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196发布日期:2019-01-05 00: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采用缠绕成型机,通过在模具轴的外周面缠绕多层片材的方式来生产纤维管道,将连续纤维等片材经过放卷、预热后,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模具轴上,然后进行加热熔融、辊压、冷却固化、脱模等工艺得到成品。

但是现有的缠绕成型机制作得到的纤维管道经常存在各层间贴合度不够,留有空隙,因此空气容易进入空隙内,导致管道在加热固化后出现变形、开裂、粘结不紧密等问题,严重影响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有效使得管道的外层与内层完全贴合,产品质量好,成品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包括纤维缠绕机、内管挤出机、外层挤出机、冷却装置、牵引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内管挤出机包括内管挤出机机身和内管机头模具,所述内管机头模具的输出口与所述纤维缠绕机的内腔的入口相对应;所述外层挤出机包括外层挤出机机身和外层机头模具,所述外层挤出机机身和所述外层机头模具呈90°夹角,两者之间通过真空腔连通;所述外层挤出机机身和所述内管挤出机机身也呈90°夹角;所述纤维缠绕机的内腔的出口对应于所述真空腔的入口;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外层机头模具位置对应,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位置对应,所述收卷装置和所述牵引装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缠绕机采用双向纤维缠绕机,所述内管挤出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储线架。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采用辊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采用喷淋式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内管在真空腔中被外层材料包覆,通过真空腔实现负压,因此外层与内层能够完全贴合,从而能有效避免管道在加热固化后出现变形、开裂、粘结不紧密等问题,成品率高,生产得到的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产品质量好,产品表面凹凸有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包括纤维缠绕机1、内管挤出机2、外层挤出机3、冷却装置4、牵引装置5和收卷装置6;所述内管挤出机2包括内管挤出机机身21和内管机头模具22,所述内管机头模具22的输出口与所述纤维缠绕机1的内腔的入口相对应;所述外层挤出机3包括外层挤出机机身31和外层机头模具32,所述外层挤出机机身31和所述外层机头模具32呈90°夹角,两者之间通过真空腔33连通;所述外层挤出机机身31和所述内管挤出机机身21也呈90°夹角;所述纤维缠绕机1的内腔的出口对应于所述真空腔33的入口;所述冷却装置4与所述外层机头模具32位置对应,所述牵引装置5与所述冷却装置4位置对应,所述收卷装置6和所述牵引装置5对应。

上述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在于:内管从内管机头模具挤出后送入所述纤维缠绕机的内腔中,纤维缠绕机在内管的表面缠绕包覆增强纤维层。包覆增强纤维层后的内管从纤维缠绕机的内腔输出,送入真空腔中。内管在真空腔中被从外层挤出机机身输送而来的外层材料包覆,并从外层机头模具中挤出,经过冷却装置冷却后,由牵引装置牵引至收卷装置收卷成型。

在上述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中,由于内管在真空腔中被外层材料包覆,通过真空腔实现负压,因此外层与内层能够完全贴合。所述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生产设备能有效避免管道在加热固化后出现变形、开裂、粘结不紧密等问题,成品率高,生产得到的大口径纤维增强水管产品质量好,产品表面凹凸有序。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缠绕机1采用双向纤维缠绕机,所述内管挤出机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储线架7。采用双向纤维缠绕机和分设在内管挤出机两侧的储线架,可以在内管表面以双向缠绕的方式形成纤维网,进一步提高增强纤维层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水管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5采用辊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4采用喷淋式冷却装置。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