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9685发布日期:2019-09-24 23:3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上格栅采用注塑成型,其结构呈网格状,在顶出脱模时通常采用若干斜顶或直顶进行。考虑到斜顶或直顶有多个时,受力和顶出时机不同,有时候会产生顶偏或顶痕。因此,现有技术对称进行了改进,采用一个大斜顶块进行顶出,但大斜顶块尺寸较大,其置于型芯内后,在高压注塑时,会产生松动,导致从大斜顶块侧部意料,产品出现飞边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包括型芯,所述的型芯内活动连接有大斜顶块,大斜顶块底部连接有直顶杆,所述的型芯上固定连接有斜导柱,斜导柱插入到大斜顶块内并与大斜顶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大斜顶块向上凸起形成斜顶主体部,大斜顶块两端的侧壁向上凸起形成上锁模块,在大斜顶块的侧壁活动连接有锁模杆,所述的锁模杆插入到型芯内并与型芯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锁模杆有两条并沿大斜顶块中心线对称设置,锁模杆连接有直线驱动器。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大斜顶块侧壁设有一条向外凸起的锁模棱,锁模棱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锁模斜面和导向斜面。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锁模杆位于锁模斜面上,锁模斜面由锁模棱往大斜顶块顶部方向由外向内倾斜,导向斜面由锁模棱往大斜顶块底部方向由外向内倾斜。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斜导柱底部连接有斜导柱座,所述的直顶杆顶部连接有导向工字,导向工字位于大斜顶块内。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斜导柱插入到斜导柱座内并与斜导柱座固定连接,斜导柱座通过螺栓与型芯固定连接,导向工字通过螺栓与直顶杆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斜导柱通过螺栓与斜导柱座固定连接,大斜顶块底部设有与导向工字相配适的导向腔,导向工字卡入到导向腔中与大斜顶块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斜导柱上套设有第一耐磨套,所述的直顶杆上套设有第二耐磨套,第一耐磨套位于大斜顶块内部,第二耐磨套位于型芯内部。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第一耐磨套底部设有沿第一耐磨套径向突出的限位环,大斜顶块与限位环卡接。

在上述的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中,所述的大斜顶块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耐磨片。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能实现上下锁模,使大斜顶块在型芯中位置固定,防止高压注塑时出现溢料,避免产品出现飞边。大斜顶块的设置,在斜顶过程中,对产品实现一次性顶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顶痕。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斜导柱和型芯、大斜顶块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直顶杆和型芯、大斜顶块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型芯1、大斜顶块2、直顶杆3、斜导柱4、斜顶主体部5、上锁模块6、锁模杆7、锁模棱8、锁模斜面9、导向斜面10、斜导柱座11、导向工字12、第一耐磨套13、第二耐磨套14、限位环15、耐磨片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格栅模具用大斜顶块顶出机构,包括型芯1,所述的型芯1内活动连接有大斜顶块2,大斜顶块2底部连接有直顶杆3,所述的型芯1上固定连接有斜导柱4,斜导柱4插入到大斜顶块2内并与大斜顶块2活动连接,结合图3和图4所示,大斜顶块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耐磨片16,大斜顶块2向上凸起形成斜顶主体部5,优选,斜导柱4插入到斜顶主体部5中,大斜顶块2两端的侧壁向上凸起形成上锁模块6,在大斜顶块2的侧壁活动连接有锁模杆7,所述的锁模杆7插入到型芯1内并与型芯1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锁模块6配合型腔部分,实现上锁模,也即上锁模块6插入到型腔中形成锁模,防止物料从侧部溢出形成飞边,在锁模过程中,锁模杆7插入到型芯1中实现下锁模,使大斜顶块2与型芯1的位置固定,避免大斜顶块2发生高压注塑时的松动,配合上锁模块6实现锁模,上下锁模使大斜顶块2保持位置固定。

优选方案,锁模杆7有两条并沿大斜顶块2中心线对称设置,锁模杆7连接有直线驱动器(图中未示出),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缸或油缸,固定在型芯1外壁上,型芯1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锁模杆7的通道,气缸或油缸的输出轴与锁模杆7连接,在气缸或油缸的驱动下,锁模杆7能缩入到型芯1内或者延伸到大斜顶块2中,当锁模杆7进入到大斜顶块2中时,型芯与大斜顶块位置固定。

结合图3所示,大斜顶块2侧壁设有一条向外凸起的锁模棱8,锁模棱8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锁模斜面9和导向斜面10。结合图1所示,导向斜面10与型芯1内壁配合,紧密连接。锁模斜面9与型腔之间形成连接,以不同方向倾斜的斜面,使大斜顶块2的侧部分别与型芯1和型腔之间形成连接,并通过锁模棱8实现侧部锁模。

锁模杆7可以设置在导向斜面10上,其连接的具体方式如上所述,即是在型芯1中设置通道,通过气缸或油缸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模杆7位于锁模斜面9上,也即,可以在型腔上设置气缸或油缸,通过通道对锁模杆7进行缩入或输出,从而对大斜顶块2进行固定连接。锁模杆7设置在锁模斜面9上,与型腔连接,其优点在于,型腔对大斜顶块2也起到锁模效果,从而实现型腔和型芯上下对大斜顶块2进行锁模定位。

具体的说,锁模斜面9由锁模棱8往大斜顶块2顶部方向由外向内倾斜,导向斜面10由锁模棱8往大斜顶块2底部方向由外向内倾斜。

结合图5所示,斜导柱4底部连接有斜导柱座11,所述的直顶杆3顶部连接有导向工字12,导向工字12位于大斜顶块2内。

斜导柱4插入到斜导柱座11内并与斜导柱座11固定连接,斜导柱座11通过螺栓与型芯1固定连接,导向工字12通过螺栓与直顶杆3固定连接。

斜导柱4通过螺栓与斜导柱座11固定连接,大斜顶块2底部设有与导向工字12相配适的导向腔,导向工字12卡入到导向腔中与大斜顶块2活动连接。

斜导柱4上套设有第一耐磨套13,所述的直顶杆3上套设有第二耐磨套14,第一耐磨套13位于大斜顶块2内部,第二耐磨套14位于型芯1内部。

第一耐磨套13底部设有沿第一耐磨套13径向突出的限位环15,大斜顶块2与限位环15卡接,对大斜顶块2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大斜顶块2在合模时过度缩入到型芯1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下模1、上模2、型芯3、型腔4、注塑流道5、斜顶机构6、反浇口7、斜顶组件8、斜顶块9、斜顶杆10、注塑嘴11、料柄成型腔12、型腔镶块13、万向轮14、产品100、料柄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