部20通过使缸21内的螺杆边旋转边后退,由此一边将投入到料斗23中的树脂材料熔融一边从缸21的后端向前端供给树脂材料,将熔融了的树脂材料填充于缸21的前端部的内部。在该状态下,注射部20使缸21内的螺杆前进。由此,填充于缸21的前端部的内部的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从喷嘴22注射。

模具驱动部30具备供定模11固定的固定压板31和供动模12固定的可动压板32。固定压板31和可动压板32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向。

在固定压板31与可动压板32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引导可动压板32的拉杆33。另外,可动压板32与合模机构34连接。

模具驱动部30利用合模机构34,使固定有动模12的可动压板32沿拉杆33向接近固定压板31的方向移动(前进),由此实施合模动作。另外,模具驱动部30利用合模机构34,使固定有动模12的可动压板32沿拉杆33向离开固定压板31的方向移动(后退),由此实施开模动作。

注塑成型机200可以构成为能够对自动运转、半自动运转以及手动运转这些各运转模式进行切换。在自动运转下,注塑成型机200反复执行由合模动作、注射动作、树脂材料的冷却和硬化、开模动作以及成型品突出动作构成的成型周期。

具体而言,注塑成型机200通过由模具驱动部30使可动压板32前进来实施合模动作。由此,如图2所示,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压接于定模11的模具工作面,其结果是,在模具10内形成成型空间。在该图2所示的合模状态下,注塑成型机200实施注射部20的注射动作。由此,熔融了的树脂材料填充于模具10内部的成型空间。注射注入到模具10内的树脂材料冷却一定时间而硬化。树脂材料硬化后,注塑成型机200利用模具驱动部30使可动压板32后退来实施开模动作。此时,在正常状态下,如图3所示,成型品60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中的成型区域(形成上述成型空间的区域)。

接下来,注塑成型机200在开模动作完成后的图4所示的开模极限状态下,实施使图5所示的突出销35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突出的成型品突出动作。由此,成型品60如图4所示,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突出。该成型品60通过自动落下或由机器人等取出机取出,而如图5所示从动模12脱模。

在取出了成型品60后,注塑成型机200使突出销35返回不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突出的原来的位置,由模具驱动部30使可动压板32前进,来再次实施合模动作。

返回图1,模具监视装置100监视注塑成型机200中的模具10的模具工作面的状态、保持于模具10中的成型区域的成型品60的状态。

模具监视装置100具备: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成型区域;和监视控制部120,基于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监视是否产生了与成型相关的异常,控制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

监视摄像头110固定于注塑成型机200的上方,更具体而言,固定于定模11的上方。监视摄像头110构成为能够拍摄在时间序列上连续拍摄的多个图像(影像)。这里,监视摄像头110的设置位置、拍摄方向以及拍摄视场角预先设定为能够拍摄作为监视对象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和成型区域。

图6是示出模具监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如该图6所示,监视控制部120具备中央控制部121、rom122、ram123、图像取得部124、图像数据处理部125、存储部126、显示部127以及操作部128。

中央控制部121是统括地控制监视控制部120的动作的cpu,经由总线,控制监视控制部120的各构成部。rom122是存储中央控制部121执行处理所需的控制程序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am123作为中央控制部121的主存储器、工作区域等发挥功能。即,中央控制部121在执行处理时,从rom122向ram123加载必要的程序等,执行该程序等,由此实现各种功能动作。

图像取得部124从监视摄像头110取得图像。图像数据处理部125对由图像取得部124取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26并在显示部127显示。另外,图像数据处理部125还作为基于由图像取得部124取得的图像来实施监视是否产生了与成型相关的异常的监视动作的异常监视部发挥功能。

图像数据处理部125向中央控制部121输出监视动作的结果,中央控制部121基于从图像数据处理部125输入的监视动作的结果,控制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即,中央控制部121作为在通过图像数据处理部125的监视动作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的运转控制部发挥功能。

操作部128输入操作者对模具监视装置100的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从在注塑成型机200中模具10开始开模动作之后到取出成型品60而开始合模动作之前的期间,实施3次监视动作。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模具监视装置100在模具10开始开模动作后到成为开模极限状态之前这段期间的状态(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下,实施对保持于模具10的成型区域的成型品的状态进行监视的第一次监视动作。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在开模动作完成后的开模极限状态下,实施对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进行监视的第二次监视动作。并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实施成型品突出动作而成型品的取出完成了的状态下,实施对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进行监视的第三次监视动作。

在各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对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监视图像和预先存储的基准图像进行比较,基于两图像的一致度判定是否产生了异常。上述基准图像例如预先存储于图6的存储部126。

以下,具体说明模具监视装置100所执行的监视动作。

图8是用于说明模具监视装置100所执行的监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s1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是否输入了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这里,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是表示在注塑成型机200中已开始开模动作的开模开始信号,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在该s1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待机至输入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当输入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时,移至s2。

在s2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取得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这里,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是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拍摄模具10的模具工作面中的成型区域所得到的监视图像的数据。具体而言,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是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成型品60保持于注塑成型机200的动模12和定模11的状态的图像数据。

模具监视装置100例如能够在从输入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开模开始信号)后至经过预先在计时器中设定的监视时间t1为止的期间,取得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多个图像作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此外,能够任意设定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的数量。例如,模具监视装置100也可以取得在输入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开模开始信号)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一张图像作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

在s3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基于在s2中取得的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来实施第一次监视动作。在第一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对在s2中取得的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与存储于图6的存储部126的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

这里,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是通过拍摄在注塑成型机200的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正常状态的成型区域内的成型品60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该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是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对保持于相互分离的定模11和动模12的成型品60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能够设为在注塑成型机200预先执行的成型处理中的成型出合格品的成型处理的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拍摄的成型品的图像。

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中包括构成来自监视摄像头110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例如640像素×480像素)的各个的位置数据和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使用例如0~255的整数的相对值表示各像素的亮度。

在第一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与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之差是否全部处于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内。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的值全部处于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一致。另一方面,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的值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例如,如图9所示,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姿势相对于用虚线表示的基准姿势61倾斜,在其倾斜量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判定为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如上所述,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成型品60的姿势相对于基准姿势61超出允许范围地倾斜的情况下,会产生在开模动作过程中成型品60的顶端部分不离开定模11、成型品60的一部分残留于定模11这样的动作异常。而且,若在产生了像这样的动作异常的状态下,继续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注塑成型机200实施合模动作,则存在因残留的成型品60的一部分导致定模11的模具工作面、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损伤的风险。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利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第一次监视动作适当监视是否产生了如上所述的动作异常。

返回图8,模具监视装置100在s4中,判定第一次监视动作的结果,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继续进行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移至s5,在判定为有异常的情况下,移至s16。

在s5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表示可以将动模12设为开模极限状态的模具全开动作许可指令。由此,注塑成型机200继续进行开模动作。

在s6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是否已输出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这里,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是表示在注塑成型机200中开模动作完成、动模12到达了开模极限位置的开模极限信号,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在该s6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待机至输入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当输入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时,移至s7。

在s7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取得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这里,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是在开模极限状态下拍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所得到的监视图像的数据。

模具监视装置100例如能够取得在输入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开模极限信号)后经过了预先在计时器中设定的待机时间t2之后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此外,模具监视装置100也可以取得在输入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开模极限信号)后的规定期间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的多个图像作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

在s8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基于在s7取得的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实施第二次监视动作。在第二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对在s7中取得的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和存储于图6的存储部126的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

这里,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是通过拍摄注塑成型机200的开模动作完成后的正常状态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该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是通过在开模动作完成后拍摄保持有成型品60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所得到的图像数据。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能够设为在注塑成型机200预先执行的成型处理中的成型出合格品的成型处理的开模动作完成后拍摄到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

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包含构成来自监视摄像头110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例如640像素×480像素)的各个的位置数据和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使用例如0~255的整数的相对值表示各像素的亮度。

在第二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与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之差是否全部处于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内。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的值全部处于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一致。另一方面,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值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例如,在开模极限状态下,成型品60未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的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判定为第二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二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如上所述,在开模极限状态下成型品60未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的情况下,可认为会产生成型品60被保持于定模11、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脱落而附着于其它区域这样的动作异常。而且,在产生了像这样的动作异常的状态下,若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继续,注塑成型机200实施合模动作,则有残留的成型品60致使定模11的模具工作面、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损伤的风险。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利用开模极限状态下的第二次监视动作适当监视是否产生了如上所述的动作异常。

在s9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第二次监视动作的结果,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继续进行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移至s10,在判定为有异常的情况下,移至s16。

在s10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表示可以开始成型品突出动作的成型品突出许可指令。由此,注塑成型机200开始成型品突出动作。

在s11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是否已输入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这里,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是表示在注塑成型机200成型品突出动作已完成的排出完成信号,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在该s11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待机至输入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当输入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时,移至s12。

在s12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取得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这里,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是在成型品突出动作已结束的状态下拍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而得到的监视图像的数据。

模具监视装置100例如能够取得在输入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排出完成信号)后经过了预先在计时器中设定的待机时间t3之后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此外,模具监视装置100也可以取得在输入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排出完成信号)之后的规定期间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多个图像作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

在s13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基于在s12中取得的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实施第三次监视动作。在第三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将在s12中取得的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与存储于图6的存储部126的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

这里,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是拍摄注塑成型机200的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的正常状态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该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是通过在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拍摄将成型品60脱模了的状态下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所得到的图像数据。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能够设为在注塑成型机200预先执行的成型处理中的成型出合格品的成型处理的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拍摄到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

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包含构成来自监视摄像头110的图像的多个像素(例如640像素×480像素)的各个的位置数据和亮度数据。该亮度数据使用例如0~255的整数的相对值表示各像素的亮度。

在第三次监视动作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与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中的各亮度数据之差是否全部处于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内。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的值全部处于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一致。另一方面,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上述差的值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例如,在成型品突出动作已完成的状态下,成型品60仍然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的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判定为第三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三次基准图像数据不同。

如上所述,在成型品突出动作已完成的状态下,成型品60仍然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成型区域的情况下,可认为产生了成型品60不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脱模这样的动作异常。而且,若在产生了像这样的动作异常的状态下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继续,注塑成型机200实施合模动作,则存在由于残留的成型品60而致使定模11的模具工作面、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损伤的风险。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利用成型品突出动作已完成的状态下的第三次监视动作,适当监视是否产生了如上所述的动作异常。

在s14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第三次监视动作的结果,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继续进行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移至s15,在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移至s16。

在s15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表示可以开始合模动作的合模动作许可指令。由此,注塑成型机200开始合模动作。

在s16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表示在第一次监视动作、第二次监视动作以及第三次监视动作中的任一个检测出异常的异常产生信号,来指示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停止。接下来,在s17中,模具监视装置100使未图示的警报器等工作,向操作者报告产生注塑成型机200的动作异常。

图10是表示模具监视装置100中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时间图。在图10中,(a)~(c)是模具监视装置100的输入信号,(d)~(g)是模具监视装置100的输出信号。

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开模开始信号时(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启动),使计时器工作,在经过规定的监视时间t1为止的期间,执行第一次监视动作。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若判定为在该第一次监视动作中正常、即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姿势与基准姿势一致,则对注塑成型机200输出模具全开动作许可指令(模具全开许可启动)。

之后,在注塑成型机200中模具10成为开模极限状态,开模极限信号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模具监视装置100时(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启动),模具监视装置100使计时器工作,在经过了规定的待机时间t2之后执行第二次监视动作。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判定为在该第二次监视动作中正常、即开模极限状态下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状态与基准状态一致时,对注塑成型机200输出成型品突出许可指令(成型品突出许可启动)。

之后,在注塑成型机200中,执行成型品突出动作,当排出完成信号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模具监视装置100时(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启动),模具监视装置100使计时器工作,在经过规定的待机时间t3之后,执行第三次监视动作。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判定为在该第三次监视动作中正常、即成型品突出动作已结束的状态下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状态与基准状态一致时,对注塑成型机200输出合模动作许可指令(合模许可启动)。

此时,模具监视装置100将来自注塑成型机200的输入信号(第一次监视触发信号、第二次监视触发信号以及第三次监视触发信号)的输入状态复位,并且,使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的输出信号(成型品突出许可指令和模具全开动作许可指令)的输出状态分别复位(各信号关闭)。

注塑成型机200在从模具监视装置100接收到合模动作许可指令时,依次执行合模动作、注射动作、树脂材料的冷却和硬化。而且,当树脂材料硬化后,注塑成型机200对模具监视装置100输出开模开始信号,开始开模动作。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从注塑成型机200输入开模开始信号时,如上所述,使计时器工作,在经过规定的待机时间t1为止的期间,执行第一次监视动作。

此时,如图9所示,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姿势相对于用虚线表示的基准姿势61倾斜的情况下,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为在该第一次监视动作中产生了异常。于是,模具监视装置100对注塑成型机200输出异常产生信号(异常产生启动),接收到异常产生信号的注塑成型机200停止运转。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具监视装置100从监视摄像头110取得树脂成型机200的模具10的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图像(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基于所取得的图像,实施对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进行监视的第一次监视动作。具体而言,模具监视装置100具备对与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基准姿势相关的基准图像(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部126,对第一次监视图像数据与第一次基准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判定两图像的一致度,由此监视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对注塑成型机200的开模动作完成后的模具10(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状态进行监视的第二次监视动作是对成型品60是否正确地保持于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进行监视,而难以检测成型品60的微小的缺损、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监视装置100在第二次监视动作之前,执行对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状态进行监视的第一次监视动作,因此能够利用开模动作适当辨别出现缺损、变形等瑕疵的成型品60。

这里,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图像是成型品60保持于构成模具10的动模12和定模11的状态的图像。模具监视装置100基于该图像,监视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成型品60的姿势是否相对于基准姿势61超出允许范围地倾斜。

因此,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在开模动作的中途预先预测因开模动作致使成型品60的一部分被定模11取得的现象,能够判定为存在异常。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判定保持于动模12和定模11的状态下的成型品60的倾斜,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异常。

并且,如图1所示,监视摄像头110固定于注塑成型机200的上方并且靠近定模11的位置。因此,从监视摄像头110到开模动作中途的成型品60为止的距离比从监视摄像头100到开模动作完成后的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为止的距离小。即,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在比第二次监视动作靠近监视对象的位置处实施第一次监视动作。因此,即使是成型品60的微小的倾斜,模具监视装置100也能适当检测。

另外,监视摄像头110是固定摄像头,因此不需要用于使监视摄像头110移动的机构、构造体等。因此,能够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复杂化。

而且,模具监视装置100在通过第一次监视动作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由此,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防止在成型品60的一部分残留于成型区域的状态下,继续进行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实施合模动作。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在注塑成型机200中实施了合模动作时,因残留的成型品60而致使模具10等损伤。

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在第一次监视动作中,取得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的多个不同时刻分别拍摄的成型品60的图像,对所取得的多个图像分别监视是否产生了异常。具体而言,模具监视装置100在从注塑成型机200开始开模动作后经过规定的监视时间t1为止的期间,从监视摄像头100连续取得成型品60的图像,对所取得的多个图像,分别监视是否产生了异常。

这样,模具监视装置100通过在开模动作中途状态中实施多次监视,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在开模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异常。

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也可以取得注塑成型机200的开模动作完成后的模具10(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基于所取得的图像,实施对在开模动作完成后是否产生了异常进行监视的第二次监视动作。并且,模具监视装置100还可以取得注塑成型机200的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的模具10(动模12)的模具工作面的图像,基于所取得的图像,实施对成型品突出动作完成后是否产生了异常进行监视的第三次监视动作。

这样,模具监视装置100可以在注塑成型机200中模具10开始开模动作后到取出成型品60开始合模动作之前的期间,实施3次监视动作。由此,能够适当检测注塑成型机200的成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常。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能够使用由共用的监视摄像头110拍摄的监视图像实施3次监视动作。因此,无需设置分别与3次监视动作相对应的检测机构。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复杂化。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模具监视装置100在各监视动作中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向注塑成型机200输出异常产生信号并停止注塑成型机200的运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各监视动作中判定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的动作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模具监视装置100可以构成为在监视动作中判定为存在异常而停止注塑成型机200并且将该异常报告给操作者后,能够由操作者输入再次监视指令。模具监视装置100在输入了再次监视指令的情况下,能够再次执行判定为存在异常的监视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模具监视装置100具备监视摄像头110的情况,但监视摄像头110可以不包含于模具监视装置100。即,模具监视装置100只要具备取得由监视摄像头110拍摄到的图像的单元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注塑成型机200为卧式成型机的情况,但注塑成型机200也可以是立式成型机。另外,模具监视装置100监视的树脂成型机并不局限于注塑成型机,例如也可以是嵌件成型机。

标号说明

10…模具,11…定模,12…动模,60…成型品,100…模具监视装置,110…监视摄像头,120…监视控制部,121…中央控制部,124…图像取得部,125…图像数据处理部,126…存储部,200…注塑成型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