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自动折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5629发布日期:2020-04-17 18:1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自动折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外壳折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塑自动折边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商品在出售时很多时候是采用吊挂的方式来展示销售,通常在展示架上安装有金属挂条,带有外包装的小商品依次挂在金属挂条上,形成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商品展示序列,这种小商品其包装往往分成吸塑壳和纸板两部分,在吸塑壳上设置有与商品相适配的造型,且吸塑壳三边做折边处理,纸板就插设在三边弯折后形成的缝隙中,并在端部用订书机或者胶水密封,这样就将商品包装在了吸塑壳和纸板中间。上述吸塑壳的折边是通过专门的机器实现的,如专利号为cn20182050200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吸塑包装的折边设备》,该设备包括前加热板、侧加热板和下模座,工作时,前加热板和侧加热板下压,将放置在下模座上吸塑包装壳的边部下压并加热,形成一个90°的折角。

上述的折边设备虽然能实现吸塑壳的折边,但是需要人工将待折边吸塑壳放入,这种手工放置一个,机器下压一个的方式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工放置还无法保证吸塑壳折边的统一性,往往折边的尺寸无法得到统一,同时人工放置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手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自动上料、折边和收料且效率高的吸塑自动折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机架;

上料装置,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设置在机架的第一端,用来将最上层待折边的吸塑外壳从整叠的吸塑外壳上剥离;

热压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上料装置的下游,该热压机构具有能将吸塑外壳至少两边弯折而形成折边的加热刀头;

收料装置,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设置在机架的第二端,用来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收纳形成整叠吸塑外壳。

送料装置,设置在上料装置与热压机构之间,该送料装置用于将上料装置输出的待折边的吸塑外壳运送至热压机构。

为了保证能将待折边的单个吸塑外壳从整叠吸塑外壳上分离,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用来盛放整叠吸塑外壳的储料腔、能带动整叠吸塑外壳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限制整叠吸塑外壳上移的最高点的弹性限位件、用于将最上层待折边的吸塑外壳从整叠吸塑外壳剥离的吹气孔以及将剥离后吸塑外壳由储料腔运送至出料端的抓取机构,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储料腔的底部,所述弹性限位件和吹气孔均设置在储料腔内,所述抓取机构位于储料腔的上方并能沿吸塑外壳运料方向来回移动。

为了保证单个吸塑外壳分离的精准性,所述吹气孔的高度低于弹性限位件的高度,并且所述吹气孔与最上层吸塑外壳和次上层吸塑外壳之间的空隙对应设置。

为了保证不同厚度的整叠吸塑外壳都能直接上料,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来盛放整叠吸塑外壳的升降台和与升降台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储料腔内,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升降台能在储料腔内上下移动;所述弹性限位件设置在储料腔内侧壁上并向储料腔内延伸,在升降组件将整叠吸塑外壳移送至最高点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最上层的吸塑外壳相抵。

为了保证分离后的单个吸塑外壳能顺利离开储料腔,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支撑架、活动架和用来吸取吸塑外壳的吸气管,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机架上并能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活动架能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吸气管设置在活动架的底部。

为了确保每个热压的吸塑外壳折边尺寸的统一,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用来调整待折边吸塑外壳热压角度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拨动机构和热压机构之间,所述调整机构具有用来调整吸塑外壳送料角度的校正通道,所述校正通道的内径沿吸塑外壳的送料方向自机架的第一端向机架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为了保证上料装置分离出来的单个吸塑外壳顺利运送至热压机构,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有用来将待折边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的第一拨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邻近热压机构的第一端布置,并且,该第一拨动机构包括拨动架、定位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拨动架设置在定位架上,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定位架能带动拨动架同步沿吸塑外壳的输送方向相对机架往复滑移,并且,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拨动架能相对定位架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拨动架上设置有用来将调整前的吸塑外壳输送至校正通道内的第一拨杆和用来将校正通道内调整后的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上的第二拨杆,所述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均由拨动架向下延伸形成,且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自拨动架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布置。

为了保证经热压机构折边后的吸塑外壳能整齐的被收纳起来,所述收料装置包括用来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输送离开热压机构的第二拨动机构和用来将折边后离开热压机构的吸塑外壳收纳成整叠吸塑外壳的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邻近热压机构的第二端布置,所述第二拨动机构设置在热压机构和收纳机构之间。

为了实现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拨动脱离热压机构,所述第二拨动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滑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机架上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滑座能往复滑移的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滑座上转动地设置有第三拨杆,在第三拨杆转动至与折边后的吸塑外壳的第一端相抵的状态下,所述滑座能带动第三拨杆和折边后的吸塑外壳同步向机架的第二端方向移动,以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输送离开热压机构,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用来驱动滑座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滑座上设置有用来驱动第三拨杆的第四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该吸塑自动折边机中,上料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从整叠吸塑外壳中剥离出单个的吸塑外壳,热压机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将单个吸塑外壳至少两边弯折而形成折边,而设置在上料装置和热压机构之间的送料装置可以保证上料装置剥离出来的单个吸塑外壳准确的运送至热压机构处,收料装置的设置可以保证折边后的单个吸塑外壳能够重新收纳成为整叠的吸塑外壳,这样上料、送料和热压和收料的系统配合,省去了人工上料、送料和收料的繁琐,不仅效率提高,还更加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自动折边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偏转第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偏转第二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台的整体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自动折边机省略部分结构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自动折边机省略热压机构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自动折边机省略机架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塑自动折边机包括机架200、用以将最上层待折边的吸塑外壳从整叠的吸塑外壳上剥离的上料装置300、用来将吸塑外壳至少两边弯折形成折边的热压机构7、用于将上料装置300输出的待折边的吸塑外壳运送至热压机构7的送料装置400,以及用于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收纳形成整叠吸塑外壳的收料装置500。

在本实施例中,热压机构7属于常规结构,其通常包括热压底座和位于热压底座上方的加热刀头,热压底座上方通常设置有用来盛放待折边吸塑外壳的热压板,在热压底座的左右两侧以及其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均设置有加热夹块,加热夹块能向热压底座方向移动至热压板的下方,上述的加热夹块是与加热刀头对应设置的。

本实施例中的上料装置300是用来向后续加工流程供料的,该上料装置300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设置在机架200的第一端,其具体包括有设置在机架200上并用来盛放整叠吸塑外壳的储料腔100,其中,为了方便运输和整理,吸塑外壳在进入上料装置300前手动归拢成整叠的状态,然后经上料装置300后被分开为单个吸塑外壳,在经过上料装置300分开之前,整叠的吸塑外壳被放置在储料腔100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料腔100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腔,为了方便手动放置整叠吸塑外壳,该储料腔100的一侧开口,此外,该上料装置300还包括有升降组件2、弹性限位件1、吹气孔103和抓取机构5,上述的升降组件2设置在储料腔100的底部,升降组件2可以根据整叠吸塑外壳的整体厚度来做上下调整,这样就能确保无论多厚的整叠吸塑外壳,其最上层吸塑外壳始终保持在适合抓取的高度上。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具体包括用来盛放整叠吸塑外壳的升降台21和与升降台21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22,上述的升降台21设置在储料腔100内,驱动装置22设置在机架200上,在驱动装置22的驱动下,升降台21能在储料腔100内上下移动,进一步地,升降台21又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1沿机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二支撑板212均沿机架20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11上,储料腔100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供各自对应的第二支撑板212穿过的通槽101,这样升降台21的分体式设计,可以保证在兼顾稳定性的同时,在出现升降故障时单独的对问题部件进行维修更换,不必将整个升降台21取下,同时,在第一支撑板21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213,驱动装置2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连接件213驱动配合的丝杆214,连接件213上对应开设有与丝杆214螺纹啮合的螺纹孔215。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限位件1设置在储料腔100内侧壁上并向储料腔100内延伸,该弹性限位件1具体为设置在上述通槽101顶部的弹性挡板,由于弹性限位件1向储料腔100内延伸,因此整叠吸塑外壳上升时,最上层的吸塑外壳会与弹性限位件1相抵,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整叠吸塑外壳不会过高,同时也抵消了升降时的刚性作用力,保证吸塑外壳不会因此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吹气孔103就设置在储料腔100内,该吹气孔103的作用在于将最上层的吸塑外壳从整叠吸塑外壳上剥离,以保证每次弯折的都是单个的吸塑外壳,在储料腔100的上部设置有用来连接外接气泵的进气孔102,进气孔102与吹气孔103相连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吸塑外壳表面凸设有不同的造型,因此相邻两个吸塑外壳之间叠放时并不是极其紧密,在最上层吸塑外壳和次上层吸塑外壳之间形成有空隙,为了保证剥离的精度,吹气孔103的高度低于弹性限位件1并与该空隙对应设置,这样最上层的吸塑外壳与弹性限位件1相抵之后,吹气孔103就会向空隙中吹气,以将最上层的吸塑外壳吹起,实际上,为了保证剥离时最上层的吸塑外壳能更加顺利的从整叠吸塑外壳上脱离,上述的吹气孔103有多个,多个吹气孔103沿储料腔100的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的抓取机构5位于储料腔100的上方并能沿吸塑外壳运料方向来回移动用来将剥离后吸塑外壳由储料腔100运送至出料端,具体而言,抓取机构5包括支撑架51、活动架52和用来吸取吸塑外壳的吸气管53,支撑架51设置在机架200上并能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来回移动,活动架52能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51上,吸气管53设置在活动架52的底部,在吸气管53底部设置有防止吸塑外壳划伤的柔性吸盘531,当吹气孔103吹气将最上层的吸塑外壳从整叠吸塑外壳上剥离后,支撑架51移动到剥离后的单个吸塑外壳的上方,活动架52下移至吸气管53的柔性吸盘531与单个吸塑外壳的两边接触,此时外接气泵工作,空气经柔性吸盘531和吸气管53被抽走,柔性吸盘531内形成负压将单个吸塑外壳牢牢吸住,随后活动架52带着吸塑外壳上移,支撑架51移动至出料位,活动架52重新下移,外接气泵反向供气,柔性吸盘531内气压恢复,吸塑外壳被放置在了上料装置的出料端,至此,一次上料动作完成,重复该上料动作即可实现不断的将整叠的吸塑外壳剥离成单个的吸塑外壳,并将剥离后的单个吸塑外壳输送至出料端。此外,在抓取机构5抓取最上层的吸塑外壳时,弹性限位件1是与最上层的吸塑外壳相抵的状态,由于弹性限位件1本身具有弹性且向储料腔100内延伸,因此在单个吸塑外壳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弹性限位件1在通槽101的顶部向远离储料腔100方向移动,以保证单个吸塑外壳的取出,取出后,弹性限位件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如图1、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塑自动折边机的送料装置400设置在机架200上并位于上料装置300与热压机构7之间,其具体包括用来将待折边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7的第一拨动机构3,该第一拨动机构3邻近热压机构7的第一端布置,在第一拨动机构3和热压机构7之间设置有用来调整待折边吸塑外壳热压角度的调整机构6。具体而言,调整机构6具有用来调整吸塑外壳送料角度的校正通道61,该校正通道61具有供调整后吸塑外壳输出的出料端口611,热压机构7具有供待折边吸塑外壳输入的进料端口71,出料端口611与进料端口71对应设置,这样经由校正通道61后输出的吸塑外壳能准确的进入到热压机构7中,上述的校正通道61是由并排设置在机架200上的两个导轨62形成的,为了方便适配不同型号和宽度的吸塑外壳,上述的两个导轨62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整组件63来进行控制,该调节组件63包括调整座631、第一丝杆632和驱动器633,调整座631设置在机架200上,第一丝杆632和驱动器633均设置在调整座631上,并且,第一丝杆632的一端连接在导轨62上,另一端与驱动器633的输出轴相连接,当然,校正通道61也可以是单个的导轨62与其他机架200上的固定部分组成,只要实现待折边吸塑外壳的角度调整即可。

为了实现将待折边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7前进行角度校正,具体而言,上述校正通道61的内径沿吸塑外壳的送料方向自机架200的第一端向机架20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这样校正通道61口径变化的设计可以保证吸塑外壳经过该校正通道61后,因为放置不正导致的带有不同角度的待折边吸塑外壳就会被统一纠正输入的角度,保证了热压后整批吸塑外壳的统一性,在确定整批吸塑外壳的宽度尺寸后,调节调整组件63,通过调节两个导轨62的间距来调整校正通道61的口径,使待折边的吸塑外壳依次通过校正通道61即可。

上述的第一拨动机构3具体包括拨动架31、定位架32、第一驱动装置33和第二驱动装置34,上述的定位架32设置在机架200上,拨动架31设置在定位架32上,在第一驱动装置33的驱动下,定位架32能带动拨动架31同步沿吸塑外壳的输送方向相对机架200往复滑移,并且,在第二驱动装置34的驱动下,拨动架31能相对定位架32上下移动,为了保证滑动的顺畅,定位架32与机架200之间,以及拨动架31与定位架32之间均设置有能相互配合的滑轨组。

在拨动架31上设置有用来将调整前的吸塑外壳输送至校正通道61内的第一拨杆311和用来将校正通道61内调整后的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7上的第二拨杆312,这样两种拨杆的设计可以实现拨动架31的一步操作完成两个拨动的动作,在向校正通道61内输送待调整的吸塑外壳的同时,将先一步进入校正通道61内调整后的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7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拨杆311和第二拨杆312均由拨动架31向下延伸形成,且第一拨杆311和第二拨杆312自拨动架3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布置,在第二拨杆312底部设置有吸气盘313,吸气盘313连通外界气缸,吸气盘313的设置可以保证拨动时吸塑外壳不会滑脱。

本实例中的收料装置500沿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设置在机架200的第二端,该收料装置500包括收纳机构501和第二拨动机构4,上述的第二拨动机构4用来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输送离开热压机构7,而收纳机构501则用来将折边后离开热压机构7的吸塑外壳收纳成整叠吸塑外壳。其中收纳机构501较为常规,折边后的吸塑外壳通过一个送料通道后,通过一个推杆将其向下推送至收料腔,如此反复,形成由折边后的单个吸塑外壳叠加形成的整叠吸塑外壳,此结构较为常规,在此不做赘述。

而经过热压机构7热压后的吸塑外壳是通过第二拨动机构4输送离开的,该第二拨动机构4邻近热压机构7的第二端布置,具体而言,第二拨动机构4包括固定座41和滑座42,固定座41设置在机架200上并沿机架200的长度方向布置,滑座42能往复滑移的设置在固定座41上,滑座42上转动地设置有第三拨杆43,在第三拨杆43转动至与折边后的吸塑外壳的第一端相抵的状态下,滑座42能带动第三拨杆43和折边后的吸塑外壳同步向机架200的第二端方向移动,以将折边后的吸塑外壳输送离开热压机构7,固定座41上还设置有用来驱动滑座42的第三驱动装置44,滑座42上设置有用来驱动第三拨杆43的第四驱动装置45。

上述的第一驱动装置33、第二驱动装置34、第三驱动装置44和第四驱动装置45其具体驱动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驱动行为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3和第三驱动装置44为伺服电机,而第二驱动装置34和第四驱动装置45为气缸,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是相对吸塑外壳的运料方向而言,进料的一侧为第一端,吸塑外壳运送朝向的方向为第二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仅用于解释和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特此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人工将待折边的整叠吸塑外壳放置于储料腔100内,升降台21根据整叠吸塑外壳的厚度调整其在储料腔100内的位置,使最上方吸塑外壳与弹性限位件1相抵,随后外界气泵供气,吹气孔103将最上层的吸塑外壳从整叠吸塑外壳上剥离,支撑架51移动到剥离后的单个吸塑外壳的上方,活动架52下移至吸气管53的柔性吸盘531与单个吸塑外壳的左右两边接触,外接气泵工作,空气经柔性吸盘531和吸气管53被抽走,柔性吸盘531内形成负压将单个吸塑外壳牢牢吸住,随后活动架52带着吸塑外壳上移,支撑架51移动至出料位,活动架52重新下移,外接气泵反向供气,柔性吸盘531内气压恢复,吸塑外壳被放置在了上料装置300的出料端,随后第一拨动机构3中的第一拨杆311将该待折边的吸塑外壳拨动至校正通道61内,在下一个待折边的吸塑外壳进入到校正通道61之前,第二拨杆312又将校正通道61内调整后的待折边吸塑外壳输送至热压机构7上,当待折边的吸塑外壳进入到热压底座,加热刀头下压,将待折边的吸塑外壳其中三边加热,使得该三边受热下弯呈90度,随后位于加热底座三侧的加热夹块向加热底座方向移动,直至热压板下方停止,由于弯折90度后的折边位于加热夹块的行进路线上,因此会被再一次弯折90度,即相当于将原始的待折边吸塑外壳弯折180度,热压折边后的吸塑外壳在第三拨杆43的带动下离开热压板,经过送料通道后,通过一个推杆将其向下推送至收料腔,上述过程反复,最后形成由折边后的单个吸塑外壳叠加形成的整叠吸塑外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