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157发布日期:2019-01-05 00: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



背景技术:

碳纤维开口轮圈胎槽开口区域是用一个铝合金材料制作的治具做骨架,将碳纤维多向布在治具上包裹出轮圈胎槽造型,在成型前需将铝合金治具取出,再放入模具经高压加热固化,脱模后制成碳纤维轮圈粗胚。因该铝合金治具为硬质材料,在取治具过程中,胎槽造型要先扭曲,将胎槽扩张后才能取出治具,然后再将胎槽造型复原。这种做法在拆取治具时不易操作,且胎槽造型会扭曲变形影响产品品质。采用这种工艺制造轮圈胎槽,在拆取治具时,要先将轮圈胎唇扩张才可以取出,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胎槽造型会扭曲变形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面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腔,该两个凹腔之间设有支撑部;

还包括用于卷制胎槽的硅胶条,所述硅胶条包括上端部及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围部,所述两个侧围部适配装接进所述两个凹腔内,所述上端部盖住所述支撑部上表面且配合所述两个侧围部包围所述支撑部。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侧围部上均设有凹槽,该两个凹槽用于容纳胎槽胎唇。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部及两个侧围部一体成型。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部为弧面结构。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横截面是矩形,所述基座采用铝合金制造成型。

相比于现有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通过将原有铝合金治具的胎槽成型部分改用硅胶材质做出胎槽造型,将卷制好的碳纤维包裹在硅胶条上,因硅胶条材质柔软,通过挤压硅胶条便可取出治具,由于硅胶条的轻便性,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高。另外,硅胶条与基座是可拆装的,硅胶条可随时进行更换,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剖视图;

图4为碳纤维轮圈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碳纤维轮圈与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3,一种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包括基座1和用于卷制胎槽的硅胶条2。

具体结构中,所述基座1顶面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腔11,该两个凹腔11 之间设有支撑部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条2包括上端部21及两个对称设置的侧围部22,所述两个侧围部22适配装接进所述两个凹腔11内,所述上端部21盖住所述支撑部12上表面且配合所述两个侧围部22包围所述支撑部12。

所述两个侧围部22上均设有凹槽221,该两个凹槽221用于容纳胎槽胎唇。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的横截面是矩形,并且采用铝合金制造成型。

所述硅胶条的上端部21为弧面结构,贴合胎槽设计。所述上端部21及两个侧围部22采用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请查阅图4至图6,碳纤维开口轮圈胎槽3开口与硅胶条的上端部相贴合,并且胎槽的胎唇31容置于硅胶条两侧围部的凹槽内。在将治具取出的过程中,无需将胎槽3扩张,只需要将挤压硅胶条2便可轻松取出治具,胎槽胎唇31不会因受力扩张变形,影响产品的整体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圈胎槽成型用治具通过将原有铝合金治具的胎槽成型部分改用硅胶材质做出胎槽造型,将卷制好的碳纤维包裹在硅胶条上,因硅胶条材质柔软,通过挤压硅胶条便可取出治具,由于硅胶条的轻便性,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高。另外,硅胶条与基座是可拆装的,硅胶条可随时进行更换,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