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291发布日期:2020-06-23 23:02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传统的3d打印机喷头采用铜铝加工而成,导热及耐高温性能差,使得控温惯性大,3d打印材料范围较小,而且自润滑性也差,影响3d打印材料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并且由铜铝加工而成的喷头重量较重,在移动的过程中易造成导轨磨损,即现有的3d打印机喷头依然存在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3d打印机喷头的轻量化和提高自润滑性的目的,通过将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在喷头主体内设置由石墨材料制成的流道管,解决了现有3d打印机喷头重量偏重,且缺乏自润滑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上设置有加热体,喷头主体的进料口设置有喉管,所述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喷头主体内固定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道管,所述流道管由石墨材料制成,所述流道管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利用玄武岩纤维材料的耐腐蚀性、轻量性和高强度特性,实现喷头主体达到轻量、环保的目的,此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由高强度的玄武岩纤维及树脂经拉挤、缠绕、固化等工艺制成,喷头主体内的流道管则由石墨材料制成,使得流道管具有自润滑性,便于打印材料的流动,此处流道管可与喷头主体内部通过树脂进行固化,在使用时打印材料从喉管内进入加热体中,由加热体加热后流入喷头主体内的流道管中,再经流道管的出料口流出,由于流道管采用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使得打印材料可经流道管小口径端持续流出,保障打印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3d打印机喷头的轻量化和提高自润滑性的目的,通过将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在喷头主体内设置由石墨材料制成的流道管,解决了现有3d打印机喷头重量偏重,且缺乏自润滑性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流道管包括直流道一、锥形流道和直流道二,所述直流道一的内径与锥形流道宽口端内径相同并对接,所述锥形流道的窄口端内径与直流道二内径相同并对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直流道一与直流道二的内径比为8: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喷头主体包括与加热体螺纹连接的螺纹端,所述加热体包括与螺纹端螺纹连接的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位于螺纹端上方,所述喉管与加热套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有导热油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喷头主体还包括设置在螺纹端下方的螺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3d打印机喷头的轻量化和提高自润滑性的目的,通过将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在喷头主体内设置由石墨材料制成的流道管,解决了现有3d打印机喷头重量偏重,且缺乏自润滑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流道管包括直流道一、锥形流道和直流道二,所述直流道一的内径与锥形流道宽口端内径相同并对接,所述锥形流道的窄口端内径与直流道二内径相同并对接,直流道一与直流道二的内径比为8:1,直流道一和直流道二的内径比直接影响到打印材料在流道管内的流动速度,通过将两者的内径比设置为8:1,可使打印材料稳定而持续的流出,提高打印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喷头主体包括与加热体螺纹连接的螺纹端,所述加热体包括与螺纹端螺纹连接的加热套,所述加热套内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位于螺纹端上方,所述喉管与加热套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有导热油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电源电性连接,喷头主体通过螺纹端与加热体螺纹连接,便于喷头主体的安装和拆卸,由于加热体由加热套和加热套内的环形腔组成,使得环形腔可通过内部的导热油和电热丝实现对打印材料的加热和保温,而环形腔设置在螺纹端的上方,可提高环形腔的利用率,保障打印材料的流动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喷头主体还包括设置在螺纹端下方的螺母端,通过螺母端则便于将喷头主体安装在加热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头主体,101螺母端,102螺纹端,2流道管,201直流道一,202锥形流道,203直流道二,3喉管,4加热体,401电热丝,402环形腔,403加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上设置有加热体4,喷头主体1的进料口设置有喉管3,所述喷头主体1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喷头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由石墨材料制成,所述流道管2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喷头主体1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利用玄武岩纤维材料的耐腐蚀性、轻量性和高强度特性,实现喷头主体1达到轻量、环保的目的,此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由高强度的玄武岩纤维及树脂经拉挤、缠绕、固化等工艺制成,喷头主体1内的流道管2则由石墨材料制成,使得流道管2具有自润滑性,便于打印材料的流动,此处流道管2可与喷头主体1内部通过树脂进行固化,在使用时打印材料从喉管3内进入加热体4中,由加热体4加热后流入喷头主体1内的流道管2中,再经流道管2的出料口流出,由于流道管2采用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使得打印材料可经流道管2小口径端持续流出,保障打印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3d打印机喷头的轻量化和提高自润滑性的目的,通过将喷头主体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在喷头主体内设置由石墨材料制成的流道管,解决了现有3d打印机喷头重量偏重,且缺乏自润滑性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2,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上设置有加热体4,喷头主体1的进料口设置有喉管3,所述喷头主体1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喷头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由石墨材料制成,所述流道管2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

流道管2包括直流道一201、锥形流道202和直流道二203,所述直流道一201的内径与锥形流道202宽口端内径相同并对接,所述锥形流道202的窄口端内径与直流道二203内径相同并对接,直流道一201与直流道二203的内径比为8:1。

本实施例中,直流道一和直流道二的内径比直接影响到打印材料在流道管内的流动速度,通过将两者的内径比设置为8:1,可使打印材料稳定而持续的流出,提高打印质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2,一种玄武岩纤维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上设置有加热体4,喷头主体1的进料口设置有喉管3,所述喷头主体1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喷头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道管2,所述流道管2由石墨材料制成,所述流道管2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内径逐渐变小结构。

喷头主体1包括与加热体4螺纹连接的螺纹端102,所述加热体4包括与螺纹端102螺纹连接的加热套403,所述加热套403内设置有环形腔402,所述环形腔402位于螺纹端102上方,所述喉管3与加热套403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环形腔402内设置有导热油和电热丝401,所述电热丝401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喷头主体通过螺纹端与加热体螺纹连接,便于喷头主体的安装和拆卸,由于加热体由加热套和加热套内的环形腔组成,使得环形腔可通过内部的导热油和电热丝实现对打印材料的加热和保温,而环形腔设置在螺纹端的上方,可提高环形腔的利用率,保障打印材料的流动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喷头主体1还包括设置在螺纹端102下方的螺母端101。该方式中,通过螺母端则便于将喷头主体安装在加热体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