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程弹簧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6701发布日期:2019-11-27 19:4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大导程弹簧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为压注成型件的内孔衬套使用的弹簧衬套。



背景技术:

为加强压注成型件的内孔强度,压注成型件的内孔通常设置铜套或钢套,铜套或钢套在压注成型时与塑料固定在一起。铜套或钢套的成本相对较高,为减少成本,压注成型件的内孔也有设置弹簧衬套的,但是弹簧衬套在压注成型时轴向受压,弹簧衬套的上下圈之间会并紧,塑料材料不能进入到弹簧衬套的上下圈之间,容易造成弹簧衬套与塑料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对弹簧衬套进行了诸多改进,但工艺均较为复杂,而且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作为压注成型件的内孔衬套使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并有效提高与压注成型件结合强度的大导程弹簧衬套。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大导程弹簧衬套,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钢丝卷制而成的圆柱形弹簧本体,圆柱形弹簧本体的相邻圈钢丝之间相互远离,位于圆柱形弹簧本体上端面的钢丝上自由端连接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从上往下直至圆柱形弹簧本体的下端面,位于圆柱形弹簧本体下端面的钢丝下自由端连接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从下往上直至圆柱形弹簧本体的上端面,第一、第二弯折部紧贴靠近圆柱形弹簧本体的外圆。

上述技术方案的弹簧衬套,具有大导程设计和第一、第二弯折部设计,大导程设计使弹簧衬套的圆柱形弹簧本体的相邻圈钢丝之间可以相互远离,第一、第二弯折部的设计使弹簧衬套的圆柱形弹簧本体的相邻圈钢丝之间不会被轴向压缩,所以保证在压注成型时塑料材料能够进入到弹簧衬套上下圈钢丝之间,有效提高弹簧套与压注成型件的结合强度。另外,上述的弹簧衬套的工艺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第一、第二弯折部在圆柱形弹簧本体的外圆相互错开180度。

作为优选,圆柱形弹簧本体的相邻圈钢丝之间相互远离的距离要大于1.5倍的钢丝直径。

作为优选,第一弯折部的下端设有90度弯折的下支撑脚,下支撑脚与圆柱形弹簧本体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第二弯折部的上端设有90度弯折的上支撑脚,上支撑脚与圆柱形弹簧本体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下支撑脚的设计可提高第一、第二弯折部对圆柱形弹簧本体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导程弹簧衬套,具有由钢丝卷制而成的圆柱形弹簧本体1,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相邻圈钢丝之间相互远离,相互远离的距离大于1.5倍的钢丝直径,位于圆柱形弹簧本体1上端面的钢丝上自由端连接第一弯折部2,第一弯折部2从上往下直至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下端面,第一弯折部2的下端设有90度弯折的下支撑脚3,下支撑脚3与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位于圆柱形弹簧本体1下端面的钢丝下自由端连接第二弯折部4,第二弯折部4从下往上直至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上端面,第二弯折部4的上端设有90度弯折的上支撑脚5,上支撑脚5与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第一弯折部2、第二弯折部4紧贴靠近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外圆,第一弯折部2、第二弯折部4在圆柱形弹簧本体1的外圆相互错开180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