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688发布日期:2018-09-18 22:05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



背景技术:

TV lens中心厚是透镜产品最关键的尺寸,我们常常需要使用实验模具来验证一款新产品,确保中心厚度的合格。但是,使用传统的实验模具需要较长的时间修正调整中心厚尺寸,比如需要拆卸整个模具调整注塑的高度,并且甚至还可能需要拆卸注塑机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需要浪费较长时间来寻找最佳的生产加工模具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可以通过不同规格的调节杆或同一调节杆的不同台阶高度来实现注塑时各个高度的调整,从何寻找到合适的生产模具参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上模座、中模板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底板,所述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中模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相对设置有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内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仁内设置有下模芯,上、下模芯之间留有与预设透镜匹配的空隙;还包括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可以用于调整上、下模芯之间的空隙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顶部抵接至下模芯,所述调节柱的底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下模芯之间的调节柱外侧套设有模仁弹簧,所述调节杆一端设置有呈梯级分布的多个台阶,另一端伸出至下模座的外侧,通过插入或者拔出调节杆,调节块滑动至不同的台阶上,调节柱被顶至不同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顶针和配重块,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内凹有与所述配重块大小匹配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配重块的高度,所述顶针上端连接所述下模芯,其下端穿过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顶针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下模芯的边缘均布有三个凸缘,每一顶针连接其中一个凸缘,所述调节杆的台阶处中部开设有便于其中一个顶针通过的通槽,其余两顶针从调节杆前后两侧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仁的顶部内凹有与所述下模芯大小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下模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注塑灌浆的流道;所述调节柱、调节块和模仁弹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内部,所述第二凹槽内开设有利于调节柱和顶针通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中模板的底部和下模座的上部相应开设有用于容纳调节杆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靠近下模座边缘一端底部设置有与台阶数量相同的定位孔,且两相邻定位孔的距离与两相邻台阶的中心位置距离相等,所述下模座的长槽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波珠螺丝。这样有利于实现快速定位至某一台阶的中心位置,防止错位或者调节块歪斜。

优选地,所述上底板的上部开设有注塑用的注入口。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穿过下模座连接至中模板的导向孔内,这样有利于整个下模芯的上升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上模座、中模板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底板,所述下模座设置在所述中模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相对设置有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内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仁内设置有下模芯,上、下模芯之间留有与预设透镜匹配的空隙;还包括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可以用于调整上、下模芯之间的空隙高度。该模具可以辅助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的不同的中心厚度,从而从中选出符合设计的模具参数,这样可以加快模具的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的第一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的第二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的下模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可快速调整注塑透镜中心厚度的模具,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上模座3、中模板5和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3固定连接所述上底板1,所述下模座4设置在所述中模板5与下底板2之间,所述上模座3和下模座4之间相对设置有上模仁6和下模仁7,所述上模仁6内设置有上模芯61,所述下模仁7内设置有下模芯71,上、下模芯之间留有与预设透镜匹配的空隙;还包括调节机构8,该调节机构8可以用于调整上、下模芯之间的空隙高度。具体地,所述上模座3通过第一六角螺丝101固定连接所述上底板1,所述上模座3与所述上底板1还可以一体成型;所述中模板5、下模座4与下底板2之间通过第二六角螺丝102固定,上模座3上开设有容纳上模仁6的模穴。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调节杆81和调节柱82,所述调节柱82的顶部抵接至下模芯71,所述调节柱82的底部连接有调节块83,所述调节块83与下模芯71之间的调节柱82外侧套设有模仁弹簧84,所述调节杆81一端设置有呈梯级分布的多个台阶811,另一端伸出至下模座4的外侧,通过插入或者拔出调节杆82,调节块83滑动至不同的台阶811上,调节柱82被顶至不同的高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8还包括顶针85和配重块86,所述下模座4的底部内凹有与所述配重块86大小匹配的第一凹槽41,且第一凹槽41的深度大于配重块86的高度,所述顶针85上端连接所述下模芯71,其下端穿过所述下模座4连接所述配重块86。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85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下模芯71的边缘均布有三个凸缘,每一顶针85连接其中一个凸缘,所述调节杆81的台阶处中部开设有便于其中一个顶针通过的通槽812,其余两顶针从调节杆81前后两侧穿过。所述配重块86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导向柱87,所述导向柱87的上端穿过下模座4连接至中模板5的导向孔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仁7的顶部内凹有与所述下模芯71大小匹配的第二凹槽72,所述下模芯71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72内,所述第二凹槽72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注塑灌浆的流道73;所述调节柱82、调节块83和模仁弹簧84设置在所述下模座4内部,所述第二凹槽72内开设有利于调节柱82和顶针85通过的通孔74。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模板5的底部和下模座4的上部相应开设有用于容纳调节杆81的长槽42。所述调节杆81的底部靠近下模座4边缘一端设置有与台阶数量相同的定位孔813,且两相邻定位孔813的距离与两相邻台阶811的中心位置距离相等,所述下模座4的长槽42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波珠螺丝9。

所述上底板1的上部开设有注塑用的注入口1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