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134发布日期:2019-01-05 00:0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特别是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环境性能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领域,并已逐步在汽车等工业领域推广。传统复合材料大多采用真空导入、热压罐等成型工艺,存在固化和成型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国内快速固化预浸料的开发成功,固化时间降低至5min,可大幅降低复合材料成型周期和制造成本,适合批量化成型,因此模压成型将是车用复合材料的主流成型工艺之一。

传统模压成型模具生产效率低,为降低模具成本,一般借助液压机台面的加热板加热,加热效率低,时间长,且模具结构较为简单,难以成型结构复杂制品。随着快速成型工艺的发展,汽车工业领域等对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模具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满足高效率的生产节拍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模具功能和结构设计满足复杂结构零部件成型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其一方面集成加热、顶出脱模机构,提高模具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针对产品存在的脱模负角问题设计抽芯滑块结构,解决制品成型后难以脱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上压板和型腔,所述下模上设有型芯,所述型腔和型芯之间为带负角复合材料制品,所述上模还设有上模隔热板和上模加热装置,所述上模隔热板位于上压板与型腔之间,所述下模设有型芯、活件、抽芯滑块、顶出机构、下模隔热板和下模加热装置,所述活件位于下模型芯制品负角处,所述活件与下模型芯通过销钉定位并滑动配合,所述型芯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抽芯滑块置于导向槽内并通过导向槽与下模面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抽芯滑块由滑块驱动件推动与型芯、型腔和活件一起形成制品成型腔体,所述顶出机构位于下模的下方,用于在制品成型后将制品和活件顶出实现脱模。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其上模加热装置、下模加热装置和顶出机构的设置,集成了加热系统和顶出脱模机构,使模具实现了自动加热和自动顶出脱模,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其下模型芯上抽芯滑块和活件的设置,通过滑块驱动件推动抽芯滑块,使抽芯滑块与型芯、型腔和活件一起形成制品成型腔体,有效解决了制品负角存在难以脱模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抽芯滑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抽芯滑块的压条,压条的设置,用于压紧定位抽芯滑块,有效确保抽芯滑块与型芯、型腔和活件形成制品成型腔体状态时的密封效果,进而确保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抽芯滑块的外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定位抽芯滑块,另一方面在抽芯滑块由滑块驱动件向外带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抽芯滑块的外部设有滑块驱动件,所述滑块驱动件为油缸,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常见驱动件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件为采用钢材、铝合金、镁合金、聚四氟乙烯或膨胀橡胶中的任一种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活件通过定位销与下模的定位孔相配合,所述活件与下模活动式转动连接的,有效确保活件与下模成型腔体的制品形态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加热装置和下模加热装置分别包括上模加热通道和下模加热通道,所述上模加热装置和下模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均为油温加热或者蒸汽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的顶出方式为油缸顶出或者气缸顶出。

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其上模加热装置、下模加热装置和顶出机构的设置,集成了加热系统和顶出脱模机构,使模具实现了自动加热和自动顶出脱模,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第二、脱模简单、容易,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其下模型芯上抽芯滑块和活件的设置,通过滑块驱动件推动抽芯滑块,使抽芯滑块与型芯、型腔和活件一起形成制品成型腔体,有效解决了制品负角存在难以脱模的问题,使复合材料负角制品脱模变得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模压模具中抽芯滑块与下模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22模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有上压板11和型腔12,所述下模2上设有型芯21,所述型腔12和型芯21之间为带负角复合材料制品,所述上模1还设有上模隔热板13和上模加热装置14,所述上模隔热板13位于上压板11与型腔12之间,所述下模2设有型芯21、活件24、抽芯滑块22、顶出机构23、下模隔热板26和下模加热装置27,所述上模加热装置14和下模加热装置27分别包括上模加热通道和下模加热通道,所述上模加热装置14和下模加热装置27的加热方式均为油温加热或者蒸汽加热。所述活件24位于下模2型芯21制品负角位置处,所述活件24与下模2的型芯21通过销钉定位并滑动配合,具体地,所述活件24为采用钢材、铝合金、镁合金、聚四氟乙烯或膨胀橡胶中的任一种材质制成,所述活件24通过定位销与下模2的定位孔相配合,所述活件24与下模2活动式转动连接的,有效确保活件24与下模2成型腔体的制品形态和质量。所述型芯21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抽芯滑块22置于导向槽内并通过导向槽与下模2面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抽芯滑块22由滑块驱动件25推动与型芯21、型腔12和活件24一起形成制品成型腔体。所述顶出机构23的顶出方式为油缸顶出或者气缸顶出,所述顶出机构23位于下模2的下方,用于在制品成型后将制品和活件24顶出实现脱模。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22模压模具,其上模加热装置14、下模加热装置27和顶出机构23的设置,集成了加热系统和顶出脱模机构,使模具实现了自动加热和自动顶出脱模,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其下模2型芯21上抽芯滑块22和活件24的设置,通过滑块驱动件25推动抽芯滑块22,使抽芯滑块22与型芯21、型腔12和活件24一起形成制品成型腔体,有效解决了制品负角存在难以脱模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抽芯滑块2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抽芯滑块22的压条28,压条28的设置,用于压紧定位抽芯滑块22,有效确保抽芯滑块22与型芯21、型腔12和活件24形成制品成型腔体状态时的密封效果,进而确保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所述抽芯滑块22的外部设有导向块29,导向块29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定位抽芯滑块22,另一方面在抽芯滑块22由滑块驱动件25向外带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抽芯滑块22的外部设有滑块驱动件25,所述滑块驱动件25为油缸,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常见驱动件进行驱动。

结合图1和图2,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22模压模具的特点,需要与液压成型机配合使用。为了更好理解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快速成型抽芯滑块22模压模具,结合液压成型机对成型工艺过程进行描述。模具上、下模2通过锁模机构分别固定在液压成型机的上、下工作台上。上、下模2处于打开状态,将活件24放入下模2腔内设定的位置,将预铺贴成型的预浸料铺层铺放至成型模具,通过液压机将上、下模2闭合后,油缸驱动滑块压紧负角部位。按固化工艺要求,利用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后冷却,油缸驱动滑块脱离制件,模具上、下模2打开分离,顶出脱模系统将制件和活件24一起顶出,活件24从制品中取出,完成制品的成型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