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8153发布日期:2020-10-28 12: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imr(模内转印)技术是模内印刷技术的一种,其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挤出,挤出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这种imr技术在笔记本应用中比较普遍,尤其是四大件中的a件和c件。

现有的注塑模具中,通常在母模侧设置滑块铲基。但是,当需在产品四周设置四面滑块时,如仍在母模侧设置滑块铲基,则容易使得滑块铲基与送膜机输送的薄膜与铲基之间发生干涉;若不设置铲基,容易使得滑块在注塑压力下发生松动,进而导致产品外观面产生毛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注塑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结构,能够避免铲基与待贴附膜片之间发生干涉,并保证了注塑过程中滑块的稳定性,改善注塑产品表面形成毛边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公模、母模及滑块机构;所述滑块机构包括:

滑块,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公模上;

推杆,其与所述母模连接,并能够在开合模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公模滑动;

铲基,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公模内,并能够在合模状态下楔紧所述滑块;及

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公模侧,并能够驱动所述铲基相对于所述公模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铲基的端部具有斜楔面;所述滑块的外侧具有与所述斜楔面配合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5°。

进一步地,所述公模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铲基位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铲基定位块,所述铲基能够伸出所述铲基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收容于所述公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结构,在公模侧设置铲基及驱动装置,避免了铲基与待贴附膜片之间发生干涉,并保证了注塑过程中滑块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注塑产品表面产生毛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在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在铲基楔紧滑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ⅲ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在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7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公模10、母模20及滑块机构30;该滑块机构包括滑块31、推杆32、铲基33及驱动装置34;其中,滑块31滑动设置于公模10上;推杆32与母模20连接,并能够在开合模过程中推动滑块31相对于公模10滑动;铲基33活动设置于公模10内,并能够在合模状态下楔紧滑块31;驱动装置34设置于公模10侧,并能够驱动铲基33相对于公模10移动。

进一步地,铲基33的端部具有斜楔面331;滑块31的外侧具有与斜楔面331配合的倾斜面3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斜楔面331的倾斜角度为3°~5°。

该注塑模具结构中,公模10内开设有通孔,铲基33位于通孔内,并沿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进一步地,通孔的靠近滑块3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铲基定位块35,铲基33能够伸出铲基定位块35。

该注塑模具结构中,驱动装置34优选为油缸。为了避免油缸收到损坏,同时减小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的厚度,可将油缸收容于公模10内。

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结构,其工作原理是:

开模状态下,送膜机将膜片输送至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处理,使膜片贴附在母模面;合模;如图1-4所示。

合模后,油缸驱动铲基移动,使铲基伸出通孔楔紧滑块;注射成型,充填、保压、冷却;如图5-6所示。

待注塑产品冷却后,油缸驱动铲基33移动,使铲基33松开滑块31,铲基33退入通孔内;开模,推杆32推动滑块31移动,以使滑块31脱离注塑产品;顶出产品。如图7所示。

可见,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结构,通过在公模侧设置铲基33及油缸31,避免了铲基33与待贴附膜片之间发生干涉,并保证了注塑过程中滑块31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注塑产品表面产生毛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公模、母模及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机构包括:

滑块,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公模上;

推杆,其与所述母模连接,并能够在开合模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公模滑动;

铲基,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公模内,并能够在合模状态下楔紧所述滑块;及

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公模侧,并能够驱动所述铲基相对于所述公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基的端部具有斜楔面;所述滑块的外侧具有与所述斜楔面配合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面的倾斜角度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铲基位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铲基定位块,所述铲基能够伸出所述铲基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收容于所述公模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构。该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公模、母模及滑块机构;滑块机构包括滑块、推杆、铲基及驱动装置;其中,滑块滑动设置于公模上;推杆与母模连接,并能够在开合模过程中推动滑块相对于公模滑动;铲基活动设置于公模内,并能够在合模状态下楔紧滑块;驱动装置设置于公模侧,并能够驱动铲基相对于公模移动。该注塑模具结构能够避免铲基与待贴附膜片之间发生干涉,并保证了注塑过程中滑块的稳定性,改善注塑产品表面形成毛边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9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