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修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687发布日期:2019-10-19 02: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外壳修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壳修整机。



背景技术:

部分半导体器件由焊接底板、中心柱和外壳3部分组成,现阶段装配都为人工将半导体器件放置在焊接底板上,先将中心柱安装到半导体器件上初定位,再有人工将中心柱压入焊接底板中,再将外壳手工装入焊接底板上。

外壳在成型过程中可能会因模具的影响导致外壳周围出现轻微的溢胶、毛刺现象,现市场上并无针对此方向外壳进行外观处理的设备,之前均采用人工去除方式,对产品外形质量造成不稳定因素,效率低;使用设备去除,保证外形质量,大大的挑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壳修整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外壳机械自动化去毛刺,在保证产品外形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外壳修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单元、推料单元、去毛刺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将外壳滑至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将外壳推送至去毛刺单元,所述去毛刺单元对外壳去毛刺,所述支撑单元将去毛刺单元中的外壳漏出。

所述去毛刺单元包括去毛刺机构、下压机构和传感器,所述去毛刺机构固定在出料轨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下压机构位于去毛刺机构的上方,所述去毛刺机构与下压机构配合去除外壳周围的毛刺,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去毛刺机构的一侧。

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去毛刺组件和底座,所述去毛刺组件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去毛刺组件中间形成一个刃口槽,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刃口槽对应的通孔。

所述去毛刺组件至少设置两组。

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去毛刺刀、去毛刺固定块和导向固定块,所述去毛刺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去毛刺刀,另一端设置有与下压机构配合的斜面,所述导向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罩设在去毛刺固定块上,所述去毛刺固定块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去毛刺刀与去毛刺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去毛刺刀围合成刃口槽。

所述去毛刺固定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气缸、连接板、下压块和斜顶组件,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在去毛刺机构上方,所述连接板的顶面与下压气缸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面固定下压块和斜顶组件。

所述斜顶组件至少设置两组。

所述斜顶组件包括斜顶和斜顶固定件,所述斜顶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斜顶通过活动连接在斜顶固定件上。

所述斜顶与斜顶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弹簧。

所述斜顶固定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斜顶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通孔内。

所述斜顶固定件为L型。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块、支撑板和支撑气缸,所述支撑块设置在刃口槽内,所述支撑块通过弹簧一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气缸。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

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送料轨道中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气缸和检测传感器,所述送料轨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料气缸,送料轨道的另一侧固定连检测料传感器,所述检测气缸和检测传感器配合控制外壳的倒角方向。

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缓冲部件、推料部件、推料轨道和推料传感器,所述推料轨道用于接收送料单元滑下的外壳,所述推料轨道上设置有导槽,所述推料部件与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料部件和推料轨道配合将外壳推送至刃口槽,所述缓冲部件活动设置在推料轨道上方,所述推料传感器设置在推料轨道的侧面。

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块缓冲板,所述的两块缓冲板活动设置在推料轨道的上方。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U型推料块和推料气缸,所述U型推料块与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料气缸控制U型推料块运动。

所述的推料单元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推料轨道的出料口对面。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板和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板与挡料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设置在刃口槽的上方,且与出料轨道的出料端对侧,所述挡料板使出料轨道输送的外壳准确的落入刃口槽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放料气缸和放料传感器达到保证外壳倒角方向正确的目的,便于去毛刺。

二、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缓冲板,能够对从送料轨道上滑下的外壳起到缓冲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中设置U型推料块,U型推料块与外壳的三面接触,推动外壳的同时还能保证外壳不会偏移;U型推料块与推料轨道的导槽连接,导槽能够起到对U型推料块的导向作用。

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料轨道滑动设置,滑动设置的推料轨道与U型推料块配合保证外壳送至刃口槽上方。

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刃口槽的形状与外壳的形状相同,这样能够保证外壳的所有毛刺都能有效的去除。

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去毛刺组件至少设置两组组,两组去毛刺组件的配合能够形成刃口槽,且两组去毛刺组件还能滑动,能够保证刃口槽完全容纳外壳,且对外壳去毛刺。

七、本实用新型中底座设置通孔能够保证去毛刺后的外壳直接落入收料箱。

八、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挡料板能够保证外壳直接落入刃口槽。

九、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块,给外壳一个支撑位,保证外壳不会直接落入收料箱内;同时在外壳去毛刺完成后,通过气缸驱动活动,使去毛刺后的外壳直接落入收料箱内。

十、本实用新型中斜顶与去毛刺刀接触的时会出现多余的力量,会造成外壳的损坏;斜顶与斜顶固定件直接固定连接弹簧,就会将多余的力量作用在弹簧上,就避免了外壳的损坏。

十一、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设置弹簧,配合外壳去毛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6的正视图;

图9为图6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单元的连接关系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料单元和去毛刺单元底面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U型推料块的运动关系连接图;

图中标号为:1、送料轨道,2、检测气缸,3、检测传感器,4、U型推料块,5、缓冲板, 6、推料轨道,7、传感器,8、斜顶固定件,9、斜顶,10、去毛刺固定块,11、导向固定块,12、支撑块,13、挡料板,14、去毛刺刀,15、立柱A,16、立柱B,17、挡料气缸,18、支撑气缸,19、外壳,20、下压气缸,21、气缸固定板,22、下压板,23、连接板,24、底座,25、推料传感器,26、弹簧一,27、支撑板,28、导槽, 29、推料气缸,30、连接固定块,31、下压块,32、气缸固定板,33、立柱C,34、导向杆连接块,35、推料杆导向块,36、限位钉,37、导向V型槽,38、推料杆,39、滑槽,40、导向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外壳修整机,包括送料单元、推料单元、去毛刺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将外壳19滑至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将外壳19推送至去毛刺单元,所述去毛刺单元对外壳19去毛刺,所述支撑单元将去毛刺单元中的外壳19漏出。

所述去毛刺单元包括去毛刺机构、下压机构和传感器7,所述去毛刺机构固定在出料轨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下压机构位于去毛刺机构的上方,所述去毛刺机构与下压机构配合去除外壳19周围的毛刺,所述传感器7设置在去毛刺机构的一侧。

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去毛刺组件和底座24,所述去毛刺组件滑动设置在底座24上,所述去毛刺组件中间形成一个刃口槽,所述底座24上开设有与刃口槽对应的通孔。

所述去毛刺组件至少设置两组。

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去毛刺刀14、去毛刺固定块10和导向固定块11,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一端固定连接去毛刺刀14,另一端设置有与下压机构配合的斜面,所述导向固定块11固定连接在底座24上,且罩设在去毛刺固定块10上,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滑动设置在底座24上,所述去毛刺刀14与去毛刺固定块10固定连接,所述去毛刺刀14围合成刃口槽。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气缸20、连接板23、下压块31和斜顶组件,所述下压气缸20固定在去毛刺机构上方,所述连接板23的顶面与下压气缸20固定连接,连接板23的底面固定下压块31和斜顶组件。

所述斜顶组件至少设置两组。

所述斜顶组件包括斜顶9和斜顶固定件8,所述斜顶固定件8固定在连接板23上,所述斜顶9通过活动连接在斜顶固定件8上。

所述斜顶9与斜顶固定件8之间固定连接弹簧。

所述斜顶固定件8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斜顶9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通孔内。

所述斜顶固定件8为L型。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块12、支撑板27和支撑气缸18,所述支撑块12设置在刃口槽内,所述支撑块12通过弹簧一26固定连接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固定连接支撑气缸18。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1。

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送料轨道1中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气缸2和检测传感器3,所述送料轨道1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料气缸17,送料轨道1的另一侧固定连检测料传感器7,所述检测气缸2和检测传感器3配合控制外壳19的倒角方向。

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缓冲部件、推料部件、推料轨道 6和推料传感器25,所述推料轨道 6用于接收送料单元滑下的外壳19,所述推料轨道 6上设置有导槽28,所述推料部件与导槽28滑动连接,所述推料部件和推料轨道 6配合将外壳19推送至刃口槽,所述缓冲部件活动设置在推料轨道 6上方,所述推料传感器25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侧面。

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块缓冲板5,所述的两块缓冲板5活动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上方。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U型推料块4和推料气缸 29,所述U型推料块4与导槽28滑动连接,所述推料气缸 29控制U型推料块4运动。

所述的推料单元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出料口对面。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板13和挡料气缸17,所述挡料板13与挡料气缸17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13设置在刃口槽的上方,且与出料轨道的出料端对侧,所述挡料板13使出料轨道输送的外壳19准确的落入刃口槽内。

实施例2

外壳修整机,包括送料单元、推料单元、去毛刺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将外壳19滑至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将外壳19推送至去毛刺单元,所述去毛刺单元对外壳19去毛刺,所述支撑单元将去毛刺单元中的外壳19漏出。

所述去毛刺单元包括去毛刺机构、下压机构和传感器7,所述去毛刺机构固定在出料轨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下压机构位于去毛刺机构的上方,所述去毛刺机构与下压机构配合去除外壳19周围的毛刺,所述传感器7设置在去毛刺机构的一侧。

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去毛刺组件和底座24,所述去毛刺组件滑动设置在底座24上,所述去毛刺组件中间形成一个刃口槽,所述底座24上开设有与刃口槽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设置收料箱。

所述去毛刺组件设置四组。所述的四组去毛刺机构均匀分布在底座24上,均向底座24的中心位置处移动。

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去毛刺刀14、去毛刺固定块10和导向固定块11,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一端固定连接去毛刺刀14,另一端设置有与下压机构配合的斜面,所述导向固定块11固定连接在底座24上,且罩设在去毛刺固定块10上,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滑动设置在底座24上,所述去毛刺刀14与去毛刺固定块10固定连接,所述去毛刺刀14围合成刃口槽。

所述的去毛刺刀14为L型,四个L型的去毛刺刀14围合成刃口槽。

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为L型,所述底座24上设置有供去毛刺固定块10滑动的滑槽39,所述滑槽39均向底座24中心方向向设置,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沿滑槽39长度方向活动设置,所述去毛刺固定块10一端与去毛刺刀14连接,另一端位于滑槽39内,位于滑槽39内的端部设置复位弹簧。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气缸20、连接板23、下压块31和斜顶组件,所述下压气缸20固定在去毛刺机构上方,所述连接板23的顶面与下压气缸20固定连接,连接板23的底面固定下压块31和斜顶组件。

所述下压气缸20固定在下压气缸固定板21上,所述下压气缸固定板21固定在立柱A15上,立柱A15设置两根,立柱A15分别固定在底座24上,所述下压气缸20固定连接有下压板22,所述下压气缸20的活塞杆与下压板22上的连接固定块30以T型接头连接,所述下压板22与连接板23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22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立柱B16,所述立柱B16固定设置在底座24上。

所述底座24上还设置有立柱C33,所述立柱C33设置4根,所述立柱C33对下压机构进行限位。

所述斜顶组件设置四组。

所述斜顶组件包括斜顶9和斜顶固定件8,所述斜顶固定件8固定在连接板23上,所述斜顶9通过活动连接在斜顶固定件8上。

所述斜顶9与斜顶固定件8之间固定连接弹簧。

所述斜顶固定件8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斜顶9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通孔内。

所述斜顶固定件8为L型。

斜顶9的倾斜面与去毛刺固定块10的斜面接触,将去毛刺固定块10向底座24中心驱动,去毛刺固定块10上的复位弹簧会接触底座24导槽28的侧壁,在下压机构复位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去毛刺固定块10带动去毛刺刀14复位。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块12、支撑板27和支撑气缸18,所述支撑块12设置在刃口槽内,所述支撑块12通过弹簧一26固定连接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固定连接支撑气缸18。

去毛刺完成后支撑气缸18运动带动支撑板27向远离刃口槽的方向运动,带动支撑块12滑出刃口槽,外壳19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收料箱内。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1。

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缓冲部件、推料部件、推料轨道 6和推料传感器25,所述推料轨道 6用于接收送料单元滑下的外壳19,所述推料轨道 6上设置有导槽28,所述推料部件与导槽28滑动连接,所述推料部件和推料轨道 6配合将外壳19推送至刃口槽,所述缓冲部件活动设置在推料轨道 6上方,所述推料传感器25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侧面。

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两块缓冲板5,所述的两块缓冲板5转动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上方,用于对外壳19缓冲和定位。

所述推料轨道 6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缓冲板5铰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的铰接可以是铰簧的方式铰接。也可以是缓冲板5的端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固定块上,缓冲板5的中部通过弹簧二与缓冲板5连接。所述推料传感器25固定设置在固定块上方。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U型推料块4和推料气缸 29,所述U型推料块4与导槽28滑动连接,所述推料气缸 29控制U型推料块4运动。所述U型推料快固定连接推料杆38,所述退料杆固定连接推料杆导向块35,所述推料杆导向块35固定连接推料杆38连接块,所述推料杆38连接块固定连接推料气缸 29的活塞杆。

所述推料轨道 6固定连接有导向滑动块40,所述导向滑动块40滑动连接在导向V型槽37上,所述导向V型槽37固定设置,所述限位钉36

36固定在导向V型槽37上,所述限位钉36

36通过弹簧三与导向滑动块40连接。

所述U型推料块4通过导槽28连接块连接滑动连接在导槽28上,推料轨道 6上的导槽28一端封口,一端开口,所述推料气缸 29驱动U型推料块4推动外壳19运动时,U型推料块4上的导槽28连接块没有给推料轨道 6作用力,限位钉36

36上的弹簧三伸长,在U型推料块4滑动,推料轨道 6被弹簧三推出,U型推料块4和推料轨道 6一起运动,将外壳19送至刃口槽,外壳19落下后,所述推料气缸 29驱动U型推料块4复位,U型推料块4带动推料轨道 6一起复位。

所述的推料单元还包括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推料轨道 6的出料口对面。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板13和挡料气缸17,所述挡料板13与挡料气缸17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13设置在刃口槽的上方,且与出料轨道的出料端对侧,所述挡料板13使出料轨道输送的外壳19准确的落入刃口槽内。

所述挡料气缸17和支撑气缸18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21上,所述气缸固定板21固定在推料轨道 6出料端的对面。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固定在送料轨道1中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气缸2和检测传感器3,所述送料轨道1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料气缸17,送料轨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检测料传感器7,所述检测气缸2和检测传感器3配合控制外壳19的倒角方向。

所述去毛刺刀14围合成的刃口槽上设置有倒角。

本装置用于去除带倒角的外壳19。

整个装置的由PLC控制器控制,PLC控制器可以为三菱 FX3U-64MT AC220V。

检测气缸22、挡料气缸1717、支撑气缸1818、下压气缸2020、推料气缸 29等均通过PLC控制器控制。

检测传感器33、推料传感器2525、传感器77等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具体步骤:

1、产品使用人工放置到送料轨道1处,挡料气缸17挡住产品,挡料传感器73检测到外壳19的倒角后,挡料气缸17动作,外壳19下落至推料轨道 6,挡料气缸17复位;

2、推料传感器25检测到外壳19到位后,U型推料块4向前移动经过缓冲板5将产品推至刃口槽,在U型推料块4移动同时挡料气缸17带动挡料板13同时动作,防止产品惯性推出刃口槽;

3、传感器7检测到到达去毛刺单元的外壳19时,推料气缸 29带动U型推料块4复位,外壳19下落到支撑块12上;

4、外壳19落在支撑块12上后,传感器7检测外壳19到位后,下压气缸20带动连接板23、下压块31和斜顶组件向下移动接触去毛刺刀固定块10,去毛刺刀固定块10经过导向固定块11控制4个方向向刃口中心处移动,去毛刺刀14在去毛刺刀固定块10带动下向外壳19靠拢紧贴外壳19外形,由下压块31顶住外壳19外形下下移动,产品外形毛刺由去毛刺刀14去掉,下压到极限时(支撑块12弹簧下压到极限),支撑块12由支撑气缸18驱动动作将产品悬空,产品靠重力下落到收料箱中;

5、以上动作完成后,气缸和下压气缸20动作复位,一次动作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