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685发布日期:2020-03-27 13:2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多层缠绕膜由于其较高的耐穿刺性、良好的收缩性和一定的收缩应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用来稳固、遮盖和保护产品。当前多层膜大多采用吹塑机多层共挤、吹塑形成多层薄膜,这种方式层数越多,机头的直径越大,所需流道越长,限制了吹膜的层数,而且不同材料熔点、沸点不尽相同,一同被挤出容易使材料间发生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这种方式产出的薄膜还具有厚薄不均、透明度有限的缺点,严重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为此,公开号为cn208133569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包括外壳、单层模头、保温管、模唇、保温层、电热管、温度传感器、输入分配器、预冷却辊、风刀、除湿器、二次加热辊、换热器、出料口、冷却管,单层模头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保温管位于单层模头的侧壁内,预冷却辊和二次加热辊均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上。流延法产出的薄膜厚薄均匀、透明度高;每加一层薄膜只需在外壳内增设一套单层模头、预冷却辊和风刀,大大节省了生产空间;单层模头对不同材料采取独立的温度控制,避免了材料之间发生不良反应,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但是这种流延式多层薄膜共挤模头存在不足之处,其不能根据工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对各层薄膜的厚度进行微调,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包括外壳、模头、进料口、保温管、输入分配器、输送辊、复合辊和出料口,所述外壳设有至少两个模头,所述外壳的上端板设有与模头数量对应的进料口,下端板设有一个出料口,所述保温管的一端经进料口与模头的腔室连通,另一端共连有输入分配器,所述模头的下方设有输送辊,所有所述输送辊呈水平设置且两端与所述外壳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方转动设有复合辊,每个所述模头的腔室下部出口为窄缝,所述窄缝的一侧设有固定块,另一侧为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连接有厚度调节机构;所述厚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中嵌入固定有螺套,所述螺套中螺接有微调螺杆,所述微调螺杆的外端设有端头,内端设有转动限制在顶杆中的转头,所述顶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钩爪,所述活动块中开设有便于钩爪将其钩住的钩槽,所述模头设有便于安装块固定的斜面,斜面朝内开设有限制顶杆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地,上述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中,所述模头共设有三个。

进一步地,上述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中,所述顶杆为矩形杆,对应地所述滑槽为矩形槽。

进一步地,上述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中,所述钩爪的后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螺母,所述顶杆的前端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柱。

进一步地,上述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中,所述微调螺杆的端头外侧开设有便于内六角驱动旋转的六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在进行多层缠绕膜多层共挤的过程中,能够对各个模头的窄缝宽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根据工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对各层薄膜的厚度进行微调,适用性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厚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2-模头,3-腔室,4-进料口,5-保温管,6-输入分配器,7-输送辊,8-复合辊,9-出料口,10-窄缝,11-固定块,12-活动块,13-厚度调节机构,131-安装块,132-螺套,133-微调螺杆,134-顶杆,135-钩爪,13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能够调节厚度的模内多层复合模具,包括外壳1、模头2、进料口4、保温管5、输入分配器6、输送辊7、复合辊8和出料口9。外壳1内部并排设有三个模头2,外壳1的上端板设有与模头2数量对应的进料口4,下端板设有一个出料口9。保温管5的一端经进料口4与模头2的腔室3连通,另一端共连有输入分配器6。模头2的下方设有输送辊7,所有输送辊7呈水平设置且两端与外壳1的侧壁转动连接。外壳1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9,出料口9上方转动设有复合辊8。每个模头2的腔室3下部出口为窄缝10,窄缝10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1,另一侧为活动块12,活动块12连接有厚度调节机构13。

厚度调节机构13包括安装块131,安装块131中嵌入固定有螺套132,螺套132中螺接有微调螺杆133,微调螺杆133的外端设有端头,内端设有转动限制在顶杆134中的转头。端头外侧开设有便于内六角驱动旋转的六角槽。顶杆13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钩爪135,钩爪135的后端设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螺母,顶杆134的前端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柱。活动块12中开设有便于钩爪135将其钩住的钩槽,模头2设有便于安装块131固定的斜面,斜面与模头2轴线夹角为30-45度。斜面朝内开设有限制顶杆134滑动的滑槽136。顶杆134为矩形杆,其前端设有螺纹柱。对应地滑槽136为矩形槽。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其在进行多层缠绕膜多层共挤的过程中,能够对各个模头2的窄缝10宽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根据工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对各层薄膜的厚度进行微调,适用性好。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利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